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國學教育现状与國專轉制-《孔子学刊》

國學教育现状与國專轉制-《孔子学刊》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七科之學”的现代主流教育中維持“四部之學”的書院教育,無疑要遭遇巨大的现實困境。同時,這一事件也讓唐文治等认识到,專修館要繼續發展,必須獲得民國教育當局的認可,否則類似“依法”取締事件還可能再次上演。1927年7月,無錫國專向教育部申請立案,并改名为“無錫國學專門學院”。直到1930年,無錫國專正式改名为“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國專的轉制才宣告完成。轉制的標準則是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的教育制度。

國學教育现状与國專轉制-《孔子学刊》

在“七科之學”的现代主流教育中維持“四部之學”的書院教育,無疑要遭遇巨大的现實困境。因为專修館不采用现代西式學校的課程,也不接受教育部行政管理,所以专修馆起初并未獲得教育部的立案承認。這就産生兩個棘手的問題:第一個棘手的問題是財務問題。專修館不被教育部承認,其辦學經費不能獲得政府財政的支援,而只能依靠私人贊助。創辦人施肇曾雖然提供了國學館最初幾年的主要費用,其後又接受無錫籍紳商孫鶴卿、楊受楣等的資助,但要長期維持教員薪金、職員薪金、建築、辦公、圖書等各方面的開支,這些資助并不足够。[27]1928年,孫鶴卿去世後,這一困境更加顯著。唐屹峰統計显示:無錫國專在1928年之前收入均多於支出;1928年收入为15043元,支出为15030元,收支基本持平;1929年以後,則支出均高於收入,學校財政出现赤字。[28]例如,1927年6月,为添招新生三十名,但“經費不敷,擬募捐以濟之”[29]。由於無法支付教員薪金,唐文治甚至親自寫信給陳中凡,希望陳設法为國專教員葉長青謀一兼職,以補不足。[30]

專修館没有獲得教育部財政的支援,反而被民國教育當局一度强行没收校舍,停止辦學。1927年,北伐軍進駐無錫,一些思想激進人士認定專修館为傳播封建思想的場所,於是遂以無錫縣行政委員會教育局的名義,勒令專修館關門停辦,“驅逐員生,駐扎軍隊,事起倉促,損失极巨。諸生臨别攝影,为泣别圖,星散而去,停課二月餘”[31]。其後經國專同學王蘧常、蔣庭曜、崔履宸、路式遵等積极奔走,國專終於在六月份復校。不過,“館中因軍隊駐扎,房屋墻壁頗有損壞”[32]。這無疑加重了國專的財務壓力。同時,這一事件也讓唐文治等认识到,專修館要繼續發展,必須獲得民國教育當局的認可,否則類似“依法”取締事件還可能再次上演。於是,同年7月,校董事會就决議呈請江蘇省教育廳備案。[33]

第二個棘手的問題是學生就業問題。因为專修館文憑没有獲得教育部承認,所以最初的幾届畢業生找工作頗为困難。王蘧常記述表明,唐文治創辦專修館曾獲得同年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徐世昌的襄助,其承諾:“館生畢業出路,由政府規定:甲,部曹;乙,各省縣知事;丙,大中學教師。”[34]但是,專修館開辦不到兩年,徐世昌就被迫辭去總統職務。於是,1924年專修館第一届學生畢業時,“为解决無錫國學專修館學生畢業後工作出路問題,唐文治向北洋政府電申徐世昌前議,但終遭否决”[35]。結果,專修館第一届高才生王蘧常、唐景升、蔣庭曜畢業後,也只能由唐文治推薦到他擔任校長的私立無錫中學任教。[36]

無論是就業抑或升學,專修館學生都要面臨專業轉换的困難。因为现代大學采取“七科之學”的課程設置,不設經學科,而專修館則以經學與理學課程为重點,所以專修館畢業生如果要去高校任教或繼續升學,就必須改行或作較大的專業轉换,以滿足现代大學的專業要求。以第一届畢業生为例。该届正取生二十四名,附課生八名,共三十二人。最後畢業者为二十七人。這些人中有好幾位後來成为知名學者,如王蘧常、蔣庭曜、畢壽頤、唐蘭、吴其昌、吴寶凌、侯堮等。他们受唐文治影响,最初都曾致力於研治經學或理學,至畢業時好幾位已經完成經學專著稿本。王蘧常著有《夏禮可徵》,蔣庭曜著有《前後漢書引經考》,畢壽頤著有《陳奂毛傳疏補》,唐蘭著有《説文唐氏注》,吴其昌著有二程年譜和《朱子傳經史略》。[37]但是,後來他们都改變了學術方向。王蘧常由《禮》學改攻上古史、先秦諸子,後任復旦大學中文系和哲學系教授。蔣庭曜改教古典文學,曾任上海交通大學中文系、徐州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唐蘭由《説文》改攻古文字學,後任東北、燕京、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38]畢壽頤本治《毛詩》,後脱離學界,以書畫家知名。吴其昌、吴寶凌、侯堮後考入清華國學研究院。吴其昌師從梁啓超、王國維,由理學改治學術史與宋史,後为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吴寶凌因用功太猛,致疾身亡;侯堮也師從梁啓超,本治《易》《禮》,後改教古典文學,曾任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由此可知,這些專修館高才生後來要麼退出學界,要麼改弦易轍,基本上没能延續經學研究或撰寫經學著作,而是轉换为中文系、哲學系、歷史系的專家教授,從事相關研究與教學工作。

在上述雙重壓力下,無錫國專被迫轉制。1927年7月,無錫國專向教育部申請立案,并改名为“無錫國學專門學院”。這并非簡單的改名而已,而是意味著學校編制、課程等方面的全面轉制。國專畢業生陳振嶽曾指出編制方面的變化:(www.xing528.com)

既經政府批准立案,當然就得按照法令,將學校的機構和教學的體制作調整和改變。專修館時只有館長、教習、助教和事務人員數人。而國學院則設院長和教務、總務等職員。教員又有教授、副教授、講師等稱謂。[39]

轉制成功與否,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驗收過程。1928年3月,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授權中央大學委派汪東、王瀣調查無錫國專辦學狀况;6月,特派俞復至無錫國專,監考三民主義;9月,又特派柳詒徵、薛光錡來無錫國專調查改制情况,確定该校“條例符合,成績優良”,最終於9月20日批准立案。[40]1929年10月,教育部根據大學及專科學校组織法暨規程,因國專只有中文一系,不得稱“學院”,令其改名为“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41]。直到1930年,無錫國專正式改名为“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國專的轉制才宣告完成。

轉制的標準則是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的教育制度。1929年7月,國民政府暨教育部頒布了《大學组織法》和《專科學校组織法》,接著於8月又公布了《大學規程》和《專科學校規程》,開始對高等教育進行全面整頓。高等教育機構分为國立、省立、市立和私立四種。大學分科改为學院,具備三個學院以上者方得稱为大學,否則只能稱为獨立學院;具備两個學系以上者方得稱为學院,否則只能稱为專科學校;專門學校改为專科學校,分为甲乙丙丁四大類。[42]根據上述標準,無錫國專被認定为專科學校丁類“其他”項。相應地,學校辦學宗旨、管理體制、課程設置、教學内容、畢業年限、招生人數等都必須遵照相關規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