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经注全鉴》卷二十一:汝水发源于高陵山,东流入汝河

《水经注全鉴》卷二十一:汝水发源于高陵山,东流入汝河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水东北出为汝水,历蒙柏谷,左右岫壑争深,山阜竞高,夹水层松茂柏,倾山荫渚,故世人以名也。[10]汝水:古水名,今称汝河,淮河的支流。《地理志》记载:汝水发源于高陵山,就是猛山。《博物志》则说:汝水发源于燕泉山。一条向东流过尧山南,叫滍水。陂水又东分为二水,一水南入淮,一水东南径白亭北,又东径吴城[17]南。又东北屈径壶丘东而北流,注于汝水,世谓之薄溪水。汝水又东径襃信县故城北而东注矣。

《水经注全鉴》卷二十一:汝水发源于高陵山,东流入汝河

【原典】

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

地理志》曰:出高陵山,即猛山也。亦言出南阳鲁阳县之大盂山,又言出弘农卢氏县还归山。《博物志》曰:汝出燕泉山。并异名也。余以永平中蒙除鲁阳太守[1],会[2]上台[3]下列《山川图》,以方志[4]参差,遂令寻其源流。此等[5]既非学徒[6],难以取悉[7],既在径见[8],不容[9]不述。今汝水[10]西出鲁阳县[11]之大盂山蒙柏谷,岩鄣[12]深高[13],山岫[14]邃密[15],石径崎岖,人迹裁交[16],西即卢氏[17]界也。其水东北流径太和城西,又东流径其城北,左右深松列植,筠[18]柏交荫[19],尹公度[20]之所栖神处也。又东届尧山西岭下,水流两分,一水东径尧山[21]南,为滍水[22]也。即《经》所言滍水出尧山矣。一水东北出为汝水,历蒙柏谷,左右岫壑争深,山阜竞高,夹水层松茂柏,倾山荫渚,故世人以名也。

津流不已,北历长白沙口,狐白溪水注之,夹岸沙涨若雪,因以取名。其水南出狐白川,北流注汝水,汝水又东北趣(qū)狼皋山者也。

【注释】

[1]鲁阳太守:鲁阳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鲁阳:古郡名,北魏置,今河南省鲁山县。

[2]会:恰逢、遇上。

[3]上台:朝廷、上级。

[4]方志:有关地方风俗、物产、舆地等记载的书籍

[5]此等:奉命探寻源流的人。

[6]学徒:学人、读书人。

[7]取悉:获取全面情况。

[8]径见:经历、亲见。

[9]不容:不能,不得不。

[10]汝水:古水名,今称汝河,淮河的支流。

[11]鲁阳县:古县名,汉置,今河南省鲁山县。

[12]岩鄣:岩石形成的阻障,这里指岩石。

[13]深高:高耸。

[14]山岫:山峦。

[15]邃密:幽深浓密。

[16]裁交:罕至。裁,稍微。交,交错。

[17]卢氏:古县名,汉置,今河南省卢氏县。

[18]筠:竹子。

[19]交荫:交互遮蔽。

[20]尹公度:尹轨,字公度,是周朝有道之士,博学五经,尤明天文、星气、河洛、谶纬,后到太和山中,仙去。

[21]尧山:今河南省汝阳县西南。

[22]滍(zhì)水:古水名,即今河南省鲁山县、叶县境内的沙河。

【译文】

汝水发源于河南郡梁县勉乡西面的天息山。(www.xing528.com)

《地理志》记载:汝水发源于高陵山,就是猛山。也有人说发源于南阳郡鲁阳县的大盂山,又说是发源于弘农郡卢氏县的还归山。《博物志》则说:汝水发源于燕泉山。这都是一山的异名。我在永平年间受命出任鲁阳太守,当时正逢上级长官下来,要求展示各地《山川图》,因各地方志记录不一致,就命我们探寻诸水的源流。参与这种工作如不是专家学者,就很难从专业角度获得详尽资料;本人既是亲眼所见,就不得不将情况叙述清楚。汝水发源于西面鲁阳县大盂山的蒙柏谷,源头那儿重峦叠嶂,山高谷深,石径崎岖,人迹罕至,西边就是卢氏县边界。汝水向东北流过太和城西,又向东流过城北,左右两岸青松成行,绿竹和翠柏枝叶相接,这是尹公度栖息修仙的地方。汝水又向东流到尧山西岭下,分为两条水流。一条向东流过尧山南,叫滍水。就是《水经》中所说的滍水发源于尧山。另一条向东北流出来就是汝水,穿过蒙柏谷。两边幽谷一边比一边深,山峰一座比一座高,两岸层层青松,茂密的翠柏,浓荫覆盖满山和水滨,因而世人称这里为蒙柏谷。泉流滔滔不绝,向北流过长白沙口时,狐白溪水流进。这里两岸流沙冲积洁白如雪,因而取长白沙为名。狐白溪水发源于南面的狐白川,向北流进汝水;汝水又向东北流向狼皋山。

