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如何与本源生活进行沟通,一定不能放过本源生活之非现成性这一点。这告诉我们,人与本源生活之间并不是一种主客对待的关系,这意味着人所惯常依赖的基本能力“理智”在此派不上用场了。那么,人的其他能力呢?人有没有某种能力,可以使人通达非现成性的情境?在此必须反思我们对“沟通”的理解。我们通常所谓的沟通就是指现成性的A与B之间的信息交换。这样说来,沟通一词用在人与本源生活之间就是不合适的。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合适的词汇吗?与其苦苦寻找合适的词汇,不如灵活理解“沟通”的内涵。我们运用它所想要表达的无非是:人如何通达本源生活,以及经过这次“通达”,本源生活给予人什么?
此时,我们千万不能错过这一点,即对沟通的灵活理解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现成性的人是不能进入非现成性的本源生活的,而要进入本源生活,人必须消除自己的现成性。而人由现成性到非现成性的转换,同时也就意味着人已进入本源生活。老子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此“至”是无所往而往、无所达而达;此“无”是指没有任何现成的事物,当然也就没有“人”。
到此为止,我们只理解了“沟通”的一半含义,即人如何通达本源生活。所以我们还应该问:本源生活给予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肯定会涉及人为什么一定要现成化自己这个问题。因为人如果不从本源生活中跃出,也就不必追问本源生活对现成之人的意义。我们姑且把这个问题留到下一部分讨论。总之人又会跃出本源生活而现成化自己。此时的这个人已经与之前的那个人有了根本的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不仅不是同一个人,而且不曾共处过同一个世界。我们暂时也不去理会这些,现在需要关注的是,对于这个新生的人,本源生活给予他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给予他这个新的世界,以及由此产生的新世界观、新的生活规则。如果他是个先觉者,那么他现在就尽可以去唤醒那些未觉悟的人。(www.xing528.com)
剩下的问题是:人何以非现成化自己?这下我们可以对中国哲学感到骄傲了,中国哲人对人非现成化自己的方法有很多论述。如老子“损之又损”的方法、庄子“坐忘”的方法、孔子达到“从心所欲”的方法、《中庸》“自诚明”的方法、孟子发动“恻隐之心”的方法。这里不妨运用黄玉顺的观念,将人通达本源生活的方式称之为“生活领悟”[5]。不过,儒家和道家在人的非现成化状态的理解上是有所不同的,本文认为儒家的理解是最为准确的,但这里不必详细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