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为代表的时代是传统教育时期,20世纪以来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引领的时代是现代教育时期。杜威批判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认为这样的教育没有真正解放儿童。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新的教育本质观。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与之前学者的观点都有不同。
1.教育即生活★★★★★ 15min搞定(名:20华东师大)
(1)批判传统教育远离儿童生活
杜威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生活”。杜威批判传统教育远离儿童生活,学校与社会脱节,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压抑和束缚儿童。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
(2)“教育即生活”的主要内涵
①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即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
②教育不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是为学生的当下生活做准备。
③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即学校生活应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④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即儿童应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趋势,校园不应是世外桃源,儿童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⑤学校生活应是充满现代精神的理想生活。杜威希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变得更完善和美好。
(3)“教育即生活”的主要实践(名:19华东师大)
①“学校即社会”。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 ―“学校即社会”,明确提出应把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把学校创造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社会。
②活动课程与“从做中学”。为了落实“学校即社会”的思想,杜威提出了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课程和“从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4)评价:“教育即生活”前所未有地把教育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把学校与社会联系在一起,让生活成为了教育的中心。
扫码回复“教育即生活”听讲解
凯程提示:可见,“教育即生活”引出了“学校即社会”,“学校即社会”进一步引申了课程改革(活动课程),从而推动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改革,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注意:“教育即生活”的终极原因不是教育与生活相联系,满足儿童发展,而是通过教育改造和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生活。
2.教育即生长★★★★★ 15min搞定(名:21北师大;辨:15延安)
(1)批判传统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卢梭极端的个人本位论
杜威批判传统教育无视儿童天性,消极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让儿童为遥不可及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全然不顾儿童自身的感受和期待。当然,杜威也批判卢梭极端的不顾及社会需要的个人本位论思想。所以,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这也是杜威的教育目的理论之一。
(2)“教育即生长”的主要内涵
①教育要摒弃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即杜威反对传统的远离儿童需要和理解能力的抽象的、遥远的目的。
②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内在本能的生长,满足内在生长的各种需要。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和教学应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③儿童的内在生长包含了社会化的过程。因为儿童的生长是机体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
④尊重儿童但不同意放纵儿童。这也是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区别,杜威拒不承认自己是“进步教育之父”,也表现出了这种区别。
(3)评价:总之,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使儿童获得充分生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儿童的充分生长和发展既是民主社会的要求,也有助于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此外,杜威在“教育即生长”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教育原则。(www.xing528.com)
凯程提示:从历史发展来看,由神权到人权,再从男权到女权,然后再到童权,这是逐步推进的过程。给儿童提供一个利于生长的环境,让其充分、自由生地长是杜威一生不懈追求的教育梦想。
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15min搞定
(1)杜威批判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的直接经验
杜威反对传统教育中忽视儿童的直接经验,只传递间接经验,让学生学习抽象、理性的知识体系。他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也有教材简称“教育即经验”)。“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专指学生的“直接经验”,他强调直接经验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教育即经验”的主要内涵
①直接经验是增长智慧和发展理性的基础,教育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理性知识不是凌驾于经验之上,而是寓于经验之中,并在经验中不断修正。经验与理性知识从来都没有独立。所以“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运用智慧、形成理性的过程。
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中的“经验”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构成人的身心的各种因素的全面改造和全面发展。杜威拓宽了“经验”的内涵和外延,经验不仅仅被看作感性认识和感觉作用,也不仅仅是与认识有关的事情。经验成为理性与非理性的各种因素皆包含在内的思想体系。儿童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形成能力、养成品德等。可见,“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绝非一个主智主义的命题。
③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首先,他认为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忽视了人的积极主动性,人就不能从环境中吸收经验。其次,他认为要为学生提供获取经验的外在条件,且这种外在条件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能力和意愿。传统教育不是没有提供经验的客观条件,而是提供的客观条件是抽象的教材和死板的教学法,这种客观条件不能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育即经验”的主要实践
在教育实践中,怎么体现“教育即经验”呢?
①活动课程是体现“教育即经验”的最好的课程类型。活动课程指以开展活动的方式展开课程内容的课程类型。如果学校教育主要用活动课程来实施,学生就有机会在一个又一个的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自获取直接经验,所以开展活动课程是最好的体现“教育即经验”的课程类型。
②“从做中学”是体现“教育即经验”的最好的教学方法。“从做中学”指学生应该主动地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即教师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总结知识,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
③“教材心理化”是体现“教育即经验”的最好的课程编制法则。“教材心理化”指教材的编制要依据学生的心理逻辑来编写,这样,教材内容就尽可能地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起点来编写了。
4.评价
杜威反对把抽象的、成体系的知识作为教育的中心,认为这是学生学不懂的主要原因,重视了直接经验的价值,并把直接经验置于教育的中心,催生了新式的课程类型、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但在教学中,由于教育实践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要直接经验而忽视知识体系,因此造成了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
凯程提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的含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生活的过程、生长的过程、经验改造的过程是一个过程,这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
经典真题
▲名词解释
1.学校即社会(19华东师大) 2.教育即生活(20华东师大) 3.杜威的教育观(13湖南) 4.教育即生产(21北师大)
▲简答题
简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11重庆师大、山东师大,14河南师大,15东北师大、内蒙古师大,15、17贵州师大,17曲阜师大,19南京师大,19、20太原师大,20江苏师大、新疆师大、陕西理工、延安)
▲辨析题教育即生长。(15延安)
▲论述题
1.评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结合我国的教育问题,谈谈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10杭州师大、哈尔滨师大,10、11山东师大,10、14、17沈阳师大,10、15、16江苏师大,11聊城,11、12、13陕西师大,12、14广西师大,12、14、19鲁东,12、17江西师大,14湖南科技,15中国海洋、郑州,15、16上海师大,15、19天津师大,16河北,17吉林师大、四川师大、西华师大、贵州师大,18东北师大、宁波,19扬州,19、20湖北,20温州,21阜阳师大、吉林师大)
2.杜威“学校即社会”的含义及意义。(17、18湖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