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蒙古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技术试验研究成果

内蒙古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技术试验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季节冻土区,具有造成渠道衬砌冻胀破坏的水分、土质和温度条件。要求达到“防渗、抗冻、经济、可行”的目的,全面提高渠道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同时探讨实施节水工程后对灌区渠道侧渗、地下水位和土壤盐分变化等环境影响,为河套灌区和自治区其他大型灌区全面实施节水工程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这对促进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内蒙古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技术试验研究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有1.0 万亩(666.7hm2)以上灌区198 处,其中30 万亩(2 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21 处,主要集中在黄河、西辽河和嫩江流域。灌区内耕地面积223.1 万hm2,占全区的38%;设计灌溉面积15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18.7 万hm2,占全区的52.8%。大型灌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粮、油、糖生产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各大灌区输水还是以土渠为主,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据1992年调查统计,内蒙古自治区农渠以上渠道长约10 万km,渠道防渗率仅为3.94%,其中大型灌区渠道长20247km,防渗率为0.11%;中型灌区渠道长17005km,防渗率为0.81%;小型灌区渠道长7911km,防渗率为4.78%;井灌区渠道长54124km,防渗率为20.8%。截至1999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防渗渠道控制灌溉面积27 万hm2,防渗率约10%。斗渠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在0.37~0.55之间,河套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2,黄河南岸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37,说明有50%~60%的灌溉水在渠道输水过程中渗漏损失掉了,加之灌溉还是普遍采用传统灌溉方法,用水量大,抬高了地下水位,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对灌溉用水也是严重浪费。近几年各灌区灌溉水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用水高峰期更为严重。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现年引黄水量52亿m3,灌溉面积57.4万hm2,粮食产量15亿kg,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油料、甜菜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现有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共8365条,总长14544km。除20世纪70年代末在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杨家河干渠、支渠和园子渠开展十几公里衬砌试验外,基本未采取任何渠道衬砌防渗措施,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2,即有50%以上的灌溉水在渠道输水过程中损失掉,造成灌区年用水量过大(现年引水量52.0亿m),灌区平均毛灌溉定额592.7m3/亩,平均毛灌水定额163.4m3/亩,渠道两侧阴渗严重,地下水位抬高,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排水工程量加大。而黄河流域水资源状况随着下游多次断流已日趋紧张,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内政办字[2000]2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呈报我区黄河水量分配方案的函》,内蒙古河套灌区水量分配指标为40.0 亿m3,要求减少年引水量12.0 亿m3。按照《黄河内蒙古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要求,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投资60亿元,节水12亿m3,总体目标为:

(1)实现渠、沟、路、村、田、井、电七配套,成为现代化的高产高效农业园区。

(2)调整灌区产业结构,将农与牧林比例由9∶1 调整为6∶4,粮经比例由8∶2 调整为6∶4。

(3)灌区渠系全部实现防渗,共衬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8365 条,衬砌长度14544km,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2提高到0.66。

(4)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将灌区灌水畦块缩小到0.5亩以下,逐步推广1亩3畦灌溉,推广喷灌、滴灌、膜上灌、沟灌、水平灌等田间节水灌溉技术。(www.xing528.com)

(5)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在淡水区、井渠结合区开展井灌6.27 万hm2,纯井灌1.06万hm2

(6)冲浇改良中、重度盐碱化耕地10.7万hm2,改造中低产田33.4万hm2,控制地下水位在1.8m 以下,有效防止次生盐碱化。

(7)灌区用黄水量逐步实现黄河调控指标水量40亿m3

(8)灌区节水灌溉实施后,粮油总产量增加15%以上,水分生产率提高20%。(9)节水改造工程效益费用比在1.2以上。

为保证该工程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全面实施渠道防渗、田间节水工程改造、优化灌溉制度和农艺节水措施等综合节水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采取渠道衬砌防渗,是河套灌区节水工程改造的关键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季节冻土区,具有造成渠道衬砌冻胀破坏的水分、土质和温度条件。本项试验在总结区内外渠道防渗、渠道衬砌防冻试验研究成果基础上,按照SL18—9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23—91《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11—98《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和SL13—90《灌溉试验规范》要求,吸收近年来国内外用于渠道防渗防冻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衬砌结构型式和施工机械,提出适合河套灌区特点的渠道衬砌模式。要求达到“防渗、抗冻、经济、可行”的目的,全面提高渠道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同时探讨实施节水工程后对灌区渠道侧渗、地下水位和土壤盐分变化等环境影响,为河套灌区和自治区其他大型灌区全面实施节水工程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这对促进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