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1.沙蚕的分类
沙蚕是海洋中极为常见的多毛纲动物类群,是鱼类和其他食肉动物的饵料,是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中亟待开发、利用、保护的生物对象。
我国是最早认识和研究沙蚕的国家之一,唐代称之为“海虫”“海蚕”,明代记沙蚕美谥曰“龙肠”“凤肠”,清代则记之为咸淡水的“禾虫”。到近代,研究沙蚕的专著有《中国近海沙蚕科研究》(吴宝玲等,1981)、《中国近海多毛环节动物》(杨德渐等,1988)、《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第三十三卷·环节动物门·多毛纲(二)·沙蚕目》(孙瑞平等,2004),记载了沙蚕科3亚科20属74种。近二十余年,我国学者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Grube)、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Savigny)和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Izuka)(现用名日本菏沙蚕Hediste japonica(Izuka)的个体发育研究及养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国台湾对多齿(短角)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 brevicirris(Grube)的研究和介绍推动了沙蚕在大陆沿海的养殖(孙瑞平等,2006)。
国外认识动物的方法和我国古代一样,也是把fish(鱼)和worm(蠕虫)作为认识动物的基础。沙蚕在北美国家被记为sand-worm(沙虫),在欧洲称为clam-worm(蛤虫),又为了表示沙蚕栖息于沙中或有蛤的地方被称为rag-worm(孙瑞平,2006)。
世界上最早用双名法命名沙蚕的学名为Nereis pelagica Linnaeua 1758,中文名译为游沙蚕。在林奈《自然系统》第十二版(1767)中,沙蚕隶属于Vernes(蠕虫纲)Mollusca(软体动物目)Nereis(沙蚕属)。Nereis源于Nereid,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希腊神话中海中女神之名,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源于海神Nereus的50个女儿之一,把蠕动优美的沙蚕比作婀娜多姿的女神的化身。
19世纪50年代,是沙蚕分类的创始期,Johnston在1865年首创了沙蚕科Nereididae。20世纪初,又组建了许多新属,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沙蚕科的分类进入蓬勃的发展期。20世纪后期,在支序分类学理论创建的基础下,对裸吻沙蚕亚科(Gymnonereidinae)、单叶沙蚕亚科(Namanereidinae)、沙蚕亚科(Nereidinae)的界定以及对沙蚕科各属的介绍和评述,都极大地推动了沙蚕科的分类研究。据统计(Hutchings等,2000),全球沙蚕科共计43属540多种。进入21世纪以来,Bakken和Wilson(2005)研究探讨了具颚齿沙蚕的进化谱系。其中,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s)多毛纲(Polychaete)沙蚕目(Nereidida)沙蚕科(Nereidae)围沙蚕属(Perinereis),体呈长蠕虫形,具有许多环节,是沙蚕属滩涂生物中的优势种,也是我国近海生态系统中底栖群落的重要物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2.形态学特征
沙蚕的成虫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图8-40)。
沙蚕的头部位于体前端,由围口节和口前叶两部分组成。双齿围沙蚕的口前叶似梨形,前缘完整,2对眼点呈倒梯形排列于口前叶中后部,前一对眼点稍大;口前叶上生有1对触手,1对触须,触手稍短于触角;围口节为口前叶的一个环形节,稍宽于其后的体节,腹面生有横裂的口,生有4对触须,最长者向后伸展可达第6~8刚节(孙瑞平等,2006)。
躯干部背面稍凸,腹面稍平或微凹,腹中部具有纵行的腹中沟。沙蚕虫体沿纵轴方向上可分为许多相似的段落或部分,每一段落或部分称为体节,每个体节两侧生有疣足和背须、腹须,疣足上生有刚毛。疣足是沙蚕的运动和呼吸器官,上面具有刚毛(蒋霞敏和柳敏海,2008)。
图8-40 双齿围沙蚕的外部形态
沙蚕虫体的最后一节称为尾和肛节,无疣足,具有肛门和1对腹位的肛须,虫体生长时新体节在肛节前增殖。
双齿围沙蚕的身体两侧对称,呈多环节的长蠕虫形,后端体节稍细具有肛须。体表具有黄褐色彩虹的角质膜,体色多随个体年龄和性成熟而变化,活体肉红色或蓝绿色,酒精标本黄白、黄褐、紫褐或肉红色,甲醛标本多青绿色,背须色深,肛节呈褐色,肛须色较淡。
双齿围沙蚕成虫虫体重2~3 g,虫体长165 mm的标本具有150~180个刚节。大标本体长270 mm,体宽(含疣足)14 mm,具230个刚节(孙瑞平等,2006)。
3.结构和生理
沙蚕虫体的内管为消化管,外管为体壁,两管之间为体腔。
沙蚕体壁分为角质膜、表皮、肌肉层、壁体腔膜。角质膜是由表皮细胞分泌的非几丁质形成的硬蛋白膜,在组织学切片制作过程中易溶解。表皮为角质膜下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具有腺细胞和感觉细胞。肌肉层外层环生者为环肌,内层较厚者为纵肌,每个体节内附生1对斜肌。壁体腔膜位于体壁的最内层,是一层扁平细胞,是体腔膜的一部分。
沙蚕的体腔内含有具有循环功能的体腔液和变形细胞。沙蚕真体腔的出现为其运动器官、消化器官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复杂化提供了客观条件。
沙蚕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是虫体内从口到肛门的直管,根据其结构和来源可以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沙蚕的呼吸系统中没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虫体的体表(尤其是薄的背表面)和疣足的舌叶都遍布微血管网,微血管网是血液循环的主要场所。
沙蚕为发达的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均在血管中流动。血管主要包括背血管、腹血管、连接血管,背、腹血管沿身体纵轴贯穿身体,每个体节都有两对环状的连接血管,使疣足和体壁形成广阔的具呼吸功能的毛细血管网。
沙蚕的排泄系统主要功能器官是后肾,除去前几个体节,每个体节都有一对后肾,后肾是一个合胞体腺体,具有开于前一体节的肾内孔和开于疣足基部靠近腹面的肾外孔,由血液、体腔液带来的代谢产物经过后肾中纤毛肾管的渗透和吸收后排除体外。
沙蚕的神经系统为发达的链式神经系,主要神经索位于腹部,这与其主动捕食生活相适应。其神经系统包括中枢、外周和内脏3个神经系。
沙蚕的触手、触须都具有触觉功能,但触角除去具有触觉功能外,还类似于其他动物的侧唇,亦具有味觉和嗅觉功能。位于口前叶背表面的2对眼是特殊的视觉器官,每个眼都呈杯状,杯壁为视网膜,杯中具晶体,眼表面有角膜,眼杯向角膜出的开孔具有瞳孔的功能。
双齿围沙蚕为雌雄异体,异体受精,但只有在到达生殖季节才会产生雌雄的性别之分,生殖腺由腹隔膜体腔上皮细胞快速增殖生成,生殖细胞还处于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时即被排入体腔,在体腔内发育成成熟的精子和卵。沙蚕无生殖管,肾管兼具有生殖管的功能。沙蚕在生殖过程中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生殖现象——异沙蚕体,异沙蚕体是由底栖个体向起浮(生殖)个体转变的过程,最明显的特征是虫体躯干部缩短,躯干部中区(变形区)是有性体节组成的生殖体区,有性体节的疣足舌叶加宽变扁,刚毛叶呈扇状且极富血管,雌虫背须须状,而雄虫背须出现锯齿状乳突,桨状的刚毛呈扇状排列(孙瑞平等,2006)。
双齿围沙蚕为一生一次性生殖,性成熟时,雌雄虫体同时离开栖息地,由底栖起浮于海面相伴做圆形的旋转游动,在旋转、缠绕过程中排精放卵,称为婚舞,这一生殖习性称为群浮。雄虫排精后很快死亡,雌虫可活很短一段时间,受精卵留给大自然抚育。群浮受温度和月相的影响,大都在小潮过后的次日,持续8~9天,高峰期在大潮来临的前两天,且每月两个高峰,属半月相型(孙瑞平等,2006)。
4.地理分布和生态习性
