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bō)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
常璩《华阳国志》曰:汉水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县漾山为漾水,《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西县嶓冢山,会白水,径葭萌[1]入汉。始源曰沔(miǎn)。按沔水出东狼谷,径沮县入汉。
【注释】
[1]葭(jiā)萌:古县名。古苴侯国,蜀王封其弟葭萌为苴侯,秦置县因以为名。治所在今四川广元西南。三国蜀汉改名汉寿县。
【译文】
漾水发源于陇西郡氐道县的嶓山,向东流到武都郡沮县,这段称为汉水。
常璩《华阳国志》记载:汉水有两个源头,东边的源头出自武都氐道县的漾山,称为漾水。《禹贡》中导出漾水向东流是汉水,就是这条河;西面的源头出自陇西郡西县嶓冢山,汇合白水,流经葭萌流进汉水。开始发源的那段称为沔水。经考查沔水发源于东狼谷,流过沮县后流入汉水。
【原典】
《山海经》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江。然东、西两川,俱出嶓冢而同为汉水者也。孔安国曰:泉始出为漾,其犹濛耳。而常璩专为漾山、漾水,当是作者附而为山水之殊目矣。余按《山海经》,漾水出昆仑西北隅,而南流注于丑涂之水。《穆天子传》曰:天子自春山西征,至于赤乌氏。己卯,北征;庚辰,济于洋水;辛巳,入于曹奴。曹奴人戏,觞[1]天子于洋水之上,乃献良马九百,牛羊七千,天子使逄固受之;天子乃赐之黄金之鹿,戏乃膜拜而受。余以太和中从高祖北巡,狄人犹有此献。虽古今世殊,而所贡不异。
【注释】
[1]觞(shāng):欢饮,进酒,这里指宴请。
【译文】
《山海经》记载:嶓冢之山是汉水的发源地,汉水向东南流进长江。然而,东西两条水都发源于嶓冢山,也都同样称为汉水。孔安国说:泉水刚流出叫漾,意思是水流很细。而常璩却专提出漾山、漾水等名,应当是作者把山水牵连在一起而造出的异名。我考查《山海经》,漾水发源于昆仑山西北角,然后向南流进丑涂之水。《穆天子传》记载:穆天子从春山出发西行,到达赤乌氏;己卯日又向北行;庚辰日渡过洋水;辛已日进入曹奴。曹奴有个人名叫戏,在洋水上宴请天子,献上良马九百匹,牛羊七千头,天子派逄固去接受馈赠;穆天子于是赏赐给戏黄金鹿一只,戏恭敬地跪拜受赐。我在太和年间曾跟从高祖皇帝北巡,狄人也有和戏相似的贡献。虽然古今时代不同,但所贡献的东西却没有差别。
【原典】
建武八年,世祖至阿阳,窦融等悉[1]会,天水震动。隗嚣将妻子奔西城从杨广,广死,嚣愁穷城守。时颍川贼起,车驾东归,留吴汉、岑彭围嚣。岑等壅西谷水,以缣幔[2]盛土为堤,灌城,城未没丈余。水穿壅不行,地中数丈涌出,故城不坏。王元请蜀救至,汉等退还上邽(guī)。但广、廉字相状,后人因以人名名之,故习讹为杨廉也,置杨廉县焉。又东南流,右会茅川水,水出西南戎溪,东北流径戎丘城南,吴汉之围西城,王捷登城向汉军曰: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无二心,愿诸将亟罢,请自杀以明之。遂刎颈而死。
【注释】
[1]悉:全部,都。
[2]缣(jiān)幔:帐幕。
【译文】
东汉建武八年,世祖皇帝到阿阳,窦融等人都来会合,因此由隗嚣割据的天水城人心震动。隗嚣带着妻子儿女逃奔西城,去投靠部将杨广。杨广死后,隗嚣因守城陷入困境,十分忧愁。当时颖川盗贼蜂起,世祖刘秀车驾东归,留下吴汉、岑彭围困隗嚣,岑彭等人堵住了西谷水,用帐幕装上泥土,筑堤拦水淹城。但城墙还有一丈多高没有淹没,水却冲破堤坝,从地下数丈处涌出来,因而城没有被冲毁。隗嚣部将王元又请到了蜀地的救兵,吴汉等人只得率军队退回上邽。
后人常用人名给地方命名,廣(广)、廉两字因字形相似以讹传讹误作杨廉,于是设置了杨廉县。杨廉川水接着向东南流,在右边汇合了茅川水。茅川水发源于西南方的戎溪,向东北流过戎丘城南面,吴汉等人围困西城的时候,守将王捷登上城头向攻城的汉军说:为隗王守城的人都做了必死的准备,决无二心,希望诸位将领马上退兵,请让我用自杀来表明决心。说罢就刎颈而死。
【原典】
