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礼仪:理论与实践

体育礼仪: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礼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便受到礼仪的影响。这些都对后世体育礼仪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能对现代体育礼仪作充分诠释的,当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的奥运会已经成为展示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礼仪文化的舞台。交织在体育仪式、竞技、规则和观赏各方面的现代体育礼仪也在不断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了体育在力、美与激情上的和谐统一。

体育礼仪:理论与实践

礼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便受到礼仪的影响。东西方体育发展史表明,文明孕育了体育,体育又推动着文明,而体育文明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体育礼仪。

在古代的中国,由于军事祭祀、朝会大典及礼治的需要,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形成了以体育为主的崇武教育。由于礼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中国古代把体育纳入教育的时间相对较早,所以整个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一直接受着礼的影响。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意思是要立志于道,笃守于德,归依于仁,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强调做人要重视全面修习,达成“道”“德”“仁”“艺”。这种思想含有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的因素。孔子教导学生比射时,既要力争胜利,又要讲究礼让——“君子无所争,必也言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意思是说:“君子没有什么东西可去争抢,如果一定说有的话,那就是比赛射箭的时候吧。但也会相互作揖礼让后登台,下场后还要互相敬酒。这种‘争’也显示出君子的风度。”这似乎全面解释了现代奥林匹克名言——“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的体育精神

在古代中国教育体系中,体育,不论是“宫廷体育”还是“民间娱乐”,都有一个程式或规则来体现体育文化中的“礼”。例如,流传后世的“礼射”(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在各种礼仪场合举行的射箭活动)严格按照礼仪规范进行,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各种动作,是体育与礼仪文化、教育和艺术相结合的典范。体现蹴鞠比赛规则的《鞠城铭》中的“其例有常”是说比赛始终有一个稳定的竞赛规则,比赛双方都必须按照规则来进行,必须合乎竞赛的“礼”,而其中有关对裁判员和运动员道德作风要求的记载,也说明了我国古代对体育活动人员行为规范的重视。还有据元朝宁志斋老人编写的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记载,古代盛行的捶丸游戏将道德品质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修身养性,要求在游戏中对人友善,语言和蔼,不可因为技术高超就孤傲逞能,举止浅薄;比赛中要按尊卑长幼的秩序,做到屡胜而不傲,屡败而不怒,心要静定,志欲宁适,气要温和,体要安舒,容止端庄,语言简当等等。这些都对后世体育礼仪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体育是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开始形成的。古希腊由城邦组成,战乱连绵,各城邦为了战争都积极训练士兵,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倡导和平友谊运动会。古希腊是泛神论的民族,他们崇拜诸神。在祭神活动中,人们多以表现健康的裸体竞技和表现美的健身舞蹈与神同欢。这种宗教活动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逐渐演变成地方性竞技赛会。(www.xing528.com)

从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体育活动一开始是带有政治和宗教色彩的,在表现形式上遵从某种程式或神圣的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体育在为政治和宗教服务的同时,逐渐走向了自我发展的道路,竞技体育开始规范化和专业化,并纳入一系列规则和包括观众在内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礼仪程式规范,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体育文化和礼仪。

现代体育礼仪促进了体育文明。能对现代体育礼仪作充分诠释的,当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一百多年发展的奥运会已经成为展示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礼仪文化的舞台。无论是隆重的开闭幕式、火炬传送仪式、优胜者游行、欢宴、接受桂冠等仪式,还是各个比赛项目独特的赛场文化,礼仪无处不在,并已经成为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进步使体育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和形式愈加丰富多彩。交织在体育仪式、竞技、规则和观赏各方面的现代体育礼仪也在不断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了体育在力、美与激情上的和谐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