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相对传统的学科相比,其理论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从20世纪中期至今的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项目管理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研究人员通常认为项目管理源于美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是二战的产物。目前项目管理的研究体系主要有:以广泛接受的英语作为工作语言提供有关需求的国际层次服务的项目管理体系——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和全球领先的项目管理行业的倡导者,创造性地制定了行业标准,并正在构筑不断扩展的专业知识体系,让项目管理从业人员成为各自所在组织不断变革、创新发展的推动力量的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
项目管理研究发展历程在国际上习惯以IPMA历年的会议主旨为思路,一般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0年到1980年,项目管理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的研究、管理方法和组织的探寻上,对当时作为热点领域的网络技术管理做了重点研究和探讨。
第二阶段:1980年到1990年,项目管理研究如日中天,研究和实践的范畴逐步扩大,研究人员在兼顾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管理方法研究和组织研究等领域的基础上,逐步考虑项目管理对社会的影响。
第三阶段:1990年到2000年,未来社会的关系成为研究的重点,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充满生机的管理方法对于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以及对宏观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第四阶段:21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全球的经济运营模式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具有广泛性,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项目管理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多样化管理和组合项目管理被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们广泛应用。
项目管理的理论支撑最早出现在1960年至1990年这30年之间,由于项目管理是新兴的科学管理技术,所以在当时被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和国防建设事业。项目工作人员把按时完成项目计划作为工作目标。1990年起,项目管理被更广泛地应用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行业、移动通信产业和制药行业等其他行业领域。
国内对项目管理的研究一般是追忆到由华罗庚倡导的统筹法或者是由钱学森倡导的系统工程研究。在我国建设项目管理首次应用是在1980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实行国际招投标国际竞争性招标和实行项目管理的工程——额鲁布革水电站,额鲁布革水电站的落成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项目管理在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
有专家学者认为,可以用“变化的哲学观”来理解项目管理,由于矛盾、变化和冲突充斥在整个项目中,管理的实施相对来说就是必须存在的。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将“变化的哲学观”作为一种基础信念。项目管理的这种“变化”属性与现阶段社会的整体环境变化属性相一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全球的整体发展进程也迅猛变化着。21世纪以来,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们对项目管理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项目管理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项目管理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些变化,所以项目管理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就越来越普遍,项目管理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有资料显示,随着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社会人口、文化、经济、政治、法律、技术、资源等因素的变化以及信息和智能经济时代的发展,当今时代将会成为项目化的时代。项目导向型社会是由于当今社会21世纪的各类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生产生活的节奏逐渐加速,项目化体现在各类生产生活活动中,这些变化致使时间对人类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管理的特性越来越复杂,已经适应原本相对稳定社会的生产生活活动流程组织结构和组织方式也因为这种变化才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由此产生了新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人们采用了项目管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组织目标的管理得到了提升,组织目标的控制得到了加强,管理的复杂性得到了简化,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提高,组织的业绩得到了提升。(www.xing528.com)
传统意义上的项目管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对工序的安排和对资源配置的管理,但是这是对项目管理的表象的理解,项目管理团队带来的有宽度的整合能力是新兴组织的特有价值。这是项目管理特殊性质,项目管理团队既要有宽度整合能力又要有深度的沟通协调能力。生活中如果遇到整合能力和协调能力欠缺的问题,就可以运用正确的项目管理来解决。综上所述,21世纪的项目管理得到广泛应用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成果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关注内容;团队合作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内部横向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协作是项目管理解决方案的手段;竖向沟通协调是项目管理有效降低成本的手段;项目管理具有非刚性的变化。
由此可知,21世纪的项目管理关注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组织成为21世纪项目管理主要关注的内容。项目管理由原来的仅有的工具功能,变为了对组织的研究和应用功能。
建设项目管理属于项目管理中的一种,是随着项目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建设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传统的计划管理方式是围绕“集中管理”开展管理,现代建设项目管理是围绕“工程”展开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进入21世纪,建设项目管理已由新兴学科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综合性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潜力。纵观世界,国内外的建设项目管理发展进程如下:
(一)国内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
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明,有着数不尽的皇宫庙宇、历史建筑。通过这些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在历史上的水平和成就。
进入现代以来,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学科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展比较迅猛的城市,逐步推行了监理管理制度。于20世纪末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首次明确监理管理制。20世纪90年代,为了使建设指挥部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我国开始实施“建设指挥部责任制”。1999年,我国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我国建设项目开始运用招标投标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的承发包工作。招标投标管理作为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部分,也逐步得到了规范。监理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度分别步入法制时期。
建设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近些年国内的建设项目管理在逐步发展健全,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目标管理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目标导向确定行动方向,以实现目标作为最终目的,在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找到这三方面之间的契合位置,使建设项目管理得到优化完善。
(二)国外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
国际上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世界著名的古建筑数不胜数。如3500多年以前,在地中海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宫;建于弗拉维王朝时期的角斗场,又称弗拉维露天剧场;索菲亚大教堂;建于848~852年的萨马拉大清真寺等等。随着国际上“科学管理”时代的到来,经济学领域逐步发展。在此基础之上,近代的建设项目管理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的建设项目管理进入了大跨步的发展时期。在实践中建设项目管理的方法不断发展创新,建设项目管理体系逐渐完善,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制定协调企业不同业务部门的系统规划时,提出并应用的“关键线路法”,在以后很多国家推广使用。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为了管理公司内不同业务部门的工作,在兰德公司的协助下,研制了“网络计划技术”这种管理方法。1965年,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国际项目管理组织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洛桑。我国于1996年加入了国际项目管理组织,至此我国建设项目管理逐步趋于国际化,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