在曾子家族家风的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曾子。曾子的思想决定了曾子家族家风的内涵和特色。曾子得孔子思想之宗旨,思想豐富而深刻,涉及修身、齊家、治國等多個方面。史料記載,现存的《孝經》、《大戴禮記》曾子十篇、《大學》,以及已經散佚的《曾子》十八篇[7],等等,均为曾子所著。這些典籍集中體现了曾子的思想,也成为曾子家族家學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子家族的家风内涵豐富,概括起來主要表现为自省循禮、孝道傳家、仁以为己任三個方面。
(一)自省循禮
曾子特别重視道德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修養。他著重從兩個方面來修身養德:一是通過自省、慎獨等方式來自我監督、自我警醒,自覺提升道德境界;二是通過禮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行为,自覺循禮而行。
第一,自省修身。曾子生性敦厚,注重修身,提出了自省、慎獨等一系列修身方法。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論語·學而》中所説“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反思自己在工作、交往、學習等活动中的言行舉止是否合於道德規範。這是對孔子“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的進一步發展。内省是發自内心的自覺反思,是通過不斷體察、醒悟,查找自身不足,進而改過遷善,不斷精進。這是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
曾子的自省不是空想,而是與學、行相結合,將自省融入行动之中。他提出:“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辟,易者弗從,唯義所在,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謂守業矣。”(《大戴禮記·曾子立事》)意思是説,君子要做到守業,就要白日勤奮學習,及時去實踐,做到不逃避、不盲從,以義为標準;晚上應内省反思,總結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善,直到老死不懈怠。這種思與學、行相結合的方式,是人立業成德的重要途徑。曾子還提出:“思而後动,論而後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大戴禮記·曾子立事》)也就是説,君子應思考論證後再行动,行动中要有所反思,行动中思考如何言説,再次思考仍覺得無悔。如此在行动中反復自省,讓行动更为正確、客觀。這也叫作慎。
慎貴在慎獨。《禮記·大學》中説:“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面對自己的真實想法,不自欺,不欺人,獨處時也能够謹慎自律,始終如一,堅守道德,這便是慎獨。這種慎獨的修養方式,使君子心胸坦蕩,做到誠意,進而達致正心、修身。
曾子之所以强調自省、慎獨,是因为認識到“心”的功用和意義。這種從“心”出發,主觀“内求”的修身方式,是對心性之學的發展,成为儒家修身養性的主要方法。同時,這也成为曾子子孫進德修身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如,明山東布政司王思任作《曾華贊》曰:“慎厥所與,毋为詭隨。當其顛沛,受乃遺辭。”[8]其贊美曾華身處顛沛之境,仍不忘父親遺囑,能做到謹言慎行,内省其身。内省、慎獨成为曾子家族修養自身、提升境界的重要方式,是其家族的一大特色。
第二,循禮守約。曾子不僅注重内省,也很重視禮。《禮記》《大戴禮記》等典籍中有曾子大量問禮、言禮的記載。《禮記·曾子問》一整篇記録的都是曾子向孔子問禮的内容,所問之禮包括喪葬、朝聘、冠昏等多個方面。通過孔子的指引,曾子不僅獲得豐富的禮樂知識,而且進一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見解。
曾子承認禮的規範作用,主張將禮落實在具體的行为之中。他説:“夫禮,貴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賤者惠焉。”(《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禮對於尊者重在表现出敬,對老者重在顯示出孝,對幼者重在表達慈,對少者重在展示友,對貧者重在給予惠。對不同的對象要采用禮的不同表達方式,將禮顯现出來。
曾子還對禮加以擴展升華,將禮與其他道德範疇相結合。他提出:“君子修禮以立志,則貪欲之心不來;君子思禮以修身,則怠惰慢易之節不至;君子修禮以仁義,則忿争暴亂之辭遠。”(《説苑·修文》)其把立志、修身、仁義與禮相關聯,將禮擴展到人生更大的方面,主张通過禮,内在扼制貪欲之心,外在無怠慢頽惰之節,遠離各種紛争擾亂之辭。他认为,禮不僅是社會的規範,還是人安身立命的内在指導,是修養仁義道德的途徑,更具全面性、自覺性和主动性。
曾子如此重視禮,與父親曾點重建禮樂這一志嚮的影响有關。後來,曾子在家教中自然也把禮作为重要内容,在家族中傳承下去。如“臨終易簀”,至死守禮,也告誡子弟要守禮。兒子曾申多次向曾子問禮,曾子傾力相授。魯穆公多次向曾申問禮,由此可知曾申在當時已以知禮聞名。正如明山東兖西道參政吴邦相在《曾申贊》中所説:“精通變禮,審擇安身。善於問對,明乎屈伸。兼得友資,不負庭訓。”[9]曾申得家學真傳,精通於禮,又將禮的精神傳給侄子曾西等。可以説,曾子家族中養成了學禮、守禮的风氣,代代相傳。