沙蚕为广温广盐优势种,在热带、温带分布广泛,常见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韩国、日本、泰国、菲律宾,印度(安达曼群岛),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苏门答腊、爪哇)等沿海。生境为淡水河口,潮间带的岩岸和珊瑚礁、软相底质,潮下带。
双齿围沙蚕多见穴居于风平浪静、营养丰富的潮间带的泥滩、沙滩、泥沙滩滩质,在砾滩暂没有发现其踪迹,亦见于红树林群落中。双齿围沙蚕的幼虫自由浮游,食性为草食性,主要摄食单细胞藻类,以底栖硅藻、小球藻、扁藻等为佳;长到3~4 cm,落回海底,为底栖生物,以杂食性为主,成体沙蚕则落回海底,主要摄食动植物碎片、软体、甲壳、其他小型动物以及其他有机碎屑,还能有效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质;适温范围为1℃~35℃,适宜盐度范围为1~37,属广温、广盐品种,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易于培育(吴宝铃等,1981)。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潮间带河口区泥沙滩上区,其在近海滩涂中的自然资源量分布呈现出泥滩(34 g/m2)>泥沙滩(15.4 g/m2)>沙滩(2.8 g/m2)的趋势(顾晓英等,2002)。
5.生活史
双齿围沙蚕多为雌雄异体,异体受精。
图8-41 双齿围沙蚕生活史示意图(引自孙瑞平,2006)
生活史是指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到子代受精卵形成的过程或周期。双齿围沙蚕的生活史需经历: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担轮幼虫→后担轮幼虫→游毛幼虫→刚节幼体→成虫→异沙蚕体(生殖态)→子代受精卵(图8-41)。
6.增养殖研究现状
近几年随着海域污染的加剧,沙蚕的自然栖息地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沙蚕的自然资源日趋枯竭,进行沙蚕资源的保护和增殖刻不容缓。我国在沙蚕的增养殖方面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赵清良等(1992)通过在沙盘、烧杯中使用不同质和量的饵料对双齿围沙蚕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饲养和观察,发现其穴居和摄食习性,为双齿围沙蚕大规模的人工养殖探索途径,基本解决了长成大个体的沙蚕繁殖季节熟化死亡问题,为能连续不断获得大个体健壮沙蚕积累了经验;周一兵等(1995)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大连湾双齿围沙蚕卵子的生成周期与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关系,指出了水温和日照时间对双齿围沙蚕性腺发育的制约作用;张洪欣等(2006)对渤海湾双齿围沙蚕的高效生态增养殖方法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连续两年累计推广沙蚕生态养殖20 000亩,平均亩产804.45 kg,亩产值12 066.75元,亩利税7 877.25元,总产达到16 089 000 kg,获得销售收入24 133.5万元,利税15 755.1万元;李信书等(2006)探讨了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的水交换条件对双齿围沙蚕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沙蚕生长结果的对比,得出最有利于双齿围沙蚕生长的养殖模式,为双齿围沙蚕的工厂化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多种雌激素对动物的繁殖、生长具有雌激素效应,李霞等(2011)以双齿围沙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17β-雌二醇和双酚A对其雌雄比例、个体生长、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为环境雌激素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陈骁等(2010)对双齿围沙蚕的3刚节疣足幼虫(均由同一条沙蚕孵化而来)进行了饵料种类、投沙时期、沙粒大小方面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沙蚕幼体发育至3刚节末应及时投喂饵料,饵料种类为球等鞭金藻、盐藻、角毛藻、海洋酵母和混合藻(亚心形扁藻+盐藻+角毛藻),投喂密度要达到2×105 cell/mL,并投放附着基(100目细沙);石小平等(1993)探讨了环境因子(pH、盐度、放养密度、底质)对双齿围沙蚕孵化、幼虫生长的影响;孙瑞平等(2006)介绍了三种养殖池、三种养殖方法、养殖三种沙蚕,包括:滩涂土池养殖双齿围沙蚕,工厂化水泥池养殖多齿围沙蚕,开闸纳苗虾池养殖日本刺沙蚕,为沙蚕的开发养殖提供了养殖建议;郑忠明等(2000)对影响双齿围沙蚕生长发育的若干生态因子进行了研究,包括:盐度对成体变态的影响,盐度对受精孵化的影响,盐度对疣足幼虫生长的影响,盐度对刚节幼体生长的影响,pH对受精孵化的影响,pH对疣足幼虫及刚节幼体的影响,地质对疣足幼虫生长成活的影响,为该种的人工育苗提供依据;洪秀云和谭克非(1982)对双齿围沙蚕的生活史中异沙蚕体、受精卵、卵裂期、担轮幼虫期、刚节疣足幼体及刚节幼虫的发育阶段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杨大佐(2009)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时间对双齿围沙蚕卵细胞生长的影响等等。当前,沙蚕养殖,尤其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土池沙蚕养殖,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投入少、见效快、盈利大的新兴产业。
(二)双齿围沙蚕规模化全人工繁养技术研究
目前,双齿围沙蚕苗种培育主要依赖于自然成熟的群体,由于自然性成熟的个体在特定地理区域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例如厦门杏林海区双齿围沙蚕的繁殖高峰期在3~4月,浙江舟山蚂蚁岛繁殖高峰期在5~6月,而我们实验所在的东营河口地区为7~9月。除了受到季节限制外,自然界异沙蚕体繁育还受到潮汐控制。因此,通过捞取野生的异沙蚕体进行人工繁育具有很多弊端:包括不可控制,很难大量获得、运输至育苗车间时间长,导致部分个体流产或者死亡,受精率和繁殖力大大降低,对于沙蚕规模化养殖安排生产、大规模进行苗种培育来说也是非常困难之事。
我们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改进,为了能够达到人为控制繁殖时间、大量获得异沙蚕体、便于生产安排,进行规模化人工繁育的双齿围沙蚕繁殖技术的目的,我们通过人工蓄养亲蚕并培育至性成熟,并通过潮汐模拟来控制繁殖等方法,取得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采用具体步骤如下。
1.亲蚕的人工养殖和调控
(1)水泥池蓄养准备。水泥池为40 m3水体的长条形池子(8 m×5 m×1 m),最好添加户外土池已养殖过双齿围沙蚕的泥沙作为底质,或直接添加新翻耕泥土,需海水浸泡3天以上,每天换水一次。泥沙的厚度在30 ~40 cm之间,在水泥池一角设立排水孔,蓄养前用过滤海水浸泡48 h以上。
(2)亲蚕挑选。挑选体格肥硕、色泽红润、健康无病的沙蚕成体,个体规格为15~25 cm,平均体重在3 g/ind以上。主要在沙蚕采收过程中进行挑选,省去大量人力、物力。
(3)放养方式及蓄养密度。每池蓄养沙蚕50~75 kg,根据采收情况以及沙蚕入土适应过程,每个亲蚕池分三天投入亲蚕,每日正常进排水后,根据每池泥土表面沙蚕不超过20条为标准来确定池子亲蚕的饱和状态。在放养过程中,不进行饵料的投喂,每日正常模拟潮汐,进水30 cm以上达1 h后,排掉海水。
(4)日常管理。亲蚕入水泥池后,早晚观察一次。在无水状态下,大量亲蚕会钻出泥土来觅食的情况下,说明亲蚕已经适应新环境,此时开始进行少量对虾2号料的投喂。一周左右,亲蚕进入到正常的日常管理后,亲蚕池子每天中午进自然海水超过泥土30 cm以上,停止进水,维持2 h左右后,排干海水。在亲蚕入水泥池前十天,每天少量投喂,驯化适应后。每日根据摄食情况,在排干水后约2 h,即傍晚每个池子投喂虾饵料0.5~1 kg;在冬季的日常管理比较简单。在自然水温达到10℃左右时,沙蚕摄食量大幅度降低,改为3天投喂一次。在自然水温达到5℃左右时,沙蚕几乎不摄食,一次性添加30 cm以上海水过冬;至春季3月恢复正常的日常管理。