【原典】

汝水又东南径下桑里,左迤[1]为横塘陂[2],又东北为青陂者也。汝水又东南径壶丘城[3]北,故陈[4]地。《春秋左传·文公九年》,楚侵陈,克壶丘,以其服于晋是也。汝水又东与青陂合,水上承慎水[5]于慎阳县之上慎陂。右沟,北注马城陂,陂西有黄丘亭。陂水又东径新息亭[6]北,又东为绸陂;陂水又东径新息县[7],结为墙陂;陂水又东径遂乡[8]东南而为壁陂;又东为青陂,陂东对大吕亭。《春秋外传》[9]曰:当成周[10]时,南有荆蛮[11]申、吕,姜姓[12]矣,蔡平侯始封也。西有小吕亭,故此称大也。侧陂南有青陂庙,庙前有陂。汉灵帝建宁三年,新蔡[13]长河南缑(gōu)氏李言,上请修复青陂,司徒臣训、尚书臣袭,奏可洛阳宫,于青陂东塘南树碑,碑称青陂在县坤[14]地,源起桐柏[15]淮川别流,入于潺湲(yuán),径新息墙陂,衍入襃信[16]界,灌溉五百余顷。陂水又东分为二水,一水南入淮,一水东南径白亭北,又东径吴城[17]南。《史记》:楚惠王二年,子西召太子建之子胜于吴,胜入居之,故曰吴城也。又东北屈径壶丘东而北流,注于汝水,世谓之薄溪水。汝水又东径襃信县故城北而东注矣。

【注释】

[1]迤:延伸之意。

[2]横塘陂(bēi):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东。

[3]壶丘城:古邑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东南。

[4]陈:周朝国名,今河南省淮阳县及安徽省亳州市一带。

[5]慎水:在今河南省正阳县南。

[6]新息亭:在今河南省息县。

[7]新息县:古县名,汉置,今河南省息县。

[8]遂乡:清末学者熊会贞认为当为“阳遂乡”。在今河南省新蔡县。

[9]《春秋外传》:即《国语》,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有人认为《左传》《国语》同为左丘明所作。

[10]成周:指周公辅佐成王的兴盛时代。

[11]荆蛮: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

[12]姜姓:炎帝生于姜水,因生以为姓。

[13]新蔡:古县名,秦置,今河南省新蔡县。

[14]坤:古以八卦定四方,西南方向为坤。

[15]桐柏:山名,在今河南省桐柏县西南。

[16]褎(bāo)信:古县名,东汉置,今河南省息县东北包信镇。

[17]吴城:在今河南省新蔡县。

【译文】

汝水继续向东南流过下桑里,向左分支流出的称为横塘陂,又向东北分流出一条青陂。汝水接着向东南方流经壶丘城北,这里是从前陈国的地域。《春秋左传·文公九年》记载,楚国人侵陈国,攻下壶丘,原因是陈国臣服于晋。汝水又流向东与青陂汇合,青陂水上流在慎阳县的上慎陂右沟承纳慎水,向北流进马城陂,马城陂西面有个黄丘亭。陂水继续向东流,经新息亭北面,再向东流称为绸陂;陂水又向东流过新息县,积成墙陂;陂水又向东流过遂乡东南,形成壁陂;又向东流形成青陂,青陂东面对着大吕亭。《春秋外传》记载:从前成周时候,南面荆蛮的申、吕二国都姓姜,蔡平侯是最先受封在那里的。因西面有个小吕亭,所以此处称为大吕亭。陂塘旁边,南面有青陂庙,庙前有个池塘。汉灵帝建宁三年,河南缑氏李言任新蔡县官,向朝廷提出修复青陂的请求,司徒许训、尚书闻人袭在洛阳宫向皇帝上奏获准,在青陂东塘南刻石立碑,碑文说青陂坐落在该县西南,发源于桐柏山淮川的支流,汇入潺湲,流过新息县的墙陂,通过沼泽流人襃信县界,灌溉田地五百多顷。陂水又向东流,分为两支,一支向南流进淮水;另一支向东南流经过白亭北面,又向东流过吴城南面。《史记》记载:楚惠王二年,公子子西把太子建的儿子胜召到吴国,胜到吴国就长居在这座城,所以称吴城。这支水接着流向东北,转弯经壶丘东然后向北流进汝水,人们称为薄溪水。汝水又向东流经襃信县旧城北面,然后又向东流去。

相关链接

汝水秋声

汝河,在汝州市境内,又名北汝河,以别于驻马店境内的汝河(南汝河),发源于洛阳市嵩山县车村镇栗树街村,从汝州市临汝镇南王庄附近流入平顶山市境内,流过汝阳、汝州、郏(jiá)县、宝丰,途经襄城县掉头向南,沿叶县、襄城县边境流出平顶山。汝河是淮河的二级支流,在汝州市境内长约100千米,流域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

“汝水秋声”是郏县八大景之一,即汝河潺潺流水的声音悦耳动听,能传数千米,并且水流开阔,沙滩、石滩遍布,还有那水面上白鸟翱翔,展翅凌波,以及水中鱼虾嬉戏,可谓妙趣横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