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矫正对象,一类是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另一类是有自杀预兆的青少年。因此矫正又带有预防的内容。除了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必须由专业的医生负责矫正和治疗外,一般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对学校、家庭、社会来说都负有矫正和预防的职责。关于自杀防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长要关心爱护、理解支持自己的子女。若以成人的想法去认识他们、要求他们,容易违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其规律。父母应尊重子女,多与子女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其实,初高中学生即使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在碰到重大事情时还是愿意与父母一起商量的。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在孩子苦恼时抱着理解之心,伸出援助之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温暖的家庭环境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保证,缺乏爱的家庭是很危险的。夫妻恩爱,子女幸福。父母教育子女,切忌粗暴。经常夫妻不和、争吵甚至离异后仍耿耿于怀,教育孩子时没有耐心、发火、训斥都不能达到教育子女的良好目的。尤其是当子女所作所为违反父母的意愿,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能一时愤怒用带“死”的语言去挖苦,讽刺子女,如说“这样不要面子,死了干净”,“养你这么大一点用也没有,不如死了算了”等,父母原以为这是一种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实际是成了对子女进行死的诱惑,生活中这样的惨痛教训为数不少。
父母自己的言行要成为子女热爱生命的榜样,中国古代“身体毛发受之于父母,轻易损毁就是对父母的不孝”这种观点虽带有封建色彩,但也有值得现代人借鉴之处。青少年从小要培养珍重生命的严肃感情,增强对生活挫折的耐受力,家庭在这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发现子女心情抑郁,行为反常时,父母应提高警惕,及时与学校联系,分析原因,帮助孩子解除困扰,减少危险因素。
第二,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人生观的教育。要在端正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了解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尤其是对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的学生多加关心,采取细致深入的方法,防止他们的心灵严重受挫而发生意外。
班主任及任课老师通常是最了解学生的,应了解学生校内外的人际关系情况、学生有什么不良兴趣和爱好,学生最近是否碰到了重大挫折等。要对有危险的青少年进行早期干预。通常,有危险征兆的孩子如经常说活着没意思感情压抑、陷入痛苦,不愿与他人交往,远离集体,孤僻寡言、旷课严重,成绩很差、极不适应学习生活的学生都应加以关注和教育。
对自杀未遂的学生,要教育广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他们,培养同情心,避免好奇地说长道短或其他伤害行为。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应严肃冷静地吸取教训,并在以后的教育中引以为戒。
目前,有条件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对青少年自杀预防已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①设置危机干预机构。如自杀防止中心,生命热线,希望热线,使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知道有求助的机构。
②充实心理咨询工作。使有心理困扰的人能及时得以疏导。
③开设心理卫生课程和防止自杀的课程,指导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方法,了解处于危机状态中的人有何表现,如何进行干预。
④关心那些生活中,学习上遇到打击、挫折和困难的人。