(5)抑制异沙蚕体繁殖方法。在夏季,6月即可发现成熟的异沙蚕体在进水后漂浮于水面,如不需要进行生产,迅速将水排掉,无须等待1 h以上,仅过水约15 min。此后,每日仅过水一次,时间在15 min以内,使水泥池行不成水面。如果有空余的水泥池,可以将变态成熟的异沙蚕体捞取放入到新的水泥池中,集中管理。
(6)调控大量异沙蚕体繁殖方法。当数量达到生产要求时,可以将异沙蚕体所在的水泥池加水,一次性捞取所有成熟的异沙蚕体,来进行生产性繁殖。若需要更大量亲蚕繁殖,可将所有的水泥池恢复进水,维持水体30 cm,尽量捞取在1 h内游动的异沙蚕体,该时间段为成熟度较好的个体,用捞网捞取,放入沙蚕盘,薄海绵铺底,用于吸水,达到生产需要数量后,迅速排干池水,防止异沙蚕体受海水刺激,自然繁殖。
2.双齿围沙蚕的变态过程
从普通沙蚕到异沙蚕体是一个短暂迅速而不可逆的过程,由于沙蚕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泥土中生活,只有完成变态且在涨潮阶段,我们通过捞取才可以获得完全变态的异沙蚕体,而对于从普通正常态的沙蚕到异沙蚕体的整个过程尚无报道。我们在室内蓄养和培育亲蚕过程中,可以在无水状态下,很容易采捕部分处于成熟过程(变态过程)的沙蚕,对其变态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具体包括如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变形区首先出现于尾部,后逐渐向头部变化。如图8-42-A&B所示,其变形区主要的特点包括体色的变化;疣足的变形。背须出现乳突7~11个(图8-42-C)。腹神经舌叶的扩大(图8-42-D);但此时变形区刚毛仍为普通刺状(图8-42-E),此时配子尚未达到最后成熟,卵子呈现具缺刻的圆形(图8-42-F),精液呈现絮团状,海水无法激活。蚕体放入有海水的烧杯中,无法起浮,只是头部及躯干的前半部抬起,后半部不停地颤动,缘于疣足刚毛未变以及体节间距尚未缩短,无法具备游泳能力相关。其具体获得游动能力所处的变态时期,还需进一步确定。
第二阶段:变形区收缩、体节变窄的过程在头尾部的区别不大,而且由于沙蚕身体本身就具有收缩和舒展的能力,更不容易观察;在完成体节变窄后,体色最大的变化在于其腹部变为白色,刚毛由刺状变为桨状刚毛、体节变宽扁,放入水体后,即迅速游动。
图8-42 沙蚕变态过程形态及配子变化
3.双齿围沙蚕的繁殖行为学
在我国北方地区,双齿围沙蚕的繁殖期为7~9月,其中8月份为盛期,但此时同时也是国际海钓市场沙蚕需求量的高峰期,因此价格高达150 ¥/kg;而对于人工养殖的问题是,繁殖期的沙蚕首先进入变态期,变态为异沙蚕体后很快繁殖死亡,不仅无法作为商品出售,而且在远销欧美等地,由于沙蚕在路上的时间太长,部分变态的沙蚕还会影响其他同类进入变态过程,达到性成熟,不仅影响公司的形象、降低经济效益;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因此,了解沙蚕的繁殖过程,对于安排生产育苗以及避免养成过程中由于繁殖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直接的作用。
沙蚕经历变态过程达到异沙蚕体状态,除了形态的变化外,身体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质变,雌、雄个体体腔充满了配子,等待着繁殖信号的到来,完成生活史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过程,交配与繁殖。由于其繁殖过程具有特定的行为和方式,在生物学上将沙蚕科的这种特定繁殖行为称为群浮(swarming)和婚舞(nuptial dance)。其中大量异沙蚕体在特定时期(新月或满月的大潮期间)集中于水面,集体进行游动的过程即为群游。当雌、雄选择到合适的异性后,两者接近(距离小于3 cm时)进行急速的游动,形成一个小圆圈,该过程称为婚舞,然后各自释放精子或卵子,完成一次受精。
大量完全变态而成熟的双齿围沙蚕个体在放入海水时,迅速游动,很快完成交配,但持续时间较长;生产上,一般采用将大量的雌、雄个体同时放入一个小型孵化桶、孵化网箱内或可漂浮的塑料框内,让其自然繁殖,该过程一般持续3 h左右。为了能够翔实地了解其交配的过程,更确切地了解双齿围沙蚕的群浮和婚舞过程,我们对其繁殖过程以及行为学进行了初步的观察。
取雌、雄异沙蚕体各一条,同时放入500 mL烧杯进行繁殖行为学观察。从放入烧杯后开始计时,成熟的雌、雄异沙蚕体同时开始游动。雄性的表现更为兴奋,游动速率在15 min内逐渐加剧。从无规律游动,到进行圆圈式游动,并在烧杯底部和水面交叉进行。
20 min,雄性个体开始排精,从尾部尾须处排出少量精液,在间断式地持续排精近3 min,烧杯内部已经充满精液时,即23 min,雌性个体开始产卵,几乎不间断地排卵近1 min,产卵过程,雄性个体继续排精,烧杯内卵子数量剧增与精液混合使得观察变得困难,卵子密度20 inds/mL。
25 min,迅速将雌、雄个体同时转移至另一个同样的烧杯内,继续观察。更换清水后,约30 min,雌、雄个体几乎同时进行第二次交配,此时雌性个体大量排卵,交配时间约3 min,卵子密度超过100 ind /mL。
随后,在更换烧杯2次,雌性个体同样继续交配,45 min、55 min、62 min、68 min等。值得提到的是,在75 min,雌性个体产出的卵子,具有结块的特征;随后85 min,也是雌性最后一次大量产卵,产卵后沉入烧杯底部,活力差,不再进行浮游,尾部卷曲,身体颤动。此时雌性个体完成繁殖过程,等待死亡。而雄性仍然具有较强的游动能力,不停地继续游动,由于已经无雌性个体存在,已无排精现象出现。
将雌、雄个体沥干水,放入塑料盘中。观察其存活时间。
次日清晨,将完成繁殖的雌雄个体再次放入烧杯中,雄性立即排精,但雌性个体无卵子排出。分析,在自然状态下,潮汐的涨落正是沙蚕繁殖的时期,而一次潮汐涨落的时程决定了其繁殖或者交配时间的长短。生物体更倾向于在其潮汐涨落的最适合阶段繁殖,也就是为何雌性个体会在2 h内排出身体内所有的卵子。另外,文献经常提到的繁殖后的异沙蚕体沉入海底,很快死亡,而我们观察的异沙蚕体可以继续存活1天。
雄性个体具有两天内分别排精能力,与其繁殖习性相关,这包括之前提到的性信息素的作用,来为雌性个体和/或其他雄性个体提供繁殖信号。但是对于其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尚未做分析(见下节),是否具有雌雄差异?具体作用机制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沙蚕群浮和婚舞的特性,是为了保证群体同时进入繁殖状态,有利于维持沙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这具有较高的进化意义。源于沙蚕生活在潮间带区域,无论是幼体还是成体的迁徙能力较弱,长期进化使得沙蚕必须通过这种繁殖行为来维持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4.沙蚕类性信息素
双齿围沙蚕无固定的生殖腺,在进入生殖季节前,由腹隔膜体腔上皮细胞快速增殖而成,对于春季繁殖的双齿围沙蚕来说,这一过程一般发生在秋季。很多沙蚕属于终生繁殖一次(semelparous)的生物,繁殖作为其生活史的最后一个事件,也就是繁殖后死亡。因此雌、雄的同步成熟和集中繁殖对于提高个体繁殖成功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类似,沙蚕类在临近繁殖季节(一般为夏季),受到外界环境因素(温度、盐度、光照,潮汐或月亮周期等)和自身内分泌系统的双重调控下。沙蚕经过特殊生理变化,进行二次变态(区别于早起发育的变态过程),或称为生殖态或婚前态(epitoky,epitokous)成为异沙蚕体(heteronereis或heteronereids),在形态结构上,异沙蚕体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复眼的增大、为适应游动形成特殊刚毛、以及肠道和消化能力的消失。异沙蚕体在特定时期(新月或满月的大潮期间)集中于水面,进行群游,当雌、雄选择到合适的异性后,两者接近(距离小于3 cm时)进行婚舞,然后各自释放精子或卵子,完成一次受精。此后,部分雄性继续寻找其他雌性,而雌性产卵后沉入水底,死亡。在此期间,性信息素与性类固醇激素共同作用,目的就是为了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阶段保证雌雄配子成熟的同步性以及特殊繁殖行为的顺利进行。
沙蚕类性信息素都是一些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如烷酮类(甲基癸烷、辛烯酮等),小肽类(GSSG),尿酸等。
