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高校并不是营利性机构,新校区建设项目也不具有营利目的。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基本全部来源于高校自筹或政府拨款。这就使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容易出现短缺的情况。这种情况容易给高校资金运转造成很大的弊端。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由于金额一般较大,使用的时间又比较集中,以教书育人为主要任务的高校在筹集建设资金方面困难重重,所以建设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若不能按时到位,建设项目有可能出现停工、不能按期完工等情况,进而导致来自各参建单位的经济索赔。经济索赔又是一大笔资金的开销,不仅使高等学校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还会将原本就已经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高校推入灾难的深谷。
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转变思路,由过去的学校管理转变为学校经营,通过盘活国有资产,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我国高等院校的财务资金来源主要是以政府拨款为主,所拨款项足以维持高校日常基本资金需求的运转。在高校大规模建设新校区期间,这一资金来源渠道已不能满足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需要,各高校必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因此,有必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资金来源分析。对于高校已有的筹资渠道,要考察这些渠道是否可以拓宽,从而获得更多的经费。同时放宽思路,扩展新的筹资渠道,为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保证。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充足的建设资金作保障,建设资金筹集的顺利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新校区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建设资金筹集渠道仅仅依靠银行贷款是不行的,为保证筹集到一定数量的新校区建设项目所需的建设资金,各高校应该群策群力、广开言路,努力拓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以保证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按时按量到位。
我国高等院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并不复杂,分别为:基本支出补助、教育事业收入、贷款、社会投资、科研事业收入、社会捐赠和资产置换收入。
(一)基本支出补助
我国高等院校作为非经营性事业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为基本支出补助,主要指各级财政部门向各高校划拨的各类财政拨款。
基本支出补助的数量相对比较稳定,是政府按照在校生人数对各高校进行资金划拨,高校扩招的可以得到更多的补助金额。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基本支出补助基本上属于专款专用,不可随意改变资金的使用性质。
(二)教育事业收费
教育事业收费是世界各个高等院校的普遍资金来源渠道。在我国,各高校根据国家出台的各类收费政策,主要依靠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合法取得的收入。具体包括通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向受教育者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委托培养费、考试考务费、培训费等。各高校还可以通过自身在专业和行业上的优势,遵照国家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举办各类成人教育和培训,扩大校企、国内外合作办学和各类社会培训,增加教育事业收费的额度。
(三)贷款
高校的性质决定了高校的银行信用等级很高,高校向银行贷款相对容易,所以大多数高校会采取贷款的方式筹集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同时,全国各大银行对于高校这种有偿还能力的事业单位性质的优质客户也很欢迎,各家银行都在积极争取各高校与其签订贷款合作协议,优先向高校这类单位放款。贷款这种方式会使高校承担着巨大的本金偿还压力和数额较高的贷款利息偿还压力。这些压力会直接导致原本就相对紧张的学校财务资金,出现为筹集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项目资金而更加困难的情况。
(四)社会投资
高校自身的财务资金不足,在新校区建设项目中的资金容易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为了弥补资金额不足,世界各地普遍采用BOT模式来进行项目融资,即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中文翻译为:建设—经营—转让。该种模式的主要操作方式是在约定的时间年限内,由社会投资单位对项目进行建设、经营和维护。年限期满,社会投资单位将经营和维护权交还给各高校。这种模式解决了建设期间高校资金不足的情况,在社会单位经营期间也使社会投资单位的投资有所回报。这种模式对于没有经营性质的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并不适用,只适用于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一类的非教学设施,有一定经营属性的后勤设施。
(五)科研事业收入(www.xing528.com)
高校的科研事业收入是指各高等学校开展各类科研及科研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承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所取得的收入,实验室开放收入、科学文献资料翻译和复制收入,以及其他科研事业收入等。
在高校的各类收入中,越是科研能力强的高等院校其科研事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越大。近年来,随着部分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加强,其科研事业收入已超过基本支出补助。以清华大学为例,2018年度清华大学的科研事业收入为108.7亿元,是清华大学基本支出补助额52亿元的两倍。
(六)社会捐赠收入
社会捐赠是指海内外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愿向高校捐赠的各种款物。捐赠款可用于设立各种基金和各类奖学金、奖教金、资助金等;捐赠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软件、车辆、房产等实物可用于高校的教学、实验、科研及行政办公等。
社会捐赠是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捐赠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收入人群逐渐增多,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捐赠资金来源。社会知名人士及高校的优秀校友,为了感谢高校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才,对高校给予捐赠,例如邵逸夫为东北大学捐赠建造的逸夫楼。
(七)资产置换收入
在经济学中,资产置换主要运用于企业经营运作中,是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资产经营模式。它是指上市公司的交易双方将经过评估的资产进行等值置换,或以主营业务资产置换非主营业务资产等情况,将不符合公司发展的资产剥离出去,同时注入优质资产;包括整体资产置换和部分资产置换等形式。资产置换这一经济学中的概念也可以应用于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资金筹集方案中。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中运用资产置换的方式筹集资金,是通过置换高校的自有资产来筹集新校区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的模式,主要是以转卖老校区土地及地上物为主要手段。由于城市的早期规划限制,我国的高等院校的老校区都建设在城市的中心繁华地带,老校区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商业价值极高,地价相对较高。新校区一般建设在城市的新区,地价一般比较便宜,二者的价值差,可以用来建设新校区建设项目。沈阳建筑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项目中都通过老校区资产置换模式,顺利完成了新校区的建设任务。
资产置换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顺利解决建设项目资金的落实问题
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顺利进行。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可以使高校快速解决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资金落实问题,使得新校区建设项目顺利开展,改善高校的各项办学条件,迅速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从而提升高校的聚合力和魅力。新校区整体硬件水平加以改善,也会吸引更多的名师大家加入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会吸引考生报考,对高校的发展有很多正面导向作用。
2.有助于解决高校新校区建设与教职工利益之间的矛盾
为了防止各高校拖欠的各类银行贷款,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关于高校在贷款未还清的情况下,该单位的教职员工禁止上调工资的政策。但是,在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初期融资阶段,一定会运用银行贷款。由于新校区建设项目的投资金额较大,所以贷款金额也会很大,随着时间的拖延,会导致贷款利息的无限增加。资产置换可以快速解决偿还贷款的问题,也就缩短了在职教职员工不能及时按照政策增长工资的时间,从而解决了高校新校区建设与教职工近期利益之间的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