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价值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服务价值的来源与载体,水资源价值理论也是进行流域生态补偿、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使用的重要理论基础[33]。水资源的属性决定了水资源的功能。天然条件下,水资源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水资源具有自然、环境和生态三种基本属性。随着水资源属性的不断扩展,在自然属性、环境属性和生态属性的基础上新增了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是指由于水元素的物理化学特性而为水资源带来的基本属性,具体来说就是指水元素一定条件下在固态、液态和气态间转化的特性使得水资源能够以不同的形态在大气、地表、土壤和地下之间循环[34]。因此水资源具有可再生和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自然界的众多物质活动。水资源的生态属性主要是指水资源对生态系统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水资源的环境属性是指其在自净、纳污和景观等方面的作用。水资源的社会属性是指水资源作为公共自然资源,其根本所有权应归国家所有,但是在一定范围内,所有用水集体和个人都具有平等的基本使用权。水资源的经济属性是指作为生产资料,水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并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而愈加凸显。也就是说,在可用水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经济主体会直接竞争水资源的使用权,进一步增强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水资源价值理论从最开始的以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为基础到当今的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为基础,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配第最早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35]。马克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载体,如果使用价值不存在,价值就没有意义。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对水资源价值进行分析,则会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其中并不具有人类劳动,因此不具有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为了维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投入具体的成本进行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已经蕴含了人类劳动的成果,因此具有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类自然资源的独特属性使其具有特定功能,进而决定了其所具备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6]。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价值理论将水资源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资源的广泛功能为出发点,按照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和非使用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的分类方法对水资源价值进行分类,从经济、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对水资源进行评估,为全面、客观地分析水资源价值提供了更科学的思路与方法。(www.xing528.com)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发展而来的水资源价值理论明确了水资源的重要价值,为广东省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对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合理分类,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