异沙蚕体的体腔液是性信息素的来源,有些种类的异沙蚕体,可以整个体腔充满性信息素。最早发现的沙蚕性信息素是从褐片阔沙蚕(Platynereis dumerilii)体腔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性物质,为5-甲基-3-庚酮(5M3H),雌、雄个体都能够分泌,唯一的区别是雌、雄分泌的互为镜像异构体(enantiomers),雄性分泌的为S(+),吸引雌性个体;而雌性分泌R(-),吸引雄性个体。第二种挥发性物质为3,5-辛二烯-2-酮。随后的实验证实,在琥珀刺沙蚕(Neanthes succinae)体腔液中也同时存在这两种物质,而5M3H的分布更广,作为性信息素存在于多种沙蚕的体腔液中。5M3H的作用主要是使成熟的异沙蚕体在婚舞时增加游动速度和诱导围绕异性个体周围作小圈游动,同时雄性能够分泌少量的精液。而接下来配子成熟诱导的性信息素却具有种类和雌雄的差异。雄性褐片阔沙蚕分泌的混合物(不确定)诱导雌性产卵,而雌性则分泌尿酸来作为性信息素刺激雄性沙蚕排精。目前,关于双齿围沙蚕的性信息素尚不清楚。
5.双齿围沙蚕的人工自然受精与孵化
(1)亲蚕的获得。根据生产需求,按上述方法来调整所需要亲蚕的时间和数量。一般在中午12点将亲蚕池加入海水。在加水约半小时后,大量亲蚕起浮,用自制的长把小捞网迅速将亲蚕取出后,放置到事先准备好的亲蚕盘中,加入薄海绵吸干亲蚕身体表面的水分,要注意有无流产个体,如发现有,当即处理掉,防止其诱导其他亲蚕流产而影响繁殖效果。当达到生产需求后,迅速排干池子中的海水,防止时间过久,亲蚕自然繁殖。
(2)人工自然受精过程。获得亲蚕后,带到孵化车间进行人工自然受精过程。亲蚕首先用淡水冲洗亲蚕表面的泥土后,重新放置入沙蚕盘,根据经验挑选雌雄(雌性头部绿色较浓,雄性表现为淡绿色),分别放置于不同沙蚕盘中,以雌雄比为3∶1进行人为的自然受精,即将亲蚕同时放入可漂浮的漏水蔬菜塑料筐(直径40 cm),密度不超过100条亲蚕为宜(图8-43)。塑料筐放入1 t孵化桶内,正常充气。繁殖后收集受精卵进入到孵化阶段。
(3)孵化条件。沙蚕产卵量比较大,怀卵量与个体大小相关,个体产卵量在10万~140万粒之间,生产上多用较大的雌性个体,因此产卵量在50万以上。繁殖过程大约持续3 h,在大部分亲蚕完成繁殖后,将亲蚕连同的塑料筐取出后,停气用300目筛绢收取受精卵,用消毒好的海水清洗受精卵后,按照10 inds/mL的孵化密度放入其他1 t左右的锥形桶内孵化。
由于东营地区海水水质较差,纤毛虫大量繁殖会导致胚胎死亡(见下节)。经过滤的海水,利用有效氯为8%~10%的次氯酸钠(150×10-6)消毒12 h以上,曝气24 h消除余氯。海水经冷热交换器调至25℃。孵化车间由空调进行温度调控,与水温同控制在25℃。孵化期间不换水。经3天后孵化为三刚节疣足幼虫,集中收集进入到苗种培育阶段。
图8-43 双齿围沙蚕生产繁殖图片
A.自然繁殖状态;B.人工授精;C.孵化桶(0.4 m3水体);D.收集的受精卵
孵化密度以及孵化温度经过多次实验验证,25℃左右,10 inds/mL较为适宜。
6.双齿围沙蚕胚胎发育
定期(早期每隔1 h,囊胚期后每隔3 h)取受精卵,置于OLYMPUS-CX31显微镜下进行活体观察并进行拍照。根据胚胎早期发育的特征,定期取样固定于10%甲醛溶液和bouin′s液中,以备用于后期的观察和组织学研究。
(1)未受精卵。双齿围沙蚕成熟卵子为浅绿色(源于卵黄的颜色),近圆球形,沉性卵,具黏性,多油球,富含小油球滴,油球数量15~30个。卵裂方式为螺旋形不等全裂式,卵径范围在175~210 μm之间。
(2)卵裂期。双齿围沙蚕卵子受精后卵膜举起,形成围卵腔,随着发育的进行,围卵腔逐渐变大,卵裂方式是螺旋形不等全裂式。第1次卵裂为纵裂,分裂成大小不等的2个细胞,即二细胞期(图8-44),也有的2个细胞大小相似,但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图8-44-B)。第2次分裂也是纵裂,分裂向与第1次分裂向垂直,分裂成大小不等的4个分裂球,即四细胞期(图8-44-C),此时的裂球大小差异仍然不是很大。第3次分裂后形成8个细胞,即八细胞期(图8-44-D),直至此时期裂球的大小差异开始显著。
图8-44 沙蚕胚胎发育
A.二细胞期(不等分裂);B.二细胞期(等分裂,属于不等分裂的特殊类型);C.四细胞期;D.八细胞期
(3)多细胞、囊胚与原肠期。8细胞期以后,细胞分裂速度明显加快,细胞数目迅速增加,在显微镜下,细胞相互重叠,很难数清楚细胞数目,且不同胚胎多细胞的形态各异(图8-45-A,B)。胚胎经过多次卵裂发育至囊胚期,囊胚期时四周分裂球由于数目较少,界线尚清楚,中央相对模糊,呈实心球状,胚胎变大,外围细胞已经与卵膜接触,呈圆形(图8-45-C)。经过进一步发育,胚胎发育至原肠期,胚胎开始变小,质地变得致密,呈方形,为胚胎下一步生理模式的形成做准备(图8-45-D)。
图8-45 沙蚕胚胎发育
A.多细胞期;B.多细胞期(示不同形态);C.囊胚期;D.原肠期
(4)担轮幼虫期。受精后24 h左右胚胎发育至前担轮幼虫前期,胚胎开始在膜内旋转,方向不定,初期速度很慢,约90 s旋转一周,后期速度变快,最快每秒旋转一周。胚胎有所变长(图8-46-A)。发育至前担轮幼虫后期,胚胎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肌肉收缩运动,胚胎进一步拉长为椭圆形,并且出现颜色分层现象,为幼虫雏形的形成做准备(图8-46-B)。
后担轮幼虫的最大特点是顶部、侧部长出纤毛轮,在顶纤毛轮位置出现红色环斑,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一对淡黄色眼点出现,胚胎开始具有幼虫雏形(图8-46-C)。随着胚胎的进一步发育,胚胎进一步拉长,体侧出现3对刚毛,此时,由于尚未出膜,故称为膜内三刚节幼虫(图8-46-D)。
图8-46 沙蚕胚胎发育
A.前担轮幼虫前期;B.前担轮幼虫后期;C.后担轮幼虫;D.膜内三刚节幼虫,可见周围纤毛轮
(5)孵化期。随着发育的进行以及纤毛及刚毛的不停摆动,胚胎进入孵化期,从卵膜内孵出后的胚胎称为3刚节疣足幼虫,消化道隐约可见,但仍没有与外界相通。幼体头顶有1对触手突起,依靠纤毛在水中游动,尚不能进行摄食,依靠体内的卵黄物质以及油球提供能量(图8-47A,B)。3刚节疣足幼虫的发育时期较之前几个时期较长,约经过一天的时间发育完善,此时疣足明显,每只疣足上具有的刚毛皆超过10根,色素环消失,围口节、第1对触须与口前叶触手清晰可辨,2对浅棕色眼点不明显,肛节拉长,幼体发育进入摄食期(图8-47-C)。
(6)孵化过程中纤毛类敌害作用。胚胎在孵化至第二天,出现纤毛虫大量繁殖(图8-47-D),导致沙蚕胚胎和出膜后的3刚节疣足幼虫大量死亡。关于纤毛虫的鉴定及与胚胎发育过程的关系、病害机理等有待下一步研究。
图8-47 沙蚕胚胎发育
A.初孵3刚节疣足幼虫;B.3刚节疣足幼虫前期(示油球数量和大小);C.成熟3刚节疣足幼虫;D.盾纤毛类纤毛虫蚕食沙蚕胚胎(箭头示纤毛虫)
(7)油球(oil globule,oil droplets)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柳敏海实验报道(2005),双齿围沙蚕胚胎发育至8细胞,油球开始集中,且发育至担轮幼虫期,油球集中为2~5个。但是本实验观察的结果并非如此,如图8-48-D,在原肠期,沙蚕胚胎体内的油球数量仍然很多,而且在体内分散分布。通过压片法观察,发育至3刚节疣足幼虫前期的沙蚕体内尚存7个油球(图8-48-B)。本实验分析认为,油球的融合过程(数量的减少)与胚胎发育的时期关系不大,是细胞分裂、分化和迁徙过程的随意性事件。另外,柳敏海(2005)认为沙蚕的油球为胚胎和未摄食的幼体在快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提供了腺嘌呤核苷酸,从而保证了整个发育的顺利进行。而作者认为,油球起作用的时期要晚一些,因为在胚胎发育过程,由于融合的缘故导致油球数量减少,但是油球总体积变化不大。另外,根据鱼类胚胎发育过程,初孵仔鱼的油球与受精卵相比,并未发生变化,因为整个胚胎发育过程是由卵黄囊提供能量,而后仔鱼进入混合营养期,油球才逐步发挥作用。沙蚕与鱼类截然不同的发育模式众所周知,但是油球的作用以及开始作用的时期是否与鱼类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8)高温孵化。张耀光等(1991)对胚胎和胚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温下的胚胎剧烈活动引起耗氧量的激增,以及高温条件下水中的含氧量可能不能满足孵化要求,且高温会导致一些酶活性的丧失或被抑制,从而造成新陈代谢的紊乱,导致胚胎在原肠胚的延滞。本实验证实了在25℃高温下,沙蚕胚胎仍然可以正常发育。双齿围沙蚕作为潮间带优势种类,在自然界,其胚胎的发育必然要经历各种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例如:潮汐的涨落,浅海水温的变化,洋流引起的海水盐度的变化。因此沙蚕的胚胎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包括温度,盐度等的变化。通过实验来进一步确定双齿围沙蚕对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的抗性以及适应范围,对人工苗种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实验发现双齿围沙蚕的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特殊现象,例如:胚胎体内油球的融合与胚胎发育的关系,胚胎和胚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均与以往的实验结论不同。其中,胚胎孵化过程中纤毛虫的蚕食,也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对孵化海水进行严格消毒应为防治其病害的首要,但由于孵化期不换水,三天后仍发现有的孵化桶内纤毛虫大量繁殖,如何处理该问题、哪种方法更合适于生产,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7.苗种早期发育过程
