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学刊:儒家可持续发展的新使命

孔子学刊:儒家可持续发展的新使命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孔孟等早期儒家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之後,儒學對傳統中國社會的影响力日漸增强。漢代時期,儒學成为主流文化,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導思想,所以孔子儒家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才真正走向歷史舞臺,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二者在意思上是相通的,都是對孔子儒家鄰里關係的一種後世發展。綜上所述,孔子儒家汲取上古歷代聖賢“觀物”、“時中”和“仁愛”等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其目標是實现他们的“大同”思想。

孔子学刊:儒家可持续发展的新使命

在孔孟等早期儒家可持續發展思想形成之後,儒學對傳統中國社會的影响力日漸增强。漢代時期,儒學成为主流文化,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導思想,所以孔子儒家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才真正走向歷史舞臺,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儘管孔子儒家可持續發展思想具有“通内外、貫天人”的特質,所追求的是“人自身内外、社會、人與自然、宇宙的和諧”[26],具有极强的延展性,但是由於後世儒家面臨各時代的社會問題不同,所要解决的生存危機不同,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與孔孟等早期儒家自然不同。從傳世文獻的記載來看,後世儒家分别立足當下社會,對孔子儒家的可持續發展思想進行了發展,如對“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民胞物與”,以及“東海西海,心同理同”等思想的闡釋,以强化處理更遠、更廣層面的社會問題。

孔子弟子司馬牛曾不無憂慮地説:“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同門子夏勸慰他説:“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論語·顔淵》)孔門弟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語的本意是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孟子所提出的“五倫”之中亦有“朋友有信”。隨著人们交往範圍的擴大,只要是“有信”的個體、民族、國家,甚至國際聯盟,中國都可以將其視为“朋友”,即便是那些曾經有恩怨者,只要能真心結交中國,我们都將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7]的姿態,視其为新的兄弟,新的朋友,新的夥伴。這種姿態是由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决定的。這種包容性體现了中國在處理國際關係時的一種互助、友愛的情懷,对“四海之内”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能以“兄弟視之”。

後世儒家除擴展了兄弟關係之外,還將孔子儒家處理鄰里關係的智慧做了進一步發揮。孔子説:“里仁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其還説:“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朱熹解釋説:“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28]鄰里關係的和諧程度,關係著人们生活的品質和幸福指數,所以鄰里關係是人们務必要面對和處理好的社會關係之一。孔子儒家的這一智慧也對東亞地區産生了深遠的影响。中國人常説:“遠親不如近鄰。”韓國人常説:“鄰居好比堂兄弟。”二者在意思上是相通的,都是對孔子儒家鄰里關係的一種後世發展。其實,無論是中國的諺語“遠親不如近鄰”,還是韓國的諺語“鄰居好比堂兄弟”,都是人们用來處理鄰里之間雙邊關係、多邊關係的一種理念、一種傳統。

同時,孔子儒家在處理民族關係時,堅守著“近者悦,遠者來”(《論語·子路》)的原則,中國歷代中央政府都遵循孔子的教誨,盡可能地幫助與扶持邊遠地區民族的發展。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原來處在地球不同角落,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民族,却由於科技的發展、交通的便利和文化的交流而交織在一起。如何處理全球各民族之間的關係,是一項擺在全人類面前的非常緊迫的歷史任務。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探討處理不同文化關係的问题時,所提出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29],則給我们帶來新的啓示。所謂的“各美其美”,就是要求现有各民族都應樹立文化的自覺與自信意識,要善於發现與欣賞本民族文化的“美”,把它培育好、發展好、傳承好。所謂的“美人之美”,就是要善於發现與欣賞其他民族的文化之“美”,承認與尊重其他民族,特别是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所謂的“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就是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這是實现文化共同繁榮的必然要求。

