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科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代表作是《教学与发展》《和教师的谈话》,他通过“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实验提出了他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1.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内涵
(名:15重庆师大;简:20陕西理工;论:11闽南师大,11、12华中师大,17天津师大)
赞科夫认为“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所谓一般发展,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
2.赞科夫的“发展教学论”的教学原则
(名:13湖南;简:17北师大、内蒙古师大、西华师大,20陕西师大,21苏州;论:14、16西华师大)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旨在引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发展,并不在于无限度的难。“难度的分寸”限于“最近发展区”。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条件。高速度绝不意味着“越快越好”,也有一个分寸的问题,即根据能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速度。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这条原则是对高难度原则的补充和限定,它要求高难度必须体现在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上,而不是追求一般抽象的难度标准。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赞科夫的这条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部机制,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5)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这条原则是前面四条原则的总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3.评价(www.xing528.com)
赞科夫认为,在传统教学条件下优生的发展受阻,而差生的发展几乎毫无进展,是因为没有把学生的一般发展看作最重要的任务。赞科夫的实验教学特别注意对差生的帮助,他认为要解决学习差的问题,就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所缺乏的心理品质。
·凯程拓展·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
赞科夫是较早关心教育和发展关系研究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实验从1957年开始到1969年基本结束,期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7—1961年):实验只在莫斯科一所小学一年级的一个班进行,另设两个对照班,对第一阶段的实验结果,赞科夫在《论小学教育》一书中进行了总结,反映了他关于小学教育新体系的初步设想,这也是他第二阶段的试验方案。
第二阶段(1961—1965年):这一阶段实验班增多,而且发展到外地。学制改为三年,编出了俄语、数学、劳动教学、唱歌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初步方案,在小学一、二年级提前开设了新的课程。这就是说,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已经有了新的教学结构,并且证明了它的广泛的适应性。
第三阶段(1965—1969年):这时已经为实验编写了专用教科书和教学指导书——《小学教学新体系》。此时,共有1034个实验班,分布于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52个边疆区、州和自治共和国以及8个加盟共和国。实验在1966年到1967年达到最大规模,开设1281个实验班后,实验逐步结束。
总结:赞科夫的教育实验目的明确、计划周全、实验班分布广。其实验方案是以矛盾论和系统论为指导制定的。在实验进程中,还引入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分析方法,对学生在他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取得的发展水平,进行年复一年的研究,以获得最新的科学数据,并坚持对两种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和传统教学体系的做法和效果进行对照研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也是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助记
赞科夫的教学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