沙蚕幼体取自户外土池。发现沙蚕幼体后,用吸管吸取一定量海水冲洗幼体,并迅速将幼体吸入到事先准备好的固定瓶中,10%甲醛溶液和bouin′s液中,用于后期的观察和组织学研究。另外,留一部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活体观察、拍照。
(1)3刚节疣足幼体。双齿围沙蚕从卵膜内孵出后的胚胎称为3刚节疣足幼虫,根据发育形态变化特征,我们将3刚节疣足幼虫分为3刚节疣足幼虫早期和3刚节疣足幼虫晚期2个阶段。如图8-48-A,B,为刚孵化的3刚节疣足幼虫,应归为膜内期。3刚节疣足幼虫早期:此时消化道隐约可见,但仍没有与外界相通。幼体头顶有1对触手突起,依靠纤毛在水中游动,尚不能进行摄食,依靠体内的卵黄物质以及油球提供能量,头部形成的色素带环开始断开,消退(图8-48-A)。3刚节疣足幼虫早期经1天发育至3刚节疣足幼虫晚期,晚期最大的特点是色素带环继续消退,眼点明显,未分离。疣足上刚毛数量增多、变长,增加了幼体的爬行及游动能力(图8-48-D,即为游动过程拍摄照片)。第1对触须与口前叶触手清晰可辨。
(2)4刚节疣足幼体。双齿围沙蚕发育至4刚节疣足幼虫时,纤毛轮消失、消化道完全开通,幼体开始摄食。与3刚节疣足幼虫相比,其卵黄物质消失大部分(部分学者称之为油球),为消化道的开通及摄食提供空间。新增加的体节位于尾部尾须之前,首先出现体节凹痕后,出现刚毛,在增加刚毛的同时,逐渐完善疣足的形态(图8-48-E)。此时疣足刚毛的发育已经无法达到3刚节幼体的长度,说明其为适应底栖生活而发生变化。
(3)5刚节疣足幼体。5刚节疣足幼虫的发育与4刚节疣足幼虫类似,为单一体节的增加,此时消化道食物充盈,多为小型微藻和有机碎屑(图8-48-F)。触角、触手及第一对触须完善,上有小型纤毛,应为化学感受器。身体色素明显,头部,背部躯干以及疣足与体节连接处皆有褐色点状色素分布。
(4)7~8刚节疣足幼体。5刚节疣足幼虫末期,尾部开始增加2个体节,成为7刚节疣足幼虫(图8-48-G);或增加3个体节,成为8刚节疣足幼虫(图8-48-I)。随着发育的进行,幼体不再单一的增加体节,而是在第6刚节刚形成的同时,增加第7个刚节或连同第8个刚节一起。此时大颚已经形成,具有3~4个小齿,小型乳突状牙齿正在发育中,尚无摄取食物的功能。此时期最大的特征是第一对疣足开始退化,仅有2个足刺和3根刚毛,即将退化为第二对围口节触须。
图8-48 3~8刚节疣足幼虫的形态学特征
(5)20刚节疣足幼体。双齿围沙蚕发育至20体节,个体较瘦小,消化道食物充盈、明显,起止于6~16体节(图8-49-A,B)。尾须明显,无刚毛分布(图8-49-H)。此时触须明显发育,头部两侧各有大小两个眼点,距离较近(图8-49-C);可以翻转的咽部内大颚,其上透明小齿明显,尚未角质化(图8-49-D)。此时近头部前5体节疣足已经初具成体形态,包括背腹叶的形成(图8-49-E)。足刺的发育类似于疣足的形态(几乎同步)从头部向尾部逐渐形成,其中从第6体节开始,足刺仅具有一根(图8-49-F),至14~15体节足刺不明显(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图8-49-G)。此时期说明刚节的增加数量更快,同时增加的体节也更多。
(6)35刚节疣足幼体。双齿围沙蚕发育至35刚节疣足幼体,跟成体的差别已经不大,只是在疣足形态、血液循环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图8-49-I)。
(7)50刚节疣足幼体。在18~20℃情况下,经35天左右发育50刚节疣足幼虫(图8-49-J),此时沙蚕与成体完全相同(图8-49-K),只是体节数量少,身体短小,在1~2 cm。头部血液循环完善(图8-49-L),尾部发育中的体节数量多至10个刚节(图8-49-M),尾须与成体也无区别(图8-49-N)。此时沙蚕苗种具有起浮的能力,能在水体上层进行游动。若池子中密度过大,应在此时期进行分苗。
图8-49 20~50刚节疣足幼虫的形态学特征
8.苗种培育过程
(1)土池准备。经过两年的生产实践,发现户外土池规格100 m2的长条形池子(4 m×25 m),是最为适合沙蚕日常管理和收获使用。土池用水泥砖块垒成,下铺设黑色塑料膜,以防止沙蚕钻土过深,不利于后期的采收。土池四周高出塑料膜80 cm以上。在进行苗种培育前,添加自然泥土30~40 cm,加海水浸泡后曝晒,生石灰消毒。提前7天进300目筛绢过滤海水10 cm。由自然海水中的藻种自然肥水,池子底部形成灰褐色斑块,为自然繁殖的底栖硅藻类,有的水体表现为浅绿色,为正常繁殖的绿藻种类。
(2)幼体布池。在25℃孵化条件下,一般孵化3~4天,胚胎发育至3刚节疣足幼虫后期的苗种可直接进入到土池,进行苗种集中培育。
首先利用200目筛绢在孵化桶底部收集3刚节幼体,选择无风天,在上风口进行播苗,由于3刚节幼体体质较弱,整个过程要十分小心,带水操作,土池内已经有10 cm海水,全池均匀播苗,下风口及排水口5 m不进行播苗。
苗种培育土池最好为新建或上季沙蚕收获较为彻底的土池,以防止留有去年剩余沙蚕污染土质,导致苗种培育失败。由于沙蚕有蚕食的习性,尽量在同一个生产季节,避免同一土池,由于苗种稀少,重复二次播苗或补苗。
(3)日常管理。根据水色和沙蚕摄食情况,适量添加酵母,浓缩小球藻。高温季节,一般不用额外添加。18℃~20℃之间,15天发育至6刚节疣足幼虫,可少量缓慢地进行海水的排灌,此时幼虫已经钻入底泥生活。经过30~40天发育至50~70刚节,体长在1~2 cm之间(酒精固定后测定),此时沙蚕苗种具有上浮游动的习性,可用捞网捞取,或直接排水收集苗种。收集的苗种放置其他无苗土池中,进行播苗。分苗密度为1 000~1 500 inds/m2。
9.养殖过程
(1)土池清整。播苗的土池无论是新建或者是养过沙蚕的老池子,在播苗前,都应该进行清整。清整的过程主要包括,翻耕整平,药物消毒等。翻耕整平,厚度要求30~40 cm为宜翻耕后滩面耙松、耙平,此过程在投苗前一个月完成。药物消毒,主要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杀死敌害生物。消毒后,添加200目过滤海水浸泡2天后排掉,防止残留药物对苗种造成伤害。
(2)收集苗种。40天后,一次性排掉苗种培育过程的海水,在排水口安放100目的网箱来收集幼体,收集过程注意排放水的速率,防止速度过快,对幼体造成伤害,收苗和后期的播苗都是带水操作,降低沙蚕的损伤率。在海水高度降低至10 cm,同时加海水,维持10 cm一段时间,目的是让更多的苗种起浮,剩余的苗种继续原池培育至商品规格。
(3)播苗。收集的苗种按照1 000~1 500 inds/m2的密度进行播苗,播苗选择在土池刚排水后,池底泥土经浸泡已经松软,利于沙蚕幼体的钻入。此后,生产进入到最后的养殖环节。
(4)饵料投喂。投苗放养后,应每天进行海水的灌排,海水在土池存留的时间要考虑季节、当日的天气、当日进行海水灌排的时间沙蚕个体的大小以及等诸多因素。排空后根据土池内沙蚕数量的多少、发育情况,进行鳗鱼粉料或对虾开口料的投喂,投喂时间的长短以及数量的多少视沙蚕苗种的数量和发育进程而定。此阶段大概在2周时间。前期投喂以少投、勤投为宜,避免残饵造成池底污染,导致沙蚕苗种死亡。
而后,随着沙蚕的发育,口径的增大以及摄食能力的增强,加大投喂饵料的粒径。在45天增加进行0号虾料的投喂,55天开始增加投喂1号虾料,60天时,停止0号虾料的投喂,增加2号虾料的投喂直到沙蚕达到商品规格。注意,每一种规格的具体时间要根据沙蚕的发育情况,一般都有混合投喂阶段,以便让小个体的沙蚕能够有足够的营养摄食,防止快速过度的饵料系列导致沙蚕大小分化严重,影响到后期的收获。
(5)日常管理。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对于收获也十分关键。养殖期间,坚持每日巡回检查(一般与投饵及换水过程同时进行),主要观察水色、底质变化,沙蚕有无死亡个体,有无敌害生物存在。同时采挖部分泥土,来测定沙蚕的密度、生长情况,是否达到商品规格并预测采挖时机等。在最后的育成阶段,大概时间在孵化后3个月左右,部分沙蚕业已达到商品规格,加大投喂量,每天投喂两次,同样海水的灌排也增加为两次,或者在中午进行排灌水,使得两次投料都在无水状态下进行。在夏季高温期,增加添加的海水至40 cm以上并增加海水在土池内的时间,目的为了避免高温导致土池温度过高,影响沙蚕的生长,同时注意不要导致局部缺氧造成沙蚕死亡,高密度的土池在高温期之前,进行一次采挖,降低养殖池沙蚕的密度。雨季的出现,导致海水盐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沙蚕的生长。为避免雨季带来的影响,也采用提前采收,进行室内低温保存和暂养的方法,一些相关室内低温长期保存技术正处于研究当中。