第三,社会对青少年自杀是有责任的。社会不可能和构成社会的个人分离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和结束周围环境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意欲毁灭生命的人,也是真心想结束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而,绝不能简单地认为自杀是个人的事情,社会是要采取措施的。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保护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减少和遏制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消极因素,这是社会预防和矫正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基本措施。
上述自杀防止中心的建立,旨在处理潜在自杀事件。中心设有生命热线电话,使寻求救助的青少年随时能找到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帮助他们建立信任态度,延迟采取自杀行动的时间,直至打消自杀念头。这些机构已在挽救青少年轻生行为方面初见成效。
据调查青少年自杀率与有关自杀的媒介宣传成正比。社会还应限制有关自杀的传媒,特别是危言耸听的报道。菲利蒲斯在1974年指出,某地自杀率的上升与下降与宣传自杀的报刊的发行数量有关。我们应当限制青少年过多地接触有关自杀的新闻,特别是在缺乏指导下去了解自杀的事实和过程,因为这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诱导作用。
第四,最后我们来谈谈危机干预和自救。
危机干预是指当自杀者在各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杀倾向时,其他人如何及时给予帮助。美国柯金在1976年指出了危机干预的直接目标:
①减轻当前的危险,诸如焦虑、迷惘、绝望;
②恢复自杀者与亲友间的联系;
③帮助自杀者明白应该做的事;
④帮助自杀者挖掘自杀的根源;
⑤发展新的态度、行为与应付技巧。
在危机干预中,最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对自杀者的最大愿望给予保证,并淡化激发自杀的突发事件,劝阻自杀行为,鼓励展望未来这样可有效阻止自杀。
危机干预在第一步保证劝阻之后,紧跟着必须有具体的生活指导和帮助。如青少年中不少是因为学习成绩太差无脸见人而自杀,帮助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自杀者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可以降低考试标准)以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让自杀者从自卑的天地中走出来。
自救对自杀者来说不是不可能的。往往太多数自杀者都是在神智清醒时自杀的,所以自救法有其重要意义。有位学生说他不喜欢数学,在上数学课时,总是坐在座位上看着窗户开小差,有一次,座位换到窗户边,他忽然想到要从窗口跳下去,这便是自杀倾向。他感到恐惧,结果每次坐在窗边,向下跳的欲望便越来越强,似乎近于“自杀强迫症”了。其实这种强迫观念是内心对教学学习的反抗。自救的方法很简单:上课时不要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数学学习目标不要订得过高,只采取“六十分万岁”的态度,把对数学的厌恶淡化。平时还可以看一些数学史话,做一些趣味数学题,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在生活中多做些利他的好事,这样可以减少自我中心的色彩。还可以参加学校心理卫生课的学习,掌握自我心理的调节方法,自杀冲动就会逐渐克服了。
在心理危机面前,一个人如果采取了逃避并放弃生命的方法,这是最不可取的。只要有生命,就会有灾难,更会有希望。作为父母感情的结晶来到人世间,我们为世界增添了一份色彩、在得到生命的同时我们有了一个不可少的义务,这就是要珍惜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只有经受无奈,艰辛甚至绝境的洗礼,才能熠熠发光。生命的力量源于自己,不要一昧地埋怨家庭、埋怨命运、埋怨环境、要相信“只有我才能改变自己。”清朝蒲松龄,屡次名落孙山,他干脆摆个摊子收集民间故事,最终写成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而著名心理学家维多·弗兰克曾是纳粹集中营的囚徒。他经过那场灭绝人寰的劫难,探索出人生的意义。他写道:“即使在那暗无天日的悲惨环境中,有人仍是沿着牢房安慰他人,或是拿出仅剩的面包分给同伴。也许这些人只是少数,但他们证实了一件事,外在环境或许会剥夺人的一切,但夺不走他最后的自由,那就是在某些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的情况下,他仍有自由选择自己的处世态度和方式。”
当危机袭来时,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才能想出办法克服困难和挫折。首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的愤怒、忧伤,紧张发泄出来,如口头发泄,运动发泄;其次是打开求助的信号灯,如向亲友,同伴,教师甚至心理咨询师求助,如打电话求助心理热线,又如暂时离开让你绝望的地方,到大自然感受生命的勃勃生机;第三用爱去创造生命的奇迹。比如一个白血病患儿为自己写下一首小诗:我是一棵小小草,能在石丛中生长,为染绿一方土地,我乐意竭尽全力。这位病儿比别人保持了更长的生命。还比如可以想想亲人对你的种种爱和呵护,为了他们你更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
