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Habitat)又称栖息地,通常是指某种生物或某个生态群体生活、生存和繁殖的生态环境或环境类型,也包括其生存所需的非生物环境和其他生物,是维持物种正常生命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环境条件和空间范围的总和。近年来,受人类环境破坏行为加大的影响,许多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遭到大面积破坏,导致自然生物种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迫切需要加强对生物生境的保护。生境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最早是由美国地理调查局国家湿地研究中心鱼类与野生生物署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USFWS,1981),作为一种评价野生生物生境适宜程度的指数,被广泛应用于陆生野生生物的生境评价中。此后,HSI模型被引入到生态需水、水产养殖、河流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等领域,用于预测和模拟水生生物的分布特征,评价人为活动造成的栖息环境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受到了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的高度重视(龚彩霞等,2012)。随着HSI模型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融入了遥感系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尤其是依托GIS强大的空间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图形化显示能力,生境适宜性分析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精度不断提高,分析也更加全面。
生态位理论指出物种仅能在其特定生境条件范围内才能生存繁衍,而环境质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地理因素的变迁也会影响物种的生存。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CC)原为力学中的一个概念,其本意是指物体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的最大负载。20世纪初,承载力被逐渐引入到生态学领域中,即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指生态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是种群和环境达到的平衡点(Price D,1999)。近年来,由于资源掠夺性开发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不断加剧,为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承载力正日益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生境适宜性(HSI)评价的核心内容就是确定物种所处环境的变量对物种地理空间分布的影响,因此通过构建函数关系将生境适宜性和种群丰度相关联,从而估算出修复区域内功能生物承载力即成为可行方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