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灵修养:情感本源的心灵儒学

心灵修养:情感本源的心灵儒学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凡是通过某种方式对本源生活有所建构,由此呈现的生活便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建构得越精致,它离原来的样子越远。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规范却是依照着某种现成化的生活世界来建构的,这个世界与本源生活离得越远,建立在它之上的生活规范在适用上就会越感拘迫。为了减少现成化生活世界的危机,人们就应该保持与本源生活的沟通,从而不断地修正那些偏离本源的世界观以及建立在这些世界观之上的生活规范。

心灵修养:情感本源的心灵儒学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很随意地谈论生活:生活怎样怎样,生活如何如何。好像生活的观念对每个人都是自明的。但如果认真地思量一下,就会发现,看似人人都清晰地感受着的生活,看似在人与人之间有着种种共识的生活,竟是那么的说不清、道不明。好像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又好像这些不同不过是个人与众不同的经历造成的主观感受,其实生活本身是一样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不同人的生活的确有些不同,那还好些;如果人人都认为生活应该是相同的某个样子,这就可惊、可叹、可厌、可悲了。相信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单调的总有些死气,而缤纷的才与繁荣相关。

那么,生活本身究竟如何?是一、是多,或者不能这样来言说?对此,我们不妨先向那些对“生活”深思熟虑的哲学家们请教。近世以来,的确有不少哲人以此为务。哲学家们看到日常的生活观念中掺杂了太多的理智、情感、幻想,于是便先对生活做个一分为二的划分,即将其划分为被主体运用自身的各种能力建构起来的生活样态和任何建构之前的生活样态,然后以任何建构之前的生活样态作为一切被主体参与建构的生活样态的基础或本源。比如胡塞尔对“科学世界”和“前科学的生活世界”的划分,海德格尔对“日常共在的生活”和“此在存在状态”的划分。当然这两种划分有着本质的不同,胡塞尔的“前科学的生活世界”依然是纯粹先验意识建构起来的,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样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依然不是最根本的。这些哲学理论具体讲起来很费心思,简单地说,有些哲学家在探寻任何建构之前的生活样态时依然错误地诉诸一种设定的观念,于是有些哲学家批评说,这依然不是源头。

人们一定很好奇:哲学家们为什么要对生活做这样的划分呢?为什么要努力去揭示那未经任何建构的、作为一切被建构的生活样态之源头的生活样态(本源生活)呢?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一切被建构世界(现成化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的局限,而普通人却常常执迷于这样的世界,他们意识不到这些世界的局限,以为这就是生活之全貌,以为生活的全部可能、全部意义尽在于此。令人遗憾的是,哲学家们发现,凡是现成化的世界,人们对这些世界看得越清楚、理解得越透彻、越信赖其真实,生活本身的可能性和意义被遮蔽和遗忘的越多。因为凡是通过某种方式对本源生活有所建构,由此呈现的生活便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建构得越精致,它离原来的样子越远。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规范却是依照着某种现成化的生活世界来建构的,这个世界与本源生活离得越远,建立在它之上的生活规范在适用上就会越感拘迫。尽管在一定的时期内,这些规则和信念还能在它们的基础上做一定的调适,而不久以后,其调适的可能就会越来越小。如果人们对此世界观的信心坚定不移,那么他们面对生活的窘境和危机时就只能束手待毙、满心绝望了。(www.xing528.com)

为了减少现成化生活世界的危机,人们就应该保持与本源生活的沟通,从而不断地修正那些偏离本源的世界观以及建立在这些世界观之上的生活规范。可是,与本源生活的沟通如何可能呢?既然本源生活是未经任何建构的,那么以任何方式对它进行诠释都有可能导致它的走样和对它的某种遮蔽。因此很多哲人谆谆告诫,本源生活是不能言说的,言语道断!虽然如此,哲学家们还是给了些暗示,比如说:它不是任何现成化的存在者[3];强为之名,可以称之为“无”“浑沌”;等等。[4]

到此,借助前哲的贡献,较之常人对生活的泛泛言说,我们对生活本身已经有了挺深入的把握,尽管还是懵懵懂懂。接下来,要想有进一步的收获,我们应该继续刚刚提出的问题:与本源生活的沟通如何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