(6)病害防治。由于沙蚕本身就属于杂食性,主要摄食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细菌等,沙蚕自身就可以清洁土池内的一些污染物,净化水质,每天进行的海水排灌又会对土池底质进行一次清洗,加上沙蚕自身翻耕土地的能力,使得整个养殖过程无病害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进排水需要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一些蟹类、螺类、鱼类等敌害生物随着沙蚕的发育而成长为敌害,夏季高温期要注意有害藻类的繁生、可选择中午进行短时间的曝晒来杀死土池表层的有害藻类的繁生。
10.采收过程
沙蚕的采收,目前主要利用人力,由于河口地区为多泥底质,首先是利用长、宽都为25 cm的三齿钉耙或四齿钉耙进行挖采,个人一天采收沙蚕大致在15~20 kg。
采收的时间一般根据订单情况,有计划地进行,首先避开恶劣天气:如刮风、下雨等。由于土池规格为25 m×4 m,一般几人合作,同时从一头开始采挖,很快就将一个土池采挖完毕。采挖过程中,以采收大个体为主,尽量抓沙蚕的头部,避免其身体断裂,造成损失。当天采挖完毕的土池,马上进水,使得存塘的其他小个体沙蚕能得以休养生息。挖过的土池一般在1月后,进行二次采挖。比较麻烦,而且当有大量订单的情况下,无法短时间,集中大量人力进行采挖。一而且还是在沙蚕土池密度较大、蚕体生长状况好的情况下。采捕的沙蚕伤残率较高,在5%左右。(www.xing528.com)
目前,正在研发一种进行大规模沙蚕采捕的装置,方便于生产上进行大规模采捕,同时希望能减少伤残率,该设备还处于研发阶段,尚未投入生产使用。
(三)双齿围沙蚕组织学研究
采集双齿围沙蚕不同大小成体,固定于10%甲醛溶液和bouin’s液,经常规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进行组织学研究。
双齿围沙蚕身体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疣足、体壁、内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等组成。
1.疣足
除了第一、第二体节属于单叶型疣足外,双齿围沙蚕的疣足属于典型的双叶型疣足(biramous parapodium):即具有背足刺和腹足刺支持的(图8-50-A,箭头所示),具有背(足)叶和腹(足)叶结构的疣足。
如图8-50,背足刺和腹足刺较粗壮的实心几丁质结构,而位于刚毛叶内部的刚毛囊形态为中空的短管状结构,彼此分离、排列均一,内具有毛原细胞(图8-50-B,箭头所示)。
疣足作为沙蚕运动和呼吸的器官,富含血管和肌肉。疣足内毛细血管发达,但普通组织学进可见零星的毛细血管(图8-50-C,箭头所示)。肌肉主要以足刺肌为主,横切图片显示为环肌(图8-50-D,箭头所示),与体壁的环肌相连接,支持着足刺、疣足和其他刚毛(图8-51-A,黑框所示)。
图8-50 双齿围沙蚕疣足的组织学结构
A.示非繁殖态疣足组织学结构,1~3为腹叶;4~6为背叶;箭头所指为足刺。B.示疣足刚毛囊及内刚毛结构,典型的圆环连接的管状。C.示疣足内毛细血管,可见纵肌的存在。D.示疣足内斜肌,为足刺肌
2.体色与体壁
双齿围沙蚕的体壁相对较薄,不透明,表皮层含有黑色素颗粒(图8-51-C,黑框所示),是构成沙蚕体色的主要色素物质之一。体壁从外至内由角质层、表皮层、肌肉层和壁体腔膜组成。
薄角质层与表皮层连接不紧密(图8-51-D,箭头所示),在组织切片脱水及透明等处理过程中,常脱落而无法显示。角质层向内连接的表皮层为沙蚕体壁最为复杂的结构,含有多种类型的细胞,除柱形上皮细胞外(图8-51-C,黑框所示),还包括杯状细胞(图8-51-C,箭头所示)、大量嗜碱性颗粒(图8-51-B,箭头所示)和特殊组织结构(图8-51-D,黑框所示)。其中,嗜碱性颗粒深染为蓝色,不具有细胞结构;特殊组织结构类似于双齿围沙蚕腹神经索结构,但是细胞核形态与腹神经索内不同,两者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亟须进一步研究。
图8-51 双齿围沙蚕体壁的组织学结构
A.示疣足内斜肌与体壁斜肌,环肌的关系,黑框内示三者连续性,无断裂。B.示体壁上皮细胞内含有的嗜碱性颗粒(具体作用尚不清楚),占据上皮层的大部分,而将上皮细胞挤到周围。黑色符号L:纵肌(longitudial muscle);黑色符号C:环肌(circular muscle)。C.黑框内示典型的体壁上皮结构—柱状上皮细胞,细胞核中上位,在靠近肌肉层和角质层分布有大量的小黑色素颗粒,箭头示杯状细胞(分泌细胞)。D.黑框内示体壁上皮层中的特殊结构物质(与神经索结构类似,细胞核梭形),箭头示角质层
3.内部器官结构组织学
双齿围沙蚕的内部器官相对较少,结构简单。从图8-52几乎可以看到所有的器官组织学。该图左侧为背部,右侧为腹部。箭头所示为薄角质层,椭圆内为背血管,V=腹血管、黑框内为腹神经索、五角星为斜肌所在的位置,L=纵肌肉,从图中可以看出,背部纵肌的含量远远大于腹部。其他器官组织的细节见下节。
4.循环(血管)系统组织学
双齿围沙蚕等多毛类具有发达的闭管式循环系统,主要包括背血管、腹血管(图8-53)和连接两者的环状血管。在疣足以及其他组织器官(包括肠道、肾管、神经索)还存在发达的毛细血管网络。
图8-52 双齿围沙蚕内部器官的组织学结构
双齿围沙蚕的腹血管最为发达(图8-53-A),由于血细胞较少且流动性差,不含有呼吸色素(即无血红蛋白),很难观察到,偶尔集中出现于腹血管内(图8-53-E),因此组织学表现多为均一性的淡红色(源于血管内游离的血红蛋白)(图8-53)。在腹血管与腹神经索间有系膜连接(图8-53-B),同时神经索的外围包含一薄层的纵行肌肉组织包裹(图8-53-C)。其他的脉管系统还包括腹神经索下血管(图8-53-C&F),肌肉组织间的毛细血管网(图8-53-D),围绕肾脏组织的毛细血管网,疣足内毛细血管网,主要分布于腹舌叶。值得一提的是,在肾脏附近不仅具有环状血管网,而且在肾间组织内含有大量的血细胞,且有部分血细胞表现为圆形,细胞质红色,细胞核蓝色(圆形,中位),应为的双齿围沙蚕红细胞。消化道的小肠分布的毛细血管网最为发达,位于肌肉层与小肠上皮之间(图8-53-F)。
图8-53 双齿围沙蚕的脉管系统
A.示沙蚕腹部中中线处,腹神经索和腹血管的位置关系。左上角方框示斜肌、环肌和纵肌的关系(放大图片为D),右下角方框内为腹神经索;箭头示肾脏组织。B.示腹血管的均一性质,以及与腹神经索的系膜联系。C.示腹神经索的细微结构,典型的三个。D.A左上角方框的放大图,可见环、纵肌间的微血管。E.腹血管内偶尔存在的无色具核的血细胞,细胞核深染为蓝色。F.肾脏组织间的丰富的微血管
5.肌肉组织学
双齿围沙蚕大部分肌肉组织分布在体壁的肌肉层,最外侧为环肌、较薄,位于表皮层下方(图8-54-A),收缩时导致身体变长。在向内为背腹纵肌。纵肌共分四部分,沿着背中线和腹中线,分为背、腹左右纵肌。其中背纵肌较发达,背、腹纵肌之间分布有大量斜肌(图8-54-B),斜肌延伸至疣足内,使身体的运动与疣足的运动统一协调起来。
另外,在消化道外层亦分布有肌肉层,尤其食道附近肌肉层含有发达的纵肌(内为环肌)(图8-54-D),这可大大增加食道的蠕动能力,有助于食物向肠道推进。
图8-54 双齿围沙蚕的肌肉组织
A.示沙蚕背体壁的纵肌,体壁的多层上皮以及外部的角质层;B.示斜肌的微细结构,可见长椭球形的细胞核;C.示沙蚕背体壁的纵肌的微细结构,细胞核较斜肌的短圆;D.消化道的肌肉层
6.消化道组织学
双齿围沙蚕的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小肠与肛门,消化腺仅仅具有食道腺。图8-55-A~H为双齿围沙蚕从头到尾的组织学变化,详细内容见图版解释(8-55-A~H,为同等比例下拍摄的图片)。
7.神经组织学
双齿围沙蚕的神经系统为典型的链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咽上神经节、两侧的围咽神经和一对咽下神经节,以及其后的一条腹神经索。由于腹神经索在每个体节上有一个膨大的神经节。由腹神经索和神经节组成的一条链锁,称为腹神经链。
图8-55 双齿围沙蚕的消化道
A.为咽部组织学,上皮细胞较薄、无褶皱而环肌组织发达,箭头示咽喉齿;B.食道前段处消化腔,开始出现肠道褶皱(增加吸收面积),纵行肌肉发达,而环肌较薄;C.示食道后段处消化腔,而环肌逐渐加厚,而纵肌逐渐变薄;D.示小肠前段处消化腔,环肌发达,而纵肌几乎消失,除了肠道褶皱逐渐丰富外,大量的肠道杯状细胞(分泌细胞)开始出现,核基底位;E.近尾部前段处消化腔,褶皱变平缓,肌肉层逐渐消失;F.近尾部后段处消化腔,褶皱无规则,肌肉层逐渐消失而消化道内微血管开始丰富;G.示消化腺与食道的位置关系,黑框内为食道腺;H.示食道腺的细微结构,薄层肌肉组织,细胞核基底位置,内褶皱丰富
8.主要问题