总之,我们遭受不幸和挫折时,我们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争取周围人的支持,去扼住命运的咽喉,当一个人征服了死亡,消除了导向死亡的因素时,他的胜利是最完整的,也更会善待生命。(www.xing528.com)
生命的力量
沈正兰是沈阳歌舞团的教员兼演员,她拥有颀长的身材,亮丽的歌喉,优美的舞姿。病魔突然袭来,使她成了高位截瘫者。残酷的现实,有如五雷轰顶。
人们担心她活不过一年,可是坚强的她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不仅活下来,能坐住了,还活着走进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病痛使她失去了借助气息唱高音的条件,但她仍不住地在屋里吼啊,喊啊!终于小屋里冲出一声又一声嘹亮的高音。医生说,只有当一个人带着强烈的愿望,坚持不停地练习时,体内才会产生某种代偿能力。
从此,她的家成了音乐小屋。二十年来,沈正兰在病床上培育了近300名歌手,其中54人还考入了高等艺术院校。
到工棚去看看
一位叫张鹰的家长教子有方,他在《新民晚报》(1998.8.1)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读来颇有启发。
“差几分未能考上省重点高中,儿子像被烈日晒蔫了的草,无精打采抬不起头来,长吁短叹地说活着没意思。
看他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我什么也没说,这样的心境我也曾经历过。晚饭后,拉起他,‘走,带你去一个地方。’转过几条街便见一片被拆得满地瓦砾的废墟,路边一排民工临时搭就的简陋棚子。一盏白炽灯下,十几个光着油黑脊背的民工正端着大碗,就着一盆少油的冬瓜大口吃着饭。还有一拨子民工活计没完,把铁锤举得高高的,在砸水泥钢盘。扬起的灰土落得满头满脸,衣裤上有一道道白色的汗渍,谁知道这些衣裤已湿过几回。见儿子像到了另一个天地般的惊愕,我说:‘再到工棚里去看看。’
推开不能遮挡风雨的门,一般潮湿的热气扑面而来。屋里除了几块木板搭成的床,就是几个盆罐。‘他们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重活,吃粗茶淡饭,整日满身尘土,有时还遭人白眼,他们快活吗?’儿子对着我的问,没说话,眼睛里满是同情。
天黑下来了,月儿洒下清辉。用自来水冲过身的民工有的打闹逗趣,有的谈天说地。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循声望去,一个小伙子横笛吹着,七八个民工或坐或躺,踏着节拍和着。他们是那么痛快淋漓无拘无束,尽情地释放出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歌声注满了快乐和希望。
‘他们懂得在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里,在无论怎么卑微的处境下,都应善待自己,享受自己现有的不甚美好的生活。生命的堕落和悲哀,莫过于自我的泯灭。作为一个自主自为的人,就应该直面跌宕起伏的生存境遇。’我对儿子说。其实这个感受已在我心中很久很久,多少年来,每当我心中出现阴影时,想到工棚,想到这些坚强的生命,心胸便为之开朗,又岂容忧虑九重、烦恼三千。
看着儿子渐渐舒展的眉头,相信,他对生命会有更深层的理解的!会靠着振奋起的精神再拼搏的。”
1.人生最重要的时刻或事件
操练目的:协助成员明确以往的经历对当前生活的影响,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正确的处理。
操练步骤:
(一)组织5~6人为一小组成员,围圈而坐。
(二)主持人要求成员闭目安静,然后回忆自己人生中最快乐(或最悲哀、最痛苦)的时刻或事件。
(三)5分钟后请大家睁开眼,每个人轮流讲述自己经历时,其他成员则协助讲述者具体界定他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分析快乐或痛苦的原因,认清过去的经历对现在及生活的影响,目前的生活处境和问题。
(四)每人发表活动感想。成员都会对自己有新发现。
注意:由于活动可能触及成员内心深处的感受,所以要预备充分的时间,适当处理和协助成员解决情绪问题,避免任何负面的影响。
2.信任之旅
操练目的: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接纳,培养相互协作的能力。
操练步骤:
(一)准备工作:主持人事先选择好盲行路线,最好道路不是坦途,有阻碍、如上楼、下坡、拐弯、室内室外结合,每人有一条蒙眼睛用的毛巾或头巾。
(二)团体8人,两人为一组,一位扮盲人,一位做帮助盲人者。“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帮助者的搀扶下,沿着选定的路线,带领“盲人”绕室内外活动。
(三)两人坐下来交流当“盲人”的感觉,与帮助别人的感觉,并在8人团体中交流。
(四)互换角色,再来一遍,再互相交流。
注意:1.活动中不能讲话,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
2.交流讨论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对于助人者,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