孔子儒家早已關注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孔子认为,只有把握中道,心中至誠,才能實现“贊天地之化育”,才可以“與天地參”(《禮記·中庸》)。這一問題涉及儒家哲學中极为核心的價值理念,後世的哲學家们似乎對此非常感興趣,有的學者不斷地探索人與萬物、人與自然之间的關係問題。其中,北宋時期的大儒張載在其《西銘》中提出“民胞物與”的思想。他説:“乾稱父,坤稱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30]當然,《西銘》的開篇所勾畫的宇宙本體論是“博愛和泛平等的理念”,還是“宗法模式”[31],學術界還存在不小的争論,但毋庸置疑,“民胞物與”的思想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响,成为人们處理人與人、人與物,特别是人與自然之间关係的重要理念,對當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南宋時期心學的奠基人陸九淵則提出處理现實世界的另一個命題,即“東海西海,心同理同”。他説:“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32]陸九淵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應對當時盛行的道教和佛學帶給中華傳統文化的衝擊。他的這一思想,對加速儒、釋、道三教融通的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宋元時期相比,今天“地球村”的文化衝突更加複雜,問題更加尖鋭,特别是面對多元文明的碰撞,用怎樣的文明智慧突出重圍,就成为擺在人们面前的重要歷史使命。陸九淵的思路表明,每一種文化無論有著怎樣的獨特性,都是在應對當下社會出现的各類問題。正如《周易大傳》中所説:“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33]其實,世界上各民族、各文明的本質是相通的。既然如此,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就是相通的,都藴含著解决人類社會問題的智慧,應當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視,以便更好地將其中解决社會發展問題的智慧運用到解决更大範圍、更廣闊空間的危機和衝突中去。

綜上所述,孔子儒家汲取上古歷代聖賢“觀物”、“時中”和“仁愛”等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其目標是實现他们的“大同”思想。這一思想的思路是以“修身”和“内求”为基礎的,也就是《大學》開篇所講的“明明德”、“新民”和“止於至善”[34]。社會發展的最終的目的是達到人與人、鄰里與鄰里、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甚至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间的一種“至善”的狀態,不僅使人類歷史中出现的困惑迎刃而解,而且使我们當下社會中所出现的生態危機、環境危機、能源危機等逐漸被化解。正因如此,世界將化解人類生存危机的希望寄托在世界的東方,寄托在以孔子为代表的中華文明中,期冀借助孔子的智慧,使全人類能更和平、更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能像兄弟一樣“兄友弟恭”,能像鄰居一樣“互有走动”,能像同姓宗族一樣“和睦相處”。正因如此,我们今天在處理民族之間、鄰國之間以及更大範圍内的國際問題時,理應不分民族大小、國家强弱、距離遠近,都應以中華傳統的兄弟之道構建起民族和睦、睦鄰友好和天下一家的新秩序、新格局。

(編輯:劉文劍)

[1]趙新正:《儒家思想與可持續發展》,《河南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2]崔文奎、趙顯微:《儒家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根據》,《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9年第3期。

[3]楊波、楊亞西:《儒家文化與可持續發展》,《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4]鄧彦斐、徐雷、徐久平:《儒家倫理思想與新常態下的可持續發展論略》,《孔子研究》2017年第4期。

[5]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236頁。

[6]錢穆:《孔子傳·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頁。

[7]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第1704頁。

[8]周振甫:《周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第257頁。

[9]金景芳、吕紹剛二先生認为:“包犧氏王天下而作八卦這一段話值得懷疑,很可能出於後人竄入,不是《繫辭傳》原文。關於包犧氏,不見於儒家經典而只見於《莊子》、《管子》和《淮南子》。説包犧氏作八卦,實難徵信。”(《周易全解》,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9,第514頁)

[10]黄玉順:《論“觀物”與“觀無”——儒學與现象學的一種融通》,《四川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11]楊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語通解》,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第95-96頁。

[12]楊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語通解》,第275頁。

[13]黄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326頁。

[14]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第1頁。(www.xing528.com)

[15][英]貢布里希:《寫給大家的簡明世界史:從古代到现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第84頁。

[16]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第99頁。

[17]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第490頁。

[18]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第19頁。

[19]李鍌:《孟子高級讀解》,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9,第33頁。

[20]劉夏:《孔子仁愛思想内涵及现實意義》,《傳承》2008年第11期。

[21]喬清舉:《澤及草木 恩至水土:儒家生態文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1,第10頁。

[22]孫希旦撰《禮記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第1215頁。

[23]楊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語通解》,第363-364頁。

[24]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第131頁。

[25]趙新正:《儒家思想與可持續發展》,《河南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26]崔文奎、趙顯微:《儒家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根據》,《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9年第3期。

[27]這句詩出自魯迅的《題三義塔》(1933年),原詩为:“奔霆飛熛殲人子,敗井頽垣剩餓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瀛洲。精禽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共抗流。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8]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第131頁。

[29]費孝通:《“美美與共”與人類文明》(上),《群言》2005年第1期。

[30]張載:《張横渠先生文集》卷一,正誼堂全書本。

[31]何炳棣:《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體論——從張載的〈西銘〉談起》,《哲學研究》1998年第12期。

[32]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第483頁。

[33]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济南:齊魯書社,1979,第1頁。

[34]《大學》開篇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