(1)双齿围沙蚕的肌肉系统。一般国内文献将沙蚕的肌肉类型分为环、纵和斜三种类型,而且一般都认为环肌层紧贴上皮层内,为完整的一层。本文研究发现环肌层并非为完整环绕体节的肌肉层,例如在背腹中线两侧,背腹纵肌与上皮层紧密连接处缺乏环肌肉(图8-52),这种现象在多毛类中很常见,尤其在疣足处经常出现断裂。
另外,环肌、斜肌在与疣足肌肉连接处,并无任何断裂(图8-51-A)。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环肌与斜肌实际上为一种类型,应该统称为支撑肌(bracing muscle),尤其是在与疣足肌肉组织连接的连续性,也可以作为疣足肌肉组织复合体(parapodial muscle complex)的一部分。
疣足肌作为支持疣足形态和运动的肌肉,主要分布于含有刚毛的背腹刚叶内,在横切条件下,疣足肌显示为环肌(图8-50-A、D)。
(2)双齿围沙蚕的消化系统。双齿围沙蚕的消化系统贯穿整个身体,与其并行的还包括有背腹血管以及腹神经索。从头到尾在肌肉组织结构、上皮层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以及在尾部血管的密集和发达,都很好地说明了该消化道的特点。食道与肠道无明显的分界线。前半部分(即食道)主要作为食物的通道以及以机械消化为主(较厚肌肉层)、后半部分(肠道)主要以化学消化和吸收为主(肠道褶皱和杯状细胞丰富),在肠道最后段大量丰富的肠道血管作为营养物质的交换场所。
解剖发现,双齿围沙蚕食道附近向尾部有一对食道腺,外部形态上即可观察到明显的褶皱。从组织学的角度来看,食道腺上皮的组织学结构与食道上皮类似(图8-55-H);是否具有分泌消化酶的腺细胞,还需要特殊的染色方法来确定。可以肯定的是,食道腺的出现首先增加了吸收面积,类似于其他已经报道的环节动物(蚯蚓)的盲道(typhlosole)以及鱼类的幽门盲囊。
另外,在肠道上皮中发现的类似于血细胞的红色细胞质(含有小颗粒物质)的细胞(图8-56-A),以及存在与肠道上皮层内部含有的小红色颗粒物质,是否具有酶活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3)循环系统。沙蚕的血浆内含有大量游离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这也是为何其组织学结构显示淡淡的红色的缘故(图8-53-B、D)。孙瑞平(2006)在书中也提到沙蚕血浆内存在无色具核的血细胞,与本文观察的结果一致(图8-53-E)。
观察发现双齿围沙蚕同时还具有含有血红蛋白的血细胞(表现为红色细胞质),而且该血细胞大部分游离于脉管系统,主要分布于体腔内,可以存在肾脏、神经索等组织中或附近(图8-56-B)。
图8-56 双齿围沙蚕特殊组织学结构
(四)双齿围沙蚕正常态与生殖态的形态学研究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游走目(Erranlia)沙蚕科(Nereidae)围沙蚕属(Perinereis),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潮间带区域,是近海生态系统底栖群落的重要组成物种。沙蚕是公认的鱼、虾、蟹等最佳鲜活饵料和生物活性物质原料,有“万能钓饵”之称。据报道,沙蚕在日本和欧洲市场价格不菲,供不应求,因此双齿围沙蚕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目前对双齿围沙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活史、人工增殖和育苗技术等方面,关于双齿围沙蚕形态学参数方面的分析报道很少,尤其是生殖态。本文对双齿围沙蚕的正常态与生殖态的形态学参数分别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双齿围沙蚕的形态学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材料。本书中正常态沙蚕为未达到生殖态的沙蚕成体;生殖态沙蚕(异沙蚕体)为身体分节明显,在水中可游动的虫体。异沙蚕体是以沙蚕为代表的一种特殊的生殖现象,由底栖个体向起伏(生殖)个体转变的过程。
材料为2012年8月于山东省东营市广利港挖取野生沙蚕,基本都属于成虫沙蚕;异沙蚕体为东营市双赢水产沙蚕养殖场采购。
(2)方法。双齿围沙蚕正常态标本采集后进行筛选,去掉断裂、不完整的个体;异沙蚕体选用其排卵、排精后死亡的个体。将筛选后的个体先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24h后将固定液换为70%的酒精溶液,之后用游标卡尺、电子天平等测量其相关参数(包括体长、头长、体宽、体重和刚节数)。所得数据用SPSS 16.0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进行相关分析。
体长:头部前端到尾部肛节末端的长度;头长:头节和围口节的长度之和;体宽:沙蚕最宽体节的宽度;体重:为吸水纸吸干固定液后的重量;刚节数:全部的刚节数之和,不包括围口节。
L、E和N为正常态沙蚕的体长、头长、体宽和体节数。异沙蚕体常由体前部的非生殖体区和中后部的生殖体区组成。L1、E1和N1为异沙蚕体非生殖区的体长、体宽和体节数。L2、E2和N1为异沙蚕体生殖区的体长、体宽和体节数。H和W为两种形态沙蚕体的头长和体重。如图8-57所示(A为沙蚕头长腹面观;B为沙蚕头长背面观;C为正常态沙蚕的体长和体宽;D为异沙蚕体不同体区的体长和体宽)
2.结果与分析
(1)正常态沙蚕体形态学参数分析(表8-45)。
表8-45 正常态沙蚕体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图8-57 双齿围沙蚕形态参数
① 体宽与体重的关系:体宽(E)与体重(W)成三次方函数关系(图8-58),关系式如下:
E=1.430+9.503×W-5.682×W2+1.127×W3(R=0.822)
由图8-58得知,在一定的体重范围内,随着体重的增加其体宽也相应增加,沙蚕正常态个体体宽变化范围不大,主要集中在5.8~6.9 mm之间,但是在这个区间内其体重还是有一定的波动,可能是体长不同导致的。
图8-58 体宽与体重的关系
2.体长与体节数的关系:双齿围沙蚕正常态的体长(L)与体节数(N)关系,经筛选拟合选用指数函数关系最好(图8-59)。关系表达式如下:
L=61.491×1.005N (R=0.726)
图8-59可见,沙蚕的体长主要集中在115~140 mm之间,体节数大多数都过百,并且随着体节数的增加体长也相应地增加,能呈现较好的变化趋势。
图8-59 体长与体节数的关系
(2)异沙蚕体形态学参数分析(表8-46)。
表8-46 异沙蚕体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① 非生殖区体宽与体重的关系:非生殖区体宽(E1)与体重(W)的关系以三次方函数模型拟合最好(图8-60)。拟合方程为:
E1=7.387-2.788×W+4.137×W2-1.101×W3(R=0.882)
图8-60 非生殖区体宽与体重的关系
② 非生殖区体长与体重的关系:非生殖区体长(L1)与体重(W)以三次方函数相关(图8-61)。关系式为:
L1=2.464+21.558×W-6.809×W2+0.918×W3(R=0.831)
由图8-61得知,非生殖区体长与体重变化趋势明显,实际点在拟合线附近波动幅度比较小,从散点就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其变化规律。
图8-61 非生殖区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③ 生殖区体长与体重的关系:生殖区体长(L2)与体重(W)的关系为三次方函数关系(图8-62)。关系式如下:
L2=-36.255+156.037×W-88.937×W2+16.898×W3(R=0.861)
由图8-62得知,体重在1.5 g之前,曲线变化明显,1.5~2.0 g之间曲线平缓,基本成直线,2.0 g之后又呈现上升的趋势。
图8-62 生殖区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④ 生殖区的体长与体节数的关系:生殖区的体长(L2)与体节数(N2)以指数函数关系拟合最好(图8-63)。方程式为:
L2=17.787×1.008N2(R=0.825)
图8-63表明,生殖区的体长变化比较均匀,随体节数呈指数关系。
图8-63 生殖区的体长与体节数的关系
3.讨论
(1)正常态沙蚕体长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正常态的沙蚕体长与体重呈三次方函数关系,体长与体节数和体宽呈指数函数关系。图8-58表明,体宽与体重成三次方函数关系,体重随体宽的增加而增大。由图8-59、8-60、8-61得知,沙蚕个体随着身体的增长其体节数、体宽和体重也呈增长趋势,增长率较为一致,无明显波动,拟合曲线平缓上升。可能原因是:成体沙蚕每个体节的长度较为一致,所以体长越长的沙蚕体节数一般就越多;成体沙蚕相对较大个体每个体节重量比较小个体的大一些,因而体重的增长速度随体长增长而递增;成体沙蚕的体长与体宽之比一般为某一个特定的常数,本实验测试的常数为20左右,所以随着体长的增长其体宽也随之递增。成体沙蚕的这些差异可能是随着个体的成长,沙蚕活动范围变广,因而不同个体的生存条件会有不同,从而造成个体差异的变化。双齿围沙蚕一般体长到140~160 mm时,生长速度缓慢,此时沙蚕规格为90~110 inds/kg,为最佳捕捞期。