(二)孝道傳家
曾子的孝道思想主要來自孔子,後来又在孔子的基礎上將孝的思想進一步推進。這主要表现在曾子形成了系統的孝論體系,并積极踐行孝道,在實踐中總結出系統的孝行方法。
第一,建立孝論體系。首先,曾子擴大了孝的外延,將孝貫穿於個人修養、家庭生活、從政治國和社會關係等多個領域中,成为更加博大的理論。他提出:“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臨陣無勇,非孝也。”(《禮記·祭義》)其將原本家庭中子女對父母的孝,推向個人修身、從政、为官、交友、征戰等多個領域,讓孝具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和領域。
其次,曾子豐富了孝的内涵。他説:“夫仁者,仁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禮者,體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大戴禮記·曾子大孝》)這裏的“此”都是指孝,意指仁、義、忠、信、禮、行、强這幾個重要的德性都應在孝上得以展现,才算是仁者、義者、忠者等。也就是説,孝包含仁、義、忠、信、禮、行、强等美德。這樣,曾子就將孝的思想加以升華,使孝具有了更为豐富而深刻的内涵。
再次,曾子將孝作空間與内涵的擴展豐富時,也在提升孝的地位和作用。他將孝視为“天下之大經”(《大戴禮記·曾子大孝》),置於天地、四海、古今之中,使孝成为“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經》)。這樣孝就具有了永恒性和超越性,是人類的普遍法則。
最后,曾子還將孝作了多種劃分和論説,使孝的内容更为清晰。《大戴禮記·曾子大孝》將孝分为大孝、中孝、小孝。《孝經》將孝分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種不同階層的孝。可以説,曾子建立起了以孝作为本位的社會體系,使孝的理論更加成熟完善。
第二,孝行實踐。曾子踐行孝道,探索出行孝的衆多規則和方法,使孝落實到實處。行孝的方式很多,主要表现为敬親、愛身、諫親、養親等。(www.xing528.com)
敬親是使父母獲得敬愛、尊榮。它既是“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大戴禮記·曾子立孝》),也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經》)。發自内心地忠愛與尊敬父母,通過德性修養使父母獲得尊榮,都是敬親。“養可能也,敬为難。”(《大戴禮記·曾子大孝》)敬父母比單純供養父母要難很多。“敬可能也,安为難;安可能也,久为難;久可能也,卒为難。”(《大戴禮記·曾子大孝》)一時的敬容易做到,難在長久、始終如一做到敬。
曾子在日常生活中悉心照料父母,“昏定晨省,調寒温、適輕重,勉之於糜粥之間,行之於衽席之上”(《新語·慎微》)。曾子常年在嘘寒問暖、早晚問安中表達敬愛之情,在飲食起居的精心照顧中表達關愛之意,這些都是最細微又真切的敬親。
愛身是讓父母無憂、安心的首要一步。《孝經》中説:“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孝之始也。”父母甚是掛念的乃兒女的身體安危。对父母行孝首先是愛護好自己的身體,以免父母擔憂。“一舉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没有過失,不給自身帶來危險和羞辱,這也是行孝。曾子一生謹言慎行,愛身養體,就是为了不使父母擔憂受辱。病危時,曾子見自身完好無損,説:“而今而後,吾知免夫。”(《論語·泰伯》)其如釋重負。這正是對孔子“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禮記·祭義》)的執守,是愛身不辱的典範。
諫親是當父母行为不合理時,做子女的應積极勸諫。“從而不諫,非孝也”(《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一味地順從,不是孝。“父有争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勸諫,可以及時阻止父母不當的行为,避免父母陷於不義中,這才是孝。勸諫有要求和規範,主要包括諫而不争、以正致諫、微諫不倦等。可見,曾子的孝不是愚孝,而是一種理智、有分辨的孝。
養親是最基本的孝。《吕氏春秋·孝行》中詳細記載了曾子五種養親之法:養體、養目、養耳、養口、養志。這五者可大致分为養體和養志兩個方面。養體,是滿足父母物質的需要,養活父母。養志是給予父母精神上的安慰與照顧。曾子説:“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禮記·内則》)也就是説,孝子養親要尽心奉養,也要讓父母心情愉悦。養志比養體更難。
为了能親自孝養父母,曾子即使家裏貧窮,也不願遠離父母去做官。齊國曾聘請曾子做卿大夫,給予其很高的俸禄。曾子没有接受,説:“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則憂人之事,故吾不忍遠親而为人役。”(《孔子家語·弟子解》)父母不在了,他才去楚國为官,“堂高九仞,榱題三圍,轉轂百乘”,可謂待遇優厚。但是曾子并不開心,常因为思念故去的父母而面向北方哭泣。這便是曾子所説的“故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若夫信其志、約其親者,非孝也”(《韓詩外傳》卷七)。養親應不擇官出仕,不因個人名利而喜,而以能養父母为樂。
