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làng)荡渠。
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东南径卷县故城南,又东径蒙城北,《史记》:秦庄襄王元年,蒙骜(ào)击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疑即骜所筑也,于事未详。故渎[1]东分为二,世谓之阴沟水。京相璠以为出河之济,又非所究,俱东绝济隧。右渎东南径阳武城北,又东南绝长城,径安亭北,又东北会左渎。左渎又东绝长城,径垣雍城南,昔晋文公战胜于楚,周襄王劳之于此。故《春秋》书: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吕氏春秋》曰,尊天子于衡雍者也。《郡国志》曰:卷县有垣雍城,即《史记》所记韩献秦垣雍是也。又东径开光亭南,又东径清阳亭南,又东合右渎。又东南径封丘县,绝济渎。东南至大梁,合蒗荡渠。梁沟既开,蒗荡渠故渎实兼阴沟、浚仪之称,故云出阳武矣。东南径大梁城北,左屈与梁沟合。俱东南流,同受鸿沟、沙水之目。其川流之会左渎东导者,即汳(biàn)水也,盖津源之变名矣。故《经》[2]云:阴沟出蒗荡渠也。
【注释】
[1]渎: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
[2]《经》:指《水经》。
【译文】
阴沟水源出河南郡阳武县的蒗荡渠。
阴沟水的上游在卷县接纳大河的来水,老渠道向东南流过卷县旧城南面,又向东流过蒙城北面。据《史记》记载,秦庄襄王元年,蒙骜攻占成皋、荥阳,开始设置了三川郡。也许蒙城就是蒙骜当时修筑的,具体不大清楚。老渠道向东分为两条,俗称阴沟水。京相璠认为是从河水分出的济水,但也没有细究。两条支渠都向东穿过济隧。右渠向东南流过阳武城北面,又向东南穿过长城,流过安亭北面,再流向东北方向,与左渠汇合。左渠继续向东流穿过长城,流过垣雍城南面,过去晋文公战胜楚国,周襄王在这里慰劳晋军。所以《春秋》记载:甲午年晋文公来到衡雍,在践土修建王宫。《吕氏春秋》记载:晋文公在衡雍尊奉周天子。《郡国志》记载:卷县有座垣雍城,就是《史记》里所说的韩国献给秦国的那座垣雍城。左渠继续向东流过开光亭南面,又向东流过清阳亭南面,再向东流与右渠汇合。阴沟水继续向东南流过封丘县,横穿过济渎,流向东南,流到大梁与蒗荡渠汇合。梁沟开凿后,蒗荡渠老渠道实际上兼有阴沟和浚仪水两个名称,因此说阴沟水发源于阳武县。阴沟水接着向东南流过大梁城北面,向左拐弯与梁沟汇合。两条水都向东南流,也都被称为鸿沟和沙水。那条与川流汇合向东流的左渠就是汳水,是这条支流源头河段的异名。因此《水经》说阴沟水源出蒗荡渠。
【原典】
汳水[1]又东径葛城北,故葛伯[2]之国也。孟子曰:葛伯不祀。汤问曰:何为不祀?称无以供祠祭。遗[3]葛伯,葛伯又不祀。汤又问之,曰:无以供牺牲[4]。汤又遗之,又不祀。汤又问之,曰:无以供粢盛[5]。汤使亳[6]众往,为之耕,老弱馈[7]食。葛伯又率民夺之,不授者则杀之,汤乃伐葛。葛于六国[8]属魏,魏安釐王[9]以封公子无忌,号信陵君,其地葛乡[10],即是城也,在宁陵县西十里。
【注释】
[1]汳水:古水名,在今河南省境内。
[2]葛伯:夏时诸侯,嬴姓,是皋陶之子伯益的后代,后为殷所灭。(www.xing528.com)
[3]遗(wèi):赠送。
[4]牺牲: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
[5]粢(zī)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供祭祀的谷物。
[6]亳:古都邑名,今河南省商丘市。
[7]馈:赠送。
[8]六国:指战国时位于函谷关以东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9]魏安釐(xī)王:战国魏昭王子,名圉,谥号安釐。
[10]葛乡:今河南省宁陵县南。
【译文】
汳水继续向东流过葛城北,葛城就是从前的葛伯的那个葛国。孟子说:葛伯不祭祀。商汤问道: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回答说:没有供祭祀用的器物。汤派人给葛伯送去,葛伯仍不祭祀。汤又问他,葛伯回答说:没有牛羊供祭。汤又派人送给他牛羊,葛伯还是不祭祀。汤又问他,葛伯答道:没有谷物供祭。汤就从亳派了许多人去为他耕种,让老弱的人去送饭。葛伯又领了一批人去夺取食物,不肯给他的人就杀掉,汤于是才出兵伐葛。葛国地盘在六国时属于魏国,魏安釐王把这个地方封给公子无忌,封号叫信陵君,这个地方被称为葛乡,就是这里说的葛城,位置在宁陵县西面十里。
相关链接
阴沟水
阴沟水是属于古代准河水系的河流。《经》文说:“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荡渠。据载,商王曾在此祭祀黄河。此流东南横贯今之原阳县北半部,至齐街镇出县域流经封丘县,至开封合流蒗荡渠。故此,阴沟水是蒗荡渠流经阳武县时的称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