(2)正常态沙蚕头长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头长的关注程度不如其他参数,且与其他参数构建不了一定的相关性曲线,但在某一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双齿围沙蚕的生长状况。头部的生长程度是与沙蚕整个个体生长情况相适应的,头部的生长变大必定使沙蚕摄食能力变强,从而使其能适应日益变大的身体需要。
(3)正常态刚节数的增长变化规律:沙蚕的刚节数一般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本次测量的成体沙蚕体节数一般在140~160节。之后沙蚕体型基本定型,刚节数增长速度迅速变慢,只有极少量的增加,此后的体长增长主要靠各个体节自身的生长。
(4)异沙蚕体体重与其他参数及它们之间的一些相互关系:异沙蚕体的体重与生殖区的体节数(N2)、体长(L2)和非生殖区的体长(L1)和体宽(E1)呈三次方函数关系,体重为1.20 g时为一个普遍的拐点,L1、L2、E1和N2在体重小于1.20 g时的增长幅度比体重大于1.20 g时要显著。
非生殖区的体长(L1)与体宽(E1)呈指数函数关系,L1与E1的比值为2.5左右,因此随着L1的增长E1也相应增长。非生殖区体长(L1)与头长(H)呈线性函数关系,异沙蚕体体前区主要与摄食爬行有关,未涨潮期间可发挥其功能,因此L1与H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保证异沙蚕体在涨潮后排精排卵提供必要的条件。生殖区的体长(L2)与体节数(N2)成指数函数关系,异沙蚕体体后区主要负责在涨潮后的浮游与婚舞,L2与N2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实际点在拟合线附近波动幅度小,随着L2的增长N2也相应地增多。
(5)正常态与生殖态比较(表8-47):异沙蚕体体长度缩短,常出现有性体节组成的生殖体区,体长为相同体节数正常态沙蚕体长的1/2。正常态体长约为体宽的20倍,而异沙蚕体体长仅约为宽度的8倍。这种体长、体宽比例的变化,显然是由于异沙蚕体体节间距明显缩短变宽所形成的。
表8-47 双齿围沙蚕体的正常态与生殖态的比较
4.总结
沙蚕由正常态转变为生殖态出现的种种变化可能都是为了保证沙蚕的生殖细胞获得足够的营养空间和发育空间,也有利于生殖态沙蚕体的群浮和婚舞。
实验材料都选自同一区域内的野生沙蚕体,因此就缺少了不同区域间沙蚕体形态学参数之间的比较和同一个区域内挖取的野生沙蚕体与养殖沙蚕体之间形态学参数之间的比较(表8-48)。如能更综合的完善这些不足,将可为双齿围沙蚕的形态学研究提供更加详细的理论基础。
表8-48 沙蚕体的外观
(五)莱州湾人工岸段双齿围沙蚕种群恢复与构建
双齿围沙蚕是沙蚕属滩涂生物中的优势种,自然资源量泥滩(34 g/m2)大于泥沙滩(15.4 g/m2)大于沙滩(2.8 g/m2),是中国近海生态系统中底栖群落的重要物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顾晓英等,2002)。沙蚕因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蛋白质(蛋白质含量高达68%)的底栖无脊椎海洋生物,是人工育苗和养殖的优质活体天然饵料,也是餐桌上的美味海鲜品,又是生产海洋药物的主要原料(陈祖辉等,2006)。对沙蚕、缢蛏、拖鱿鱼胴体和花蟹蟹肉4种亲虾饵料的蛋白质分析表明,这4种作为亲虾饵料都是优良蛋白源,基本能满足斑节对虾亲虾的生长和性腺发育要求,其中沙蚕是最好的蛋白源;在甲壳类的繁育中,投喂沙蚕,对青蟹、对虾等不仅有促熟作用,而且能提高怀卵量;沙蚕较高的抗坏血酸和α-生育酚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的性腺成熟和提高受精卵质量有更好的促进效果(杜少波等,2005)。另一方面,沙蚕的食用性和药用性也较高:沙蚕体内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富含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胶原酶等3种酶系,是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和消除疲劳的有效保健食品,沙蚕体内所含的沙蚕激酶具有治疗脑血栓、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功能,所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记忆力的功效,还具有抗血栓、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时冬晴和叶建生,2006)。在中国南方及国外一些地区有将沙蚕作为食品的习俗(吴建新等,2005)。除此之外,市场上也出现了用沙蚕毒素类开发的农药和杀虫剂等;沙蚕是优质钓饵,被称为“万能钓饵”(蒋霞敏和柳敏海,2008)。近年来,由于受到环境污染、人为过量采捕等原因,双齿围沙蚕的野生群体日益减少。
研究区的双齿围沙蚕种群恢复工作主要以人工放流的方式进行资源补充,以增加研究区沙蚕数量,并从中积累经验,得出沙蚕类生物的种群恢复技术方法。主要目标为恢复恢复与构建沙蚕种群面积500亩,生物量提高15%。
1.海域条件
选择在项目研究区(东营莱州湾岸段)临近海域。该区域为天然泥沙底质海域,具体放流位置主要集中于0 m等深线以上高位滩涂及其附近海域;该区域内水流通畅,盐度变化范围为15~33,放流时水温变化范围为15~25℃。
2.苗种培育
(1)室内培育:从受精卵开始,孵化至3刚节幼体,在室内水泥池或者孵化桶内进行;4刚节幼体以后,孵化桶内转移至大型水泥池进行早期培育,添加微藻作为饵料或直接转移至户外土池进行中间培育(图8-64)。
(2)室外培育:在气温达到20℃,可直接将4刚节幼体投放到户外土池,进行苗种培育,通过提前肥水可减少人为投入的饵料量。需35~40天幼体可发育至50刚节以上,此时由于幼体具有起浮习性,可通过排水,利用网箱收集。
(3)日常管理:入土池30天内不换水,30天后模拟潮汐规律换水。每次换水干涸2 h后重新注水。水深30~40 cm。换水时投饵,根据沙蚕个体大小、摄食情况,日投饵1~2次,饵料以普通虾饲料为主,系列包括开口料、0号和1号(图8-65)。
图8-64 室内繁育(受精卵)
图8-65 日常管理
3.苗种要求
(1)苗种规格:由于沙蚕特殊的生态习性,选择放流刚孵化的三刚节疣足幼虫或发育50天左右,平均体长在2 cm以上,或具100刚节左右的苗种(具起浮习性,方便捞取)。
(2)感官质量:放流沙蚕苗种在感官质量应符合要求,包括形态、体色和活力,应符合表8-49要求。
表8-49 感官质量要求
(3)可数指标:可数指标包括体节合格率、体长合格率、伤残率,需符合表8-50要求。
表8-50 感官质量要求
(4)检验方法:以一个放流批次为基数,随机取样3次,每次不少于30尾,用肉眼观察苗种感官质量;混合后用30%酒精轻度麻醉,70%酒精处死。再从中挑选30尾用于体长和体节合格率、伤残率的检测借助于普通解剖镜。以一个放流验收批次为一个检验组批,检验项目任何一个未达标准,则判定该批次苗种不合格。
4.苗种计数与运输
(1)现场测定:随机从放流用的泡沫箱中取适量苗种放置于统一容器中,从该容器中取出不少于50尾苗种,麻醉后,进行体长和重量的测定。体重以10条为一组,吸水纸吸干沙蚕苗种表面的水分。肉眼观察感官质量,解剖镜检测体节合格率及伤残率。确认合格后计数。三刚节疣足幼虫直接用1 mL玻璃移液管计数方法计数(图8-66、图8-67)。
图8-66 三刚节疣足幼虫
图8-67 五刚节疣足幼虫
(2)计量方法:沙蚕苗种与成体类似,用60 cm×30 cm×10 cm的泡沫塑料盒分装,计数采用重量法。每个取样网箱取3次样品,每次样品取200 g以上,计算得到单位重量的尾数,根据总重量计算苗种总数。
(3)苗种运输:直接按照商品沙蚕的方法运输,泡沫塑料盒中添加蛭石。若运输时间长(超过3 h),可添加冰袋在泡沫塑料盒中。三刚节疣足幼虫直接利用打包带进行打包,密度在100~200 inds/mL(根据运输路途的远近来调节密度;图8-68、图8-69)。
图8-68 充气
图8-69 装箱
5.增殖放流
于2011年9月7日和2012年10月15日在东营市广饶(莱州湾研究岸段)海域进行了沙蚕的增殖放流工作(图8-70)。放流的沙蚕规格包括3刚节疣足幼虫、4~5刚节疣足幼虫、10刚节疣足幼虫和沙蚕成体等。
图8-70 沙蚕放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