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教师读本

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教师读本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研究揭示,[6]知、信、情、意、行是构成任何一种完整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共同要素。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知、信、情、意、行作为品德的五个要素,它们不仅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在它们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在发展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经常存在着不相适应和不平衡的矛盾。第四是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在集体生活中成为团结一致的自觉的集体成员。第五是引导学生形成和实现内部道德心理定向。

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的教师读本

有关研究揭示,[6]知、信、情、意、行是构成任何一种完整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共同要素。知,指道德认知,即关于道德问题的知识或认识,通常以某种观点(或观念)和对是非善恶的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对于构成任何一种完整的品德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任何道德认知在其没有转化为行为习惯之前,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低的标志,也不能自发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信,即道德信念。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人们的言行一致或不一致现象,固然同知与不知、知的深浅和知的正误有关,但在多数情况下,根本原因还在于这种正确的知识是否转化为信念。有了信念,才能从内部驱使人们产生与知识相应的行为。可见信念是知识转化为行为的中介。情,即道德情感。研究表明,信念是理和情的“合金”,只有融会贯通的道德知识与其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才能对这种知识坚信不移,变成个体的需要和支配自己行为的精神力量。情感是形成信念不可缺少的“基因”和媒体,是知识转化为行为的临界点。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意志不仅是产生行为的“杠杆”,而且在意志推动下,长期监督自己实践某种行为,还会逐渐形成某种习惯。习惯是一种不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的行为,是一种变成个体“第一需要”的愉快的义务行为。

知、信、情、意、行作为品德的五个要素,它们不仅具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而且在它们各自内部和相互之间在发展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经常存在着不相适应和不平衡的矛盾。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行统一,只有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斗争才能实现。如果在这一系列矛盾斗争中碰到一个或几个矛盾没有解决,就会阻碍由知到行的转化,就会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所以说,由知到行的转化是个体内部知、信、情、意、行及它们之间在发展方向和水平方面,不断由不相适应到适应,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斗争过程。要掌握个体品德内部各要素在斗争中发展的过程,就应对每一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具体剖析。学生品德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由知到行的转化,不是封闭的内部“自我完善”过程,而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离开各种社会的外部条件根本不可能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的引导。(www.xing528.com)

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发展的引导者,第一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道德知识。第二是引导学生关心父母、关心亲人、关心师长同学、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和世界的大事,把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第三是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加必要的社会劳动和社会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的需要做些有益的事情,积累社会经验,增强情感体验。第四是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在集体生活中成为团结一致的自觉的集体成员。第五是引导学生形成和实现内部道德心理定向。学生内部能动的心理环境,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条件下,在两种环境之间形成复杂多样的不同性质和水平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的形成及其在内化中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学生内部心理环境中对外部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的形成。最佳接受点的形成,主要是由当时心理环境中各种因素(如上述的几种条件等)的定向结合,形成的对外部某种影响的一种迫切精神需求。教师对于学生心理上的最佳接受点,可以在对学生心理环境的透彻了解的基础上,做出近似正确的预测;也可以通过外部教育的特定诱因予以激发。这样,教师不应消极等待学生心理上最佳接受点的形成,而应主动研究并促使学生迅速形成最佳接受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