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临床教育能力的班主任教师,在大学里,一方面要让师范生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夯实和丰富其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为师范生提供大量的教育实践机会。临床教育学要求未来的班主任教师应具备解决日后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要将班主任教师培养成有真知灼见的专业教育者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处理实际问题的“临床专家”的最好方式,就是建立“附属医院”式的,“U—S”协作的班主任实训教育基地。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生要“变”,才能成为教师。这种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需要经历大量的教育实践才能完成。建立实训教育基地的意义在于:首先,师范生能够尽早进入真实的教育情境,充分地接触基础教育中的班级,感知班级教育管理的过程,体验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范畴和班主任的教育生活状态,对班级的组织形式、班级活动、班级的文化建设、儿童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等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其次,形成班主任的职业角色意识。师范生通过观察性学习,能够体认到优秀的班主任之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体会到做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来自何处,认同班主任的职业角色,并与角色产生同一性和认同感。最后,可以培养师范生的临床教育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班主任的教育临床经验或者说班主任的个体性知识需要在教育实践的摸爬滚打中自己建构起来。为师范生提供上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处理一些问题,并使他们在观察、思考、质疑、假设、分析、沟通交流、推理、想象、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这样师范生既可在实践中练习课堂中学到的技能,又可在实际操作中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理论,通过自己摸索教育的规律,找寻适切的方法,生成属于自己的临床教育智慧和能力。
“U—S”协作的班主任实训教育基地也是一种实践课程。这种实践课程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双导师指导,像医学院的实习一样,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应该在大学教师和一线优秀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大学指导教师侧重于理论的指导,一线班主任负责教育技能的操作性指导和榜样示范。师范生在与双导师的互动交流和指导下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掌握教育临床处理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基本策略。二是规范性。建立班主任培养的实训基地,可以规范班主任的实习内容、操作流程,保证实习时间的连续性。可以有计划,分步骤让师范生逐步、由浅入深地参与到真实的班主任教育生活中,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临床经验和智慧。
[1]周琴,刘燕红.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的教育实习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
[2]武鑫,马云鹏.日本临床教育学与教育病理学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影响[J].外国问题研究,2013(2).
[3]金荷华.临床实践型教师:当代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取向[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4]陈青萍.论“教育病理”危机的突破——临床教育心理学的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5]钟启泉.从巴赫金的语言哲学看“临床教育学”——日本教育学者浅沼茂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7(9).(www.xing528.com)
[6]刘燕红,周琴.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评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1(8).
[7]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M].刘北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8]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9]孙歌.在形而下层面结构原理[J].读书,2017(1).
[10]同[8].
[11]赵红利.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标准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