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最小非生物流量的步骤(《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理论与实践》)

计算最小非生物流量的步骤(《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水文站具有丰富的流量与河床形态关系资料,一般能够满足径流与河床形态分析法的资料要求,因此,可以采用水文站资料计算最小非生物流量。如果实测大断面时的流量相对于河道最小非生物流量过大或者过小,则测到的断面形态很可能代表不了河道最小非生物流量相应的河床形态。从水文站逐日平均流量表中获取日平均流量数据,来计算大断面测量时刻以前连续10天和20天平均流量。用水文站断面资料,计算的各断面突变点相应流量不同。

计算最小非生物流量的步骤(《河道与湖泊生态需水理论与实践》)

由于水文站具有丰富的流量与河床形态关系资料,一般能够满足径流与河床形态分析法的资料要求,因此,可以采用水文站资料计算最小非生物流量。

径流与河床形态分析法计算步骤依次为选择水文站,水文站沿革史了解,选择计算时段,选择计算断面,建立水位水面宽关系,确定突变点,建立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河流最小生态需水。

(1)水文站选择及水文站沿革了解。根据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文站。尽量在同一条河流的上下游选取多个水文站,以便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从各个流域水文年鉴中获得水文站分布图。水文站的具体位置可以从水文年鉴中的“水文测站说明表及位置图”中得到。

被选择研究的水文站要满足如下条件:①研究站点要能基本控制待研究河流的水量。②具有计算需要的观测项目:水位、流量、大断面等。③具有足够长的观测资料。④断面形态存在相对稳定期。

水文站的断面位置、观测项目、河段条件、水位高程基面等均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掌握水文站沿革史。水文站沿革史可以从水文年鉴中的历年“水文测站说明表及位置图”中得到。

(2)计算时段选择。由于河床是河道径流与其底部的岩土相互作用的产物。河道径流发生改变并持续了较长时间,则可能导致河床的改变。径流改变包括来水量改变、来沙量改变、流速改变等。来水量改变可以是由水资源消耗率改变造成的。上游修建水库可以改变来沙量和来水过程。下游修建拦河闸坝可以改变水面比降,从而改变流速和水深等。

因此,需要分析水流变化情况,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时段。也可以选择若干个计算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情况,例如:人类干扰少的情况,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后的情况,下游拦河闸修建后的情况等。

(3)计算断面选择。在选择了计算时段后,还需要在计算时段内选择计算断面。水文站每年一般有一次至几次实测大断面,选择的计算断面应为枯水期的计算断面。

对于具有容易被水流移动的河床质的断面,枯水时期的流量和河床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河床的冲淤取决于上游来沙量和河段挟沙能力。当上游来水含沙量大于挟沙能力时,发生淤积。当上游来水含沙量小于挟沙能力时,发生冲刷。对同一水文断面的不同流量,假设其上游来沙量相同,则河床断面的冲刷取决于水流挟沙能力。水流挟沙能力用含沙量来表达,常用的武汉水科院公式为:

式中:K1为包含量纲的系数,kg/m3;g为重力加速度,m/s2;R为水力半径,m;m为无量纲指数。

对同一断面,K、m、g相等,可以认为ω不变,其余可变化的参数V、R均随流量而变化。因此,对同一断面,挟沙能力随流量变化,也即,引起河床改变的泥沙冲淤情况随流量变化,河床断面随流量变化。(www.xing528.com)

如果实测大断面时的流量相对于河道最小非生物流量过大或者过小,则测到的断面形态很可能代表不了河道最小非生物流量相应的河床形态。因此,需要选择实测大断面时相应的流量和河道最小非生物流量相近的大断面进行计算。用大断面测量前连续10天和20天平均流量作为影响测时断面形态的参考流量。

用实测大断面的测时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推求测时流量。从水文站逐日平均流量表中获取日平均流量数据,来计算大断面测量时刻以前连续10天和20天平均流量。

对于河床质颗粒大而不易被水流冲刷的河段,在选择断面时则不受上述选择断面条件的限制。

(4)确定流量和水面宽关系突变点及相应流量。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得流量和水面宽关系突变点和相应流量。当水量和水面宽关系稳定时,使用第一种方法,即直接建立流量和水面宽关系,用该关系线确定突变点和相应流量。当水量和水面宽关系不稳定时,使用第二种方法。这是间接的方法,用实测大断面数据,建立该大断面水位和水面宽关系。用该关系线确定突变点。然后,建立水位流量关系,用突变点水位查得相应流量。

第一种方法。从水文站实测流量成果表中获得实测流量和相应水面宽数据,计算突变点和相应流量。该方法的优点是流量和水面宽数据均是实测值,如果河床稳定及水位流量关系稳定,则其结果可靠性好。该方法的不足有三:①流量和水面宽数据是不同时间的数据,如果河床形态发生变化,则使得流量和水面宽关系线失真。②在进行水文测验时,当水位自上而下接近河滩上边沿时,水边某段水面的流速很低时,该段水面可能被当作死水扣除,导致水面宽变小,突变点偏高。③由于实测流量存在误差,导致流量和水面宽关系线失真。用整编后的水位流量关系,修正实测流量成果表中的流量可以消除实测流量成果表中的流量误差。

有选择地使用实测流量成果表中的流量数据。选择的标准是:①枯季流量。②选择河床相对稳定的时期的实测流量数据。

第二种方法。用实测大断面数据,建立河床断面水位和水面宽关系。从该关系线上求得河床形态的突变点。该方法对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断面较为合适。根据资料的不同可以分三种情况推求突变点相应流量。①当有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线时,用突变点水位直接查该线求得相应流量。②由于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线不在水文年鉴上刊印,要取得该线有较大困难。为此,可以利用日平均流量和日平均水位数据,建立水位流量关系。用突变点水位从该水位流量关系推求相应流量。选择和大断面测量时间一致的日均流量和日均水位建立水位流量关系。③如果既没有水位流量关系线,也没有日平均流量和水位,则可以用实测流量成果表中的实测流量和相应水位建立水位流量关系线,从而求得相应流量。对第②、③种方法,如果水位流量关系线中水位的最低点高于突变点水位,则需要进行低水延长。

(5)河流最小非生物流量的取值。用水文站断面资料,计算的各断面突变点相应流量不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河道横断面出现冲淤变化,进而影响突变点高程;河段糙率和纵断面形态发生变化,使水位流量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推求的突变点流量发生变化。

这些突变点相应流量,反映了河床断面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由于河床演变在纵向上并不是单方向的,因此,不同时间的水文断面形态还代表了水文站断面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河道横断面的形态。因此,这些突变点流量不仅反映了河床断面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还反映了断面在纵向上的变化。它们反映的是在天然条件下,在河道的不同地方,覆盖河底所需的流量。

为使各个突变点相应流量均得到满足,取各个突变点相应流量的最大值作为河道最小非生物需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