汉水[1]北,连山秀举[2],罗[3]峰竞峙(zhì)。祁山[4]在嶓冢之西七十许里,山上有城,极为岩固[5]。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汉水径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垒[6],垒之左右犹丰茂宿草[7],盖亮所植也,在上邽[8]西南二百四十里。《开山图》[9]曰:汉阳[10]西南有祁山,蹊径[11]逶迤,山高岩险,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今此山于众阜之中,亦非为杰矣。
【注释】
[1]汉水:即西汉水,源出甘肃省天水市南嶓冢山。
[2]秀举:高耸壮观。
[3]罗:罗列、广布。
[4]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
[5]岩固:险要而坚固。
[6]垒:军营。
[7]宿草:久植的荒草。
[8]上邽:古县名,今甘肃省天水市。(www.xing528.com)
[9]《开山图》:《隋书·经籍志》载:《遁甲开山图》共三卷,荣氏撰,其余不详。
[10]汉阳:今甘肃省天水市、礼县一带。
[11]蹊径:小路。
【译文】
汉水北面群山连绵高耸突兀,广布的山峰竞相争高。祁山就在嶓冢山西边约七十里处,山上有座城,非常坚固险要,从前诸葛亮进攻祁山,攻的就是这座城。汉水流过小城南面,城南三里处有诸葛亮军营的故址,军营两边全是茂盛的荒草,可能是诸葛亮当年种植的,这里在上邽西南二百四十里。《开山图》记载:汉阳西南有祁山,山径曲折逶迤,山峰高峻,岩崖陡峭,是九州著名的险要之地,是天下少见的高山峻岭。今天看来,此山在一大片山峰中,并算不上十分突出。
【原典】
《续汉书》曰:虞诩[1]为武都太守,下辨[2]东三十余里有峡,峡中白水生大石,障塞[3]水流,春夏辄溢[4],败坏城郭。诩使烧石,以醯[5]灌之,石皆碎裂,因镌[6]去焉,遂无泛溢之害。
【注释】
[1]虞诩(xǔ):东汉陈国武平(今河南省鹿邑县)人,字升卿,一说定安。
[2]下辨:古县名,秦置,今甘肃省成县西北。
[3]障塞:阻碍堵塞。
[4](pēn)溢:喷涌漫溢。
[5]醯(xī):醋。
[6]镌(juān):凿。
【译文】
《续汉书》记载:虞诩任武都太守时,下辨县东面三十多里处有一条山峡,峡中白水奔涌,水中有一块巨石,阻塞了水流,春夏季节就会造成壅塞泛滥,冲毁城墙。虞诩派人用火烧巨石,再用醋灌进裂缝,整块巨石都碎裂了,因此把巨石全部凿掉,从此就不再有泛滥之灾了。
【原典】
虞诩为郡,漕[1]谷布在沮,从沮县[2]至下辨,山道险绝,水中多石,舟车不通,驴马负运,僦[3]五致一。诩乃于沮受僦直[4],约[5]自致之,即将吏民按行[6],皆烧石[7]木,开漕船道,水运通利,岁省万计,以其僦廪与吏士,年四十余万也。
【注释】
[1]漕:水运。
[2]沮县:古县名,西汉置,今陕西省略阳县东。
[3]僦(jiù):租赁。
[4]僦直:租赁费。直,同“值”,费用。
[5]约:约定。
[6]按行:巡查、巡视。
[7]:著名学者段熙仲认为,《后汉书·虞诩传》作“烧石翦木”,应为“翦”的异体字,意为“除去”。
【译文】
虞诩任郡守时,漕运的粮食和布匹全在沮县,从沮县到下辨县,山路险峻难行,水道礁石密布,车船都不通行,用驴马驮运,五份运费,只能运送一份粮食到达。虞诩于是在沮县领了运费,约定由自己负责运送,他便率领属吏和百姓,按路段分工,砍树焚烧水中礁石,河道礁石清除,开辟出漕运的水道,于是水运畅通,每年节省运费数以万计。他就把省下的运费分给下属和百姓,每年达四十多万。
相关链接
漾水
本卷记叙的主要是漾水,丹水介绍得很少。但《经》《注》对于漾水的记叙是有误的,这是受到《禹贡》的影响,因为《禹贡》中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意思是漾水发源于嵴冢山,向东而流,就是汉水。汉水是自古有名的大河,《禹贡》错误地把漾水当作汉水的上源,《水经》沿袭了《禹贡》的错误,所以《经》文开头就说:漾水发源于陇西郡氐道县的嵴冢山,东流到武都郡的沮县就是汉水。其实东流到沮县的不是汉水,而是西汉水。西汉水和汉水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河流,但古人错误地认为西汉水就是汉水的上源,所以这种错误就沿袭下来了。《水经注》显然也受误导,出现了这种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