曾子養親,不僅養體,還做到養志。《孟子·離婁上》中記載:“曾子養曾點,必有酒肉。”曾子家貧窮,却以酒肉養父親,這是養體。“將撤,必請所與”,撤酒肉時,必問剩餘的酒肉給誰。這是曾子完成父親與人分享的意願,讓父親心滿意足,養父之志。
至今人们還流傳著曾子一些孝親的典故,如“雪阻操琴”“不食羊棗”“觀禮泪湧”“嚙指痛心”“不入勝母之閭”等。曾子身體力行,成为孝的典範,名揚千古,更为子孫做出了榜樣。曾元、曾申、曾華在父親的教誨和影响下,能盡孝道。曾元以酒食養曾子,做到養體。曾申繼承父志,授徒教學,傳承儒學,做到養志。曾子病重時,他们給予其悉心照顧。故而,孝已成为曾子家风的重要内容。
(三)仁以爲己任
曾子認識到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也以此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樹立“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的壯志。對曾子此志,朱熹闡釋道:“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體而力行之,可謂重矣。”[10]這一闡述正點明了曾子的意願。曾子把實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明知任重而道遠,也身體力行,至死不悔。這是曾子對孔子“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灵公》)的最好詮釋,是其高遠志嚮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最好表述。
曾子之所以如此堅定地踐行“仁以为己任”,是因为他對仁有深刻的體認。孔子思想博大精深,自言“吾道一以貫之”。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唯有曾子知孔子所言的“道”,提出了著名的言論:“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語説出了孔子思想的真諦,即“一以貫之”之道是“忠恕之道”。何謂忠恕之道?孔子在回答子貢所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時,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灵公》)也就是説,人終生所行的大道是恕,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仁。“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是仁。因此,忠恕之道就是仁道。
對於仁,曾子加以進一步闡發。他説:“是故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何为富?則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貴,何为貴?則仁为貴也。”(《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其把仁視为天下之尊、天下之富、天下之貴,人要追求的尊、富、貴要以仁作为準則。舜因为其仁德,得以擁有天下之富貴;伯夷、叔齊雖然餓死於首陽之下,却因为仁義,得以名揚千古。進而,曾子提出君子要通過不懈的努力來修養仁德,達到《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所言:“思仁義,晝則忘食,夜則忘寐,日旦就業,夕而自省,以役其身。”意思是说,人要通過廢寢忘食的探求、自省,使自身具有仁義之德、仁義之行。
曾子積极探索仁的思想内涵,也在切實踐行仁。曾子家貧,以耕種为生。魯國國君贈給曾子土地,曾子一再拒絶,説:“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説苑·立節》)曾子固守貧窮,而不願接受他人的饋贈,是因为在他心目中仁德最为尊貴。他不願因接受他人的物質利益而畏於他人,從而使自身仁德受損。這正是他所説的:“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孫丑下》)有仁義在身,便不必羨慕他人的富貴。
曾子以仁自任,具有剛毅勇为之氣,深深影响了其子弟。如,《曾氏族譜》中記載,魏文侯知曾西是個賢才,要任他为官。曾西見魏文侯所重在霸業,而不是仁政,便“克承祖訓”,捨弃高官厚禄離開了。這與曾子多次不接受魯君致邑相近。可以説,曾西自覺傳承曾子的仁義精神,行事以行仁義为準則。
仁與孝作为曾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曾子所具有的兩個重要美德。同時,仁與孝兩者本来就是緊密結合的。《後漢書·延篤傳》中説:“先孝後仁非仲尼叙回、參之意。蓋以仁與孝同質而生,純體之者則互以为稱。”孔子稱贊顔回與曾參具有仁、孝的品格,這仁與孝不是先孝後仁,而是同質而生、不可分割的一體。也就是説,曾子以孝著稱,其孝之中藴含著仁的因素,他“仁以为己任”的主張中也含有孝的思想,仁孝思想實为一體。因此,以仁、孝为基本内容的曾子家风,可以稱为“仁孝家风”。
總起來看,曾子因盡得孔子思想精髓,成为品德高尚、學識淵博、思想深邃的聖賢,其人生終由耕讀轉为專門傳授儒家思想的師者。曾子將其思想精要傳授給子孫,并以其行为習慣、人格魅力和道德涵養潜移默化地引領著子孫。其子孫也多不再耕種,或授課,或为官,成为具有較高學識涵養的士階層。經過幾代人的傳承發展,曾子家族形成以内省循禮、孝道傳家、仁以为己任为主要特徵的曾子仁孝家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