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专门的研究表明,[9]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倾向于用隐喻将教师角色归纳为:“教师是蜡烛”(蜡烛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论);“教师是园丁”(园丁论);“教师是一桶水”(桶论)。
1.蜡烛论
“教师是蜡烛”这一隐喻使人感到既喜又忧,一方面,它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另一方面,它反映了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即生重于师。
“蜡烛论”给教师的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蜡烛论”在把教师无限拔高的同时,也“规定”了教师较低的地位,似乎教师只能靠燃烧自己来完成其工作职责。
2.工程师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作师”这一隐喻包含了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一方面,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因为只有人才有灵魂,因此教师的职责是育“人”,注重学生的心灵发展,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和能力。然而,工程师论是一个“混合型隐喻”,将一些互不相容的形象生硬地并置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牵强、不太协调的图像。首先,将教师比喻?“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任人摆布的钢铁,可以任工程师按照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而与此同时,“灵魂”这个概念将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照自己既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也许,这个隐喻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即将抽象和具象、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人和宇宙合为一体。
从教师自主权考虑,工程师论也隐含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它似乎比较重视教师的能动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设计塑造学生、改变学生。而另一方面,它又表明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上级对产品通常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工程师只能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方案和流程操作,不具备教师所应该具有的主动性。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被规范,必须给予一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3.园丁论(www.xing528.com)
与上述工业模式相对应,“教师是园丁”这个隐喻反映的是一种农业模式,认为学生像种子,有自己发展的胚胎和自然生长的可能性,但需要教师来浇水、培土。与工程师论相比,园丁论更加重视学生的生长性,既考虑了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可生长性),同时又照顾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每一颗种子可能开出不同的花儿)。同时,这个模式也考虑到了教育的过程性,而不仅仅是结果。教育学生就像是培育花朵,需要经常、定时地浇水、施肥、松土。
从学习论的角度看,“园丁论”反映的是一种认知主义的观点,认为学生有自己既定的认知结构,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同时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教学中提供适当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而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构主义已经超越了这种静态的学习观,认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与教师、教学资源以及其他学生的互动中建构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一个网络,新的知识可以随机进入,其形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辅助学生学习,其本身也就是这个建构过程中的一部分。这种观点与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存在是人际的,人的观念和行为都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
4.桶论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人甚至认为,在现代社会,教师只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自来水”,什么时候想要,都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不管要多少水,都可以哗哗地流出来。这个隐喻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很高,似乎教师的储备一定要多于学生。教师之所以作“教师”,主要是因为其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先走了一步而已。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并主动地向学生学习,才有可能走在前面。
“桶论”所隐含的学习观非常狭窄,似乎学习涉及的主要是学校内、课堂上、书本上和教师拥有的知识,而没有意识到学习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可以超越书本、课堂、学校和教师,延伸到不断变化着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桶论”没有考虑到学生作为独立学习者和终生学习者的能力和条件,似乎学生从老师的桶中接到的水可以够自己一辈子受用。因此,有教师认为,与其期待教师时刻有一桶水往学生的碗里倒,还不如把教师当成一个帮助学生挖掘泉水的人。学生就是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教师应该“倒水人”变成“挖泉人”,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的终生发展出一臂之力。同时,“桶论”所隐含的一些观点也可以被改造或延伸。比如,“水”在人类的语言中象征着生命、活力和绵延;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万物之本。用“水”来比喻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暗示着教师对人类精神生命的维护、延续和更新。教师所拥有的水应该是不断更换的、常清的、流动的,应不同学生所拥有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碗的要求而变换相互倒水的位置、姿势和水的总量。
由于隐喻具有意义不确定、解释多元、边界不清楚、情感卷入等特点,上述隐喻同时也在教育教学的其他方面引导我们思考。如果只停留在语词层面,我们会发现上述一些分析显得牵强附会;而如果我们深入到话语和语用层面,就会看到这些隐喻其实已经在严重地影响着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待以及教师本身的工作实践。
不难看出,对上述隐喻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引导我们对教师的角色进行比较深入的反省,而且可以使我们对教育的其他方面进行思考。因其形象性和生动性,这些隐喻促使我们对“教师的角色是什么”这个议题,做出一种富有联想和创意的回应,而不仅仅是在认知的层面进行理性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