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机采纳行为研究成果

手机采纳行为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手机新闻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是信息行为研究领域中的微观组成,手机新闻使用行为与其他信息行为一样,受到宏观人类信息行为规律的支配。与此同时,手机新闻信息行为的研究又有其特殊性。本书借鉴该领域中最为经典、被广泛验证的科技接受理论作为影响新媒介技术采纳的理论支撑,以创新扩散理论、媒介依赖理论、情境理论及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为补充,这些理论构成本书研究的主要理论构架。

手机采纳行为研究成果

手机新闻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是信息行为研究领域中的微观组成,手机新闻使用行为与其他信息行为一样,受到宏观人类信息行为规律的支配。因此,本书采用新闻信息行为理论作为研究的基本框架,确定影响手机新闻信息行为的七大基本维度,即:技术因素、内容因素、情境因素、人际因素、消费因素、心理因素和个人特征因素。

与此同时,手机新闻信息行为的研究又有其特殊性。人类从口语传播到新媒介传播,信息行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变迁始终紧密联系。在当今全媒介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技术融合并存,信息链接快速而低廉。新闻可以通过纸媒、电视电脑及各种其他手持电子设备来获取,就连手机终端本身的新闻使用方式也日新月异,受众的选择采纳空间大大增加。由此,受众对新媒介技术的接受、使用、依赖成为重要影响要素。本书借鉴该领域中最为经典、被广泛验证的科技接受理论作为影响新媒介技术采纳的理论支撑,以创新扩散理论、媒介依赖理论、情境理论及消费者行为理论作为补充,这些理论构成本书研究的主要理论构架。具体理论依据阐述如下:

1.科技接受理论

戴维斯 (Davis)于 1986年提出技术接受模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目的在于解释和预测使用者接受新信息技术的行为。其理论框架如图2-17所示:

图2-17 TAM科技接受理论模型(Davis,1989)

在国内外的新媒体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中,科技接受模型(TAM)被普遍采用来验证新媒体信息科技中技术因素对采纳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因子,是经典的核心变量,其对采纳意愿的影响力在绝大多数新媒体采纳研究中得到了证实。(Li Xigen,2008;Kim Changsu,Mirusmonov Mirsobit,Lee In,2010;Hill Sally Rao,Troshani Indrit,2010;Chang Shuchih Ernest,Pan Ying-Hui Vera,2011;黄炯,2007;张莹,2009;谢滨,林轶君,郭迅华,2009;白璇,赵倩茹,朱坤昌,李永强,2010;巢乃鹏,孙洁,2012)因此,本书将以TAM模型作为技术感知研究部分的基础模型。

各领域的科技采纳研究都会根据具体研究对象和情境来增加TAM模型变量。手机新闻作为融合性媒体最前沿的代表,其采纳模型亦需要在融合性的媒介技术环境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修订。基于此,除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变量以外,本研究模型还额外增加了感知娱乐性、感知互动性与感知融合性三个影响因子。

2.创新扩散论

罗杰斯(1986)提出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IDT),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接受技术创新,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发挥作用。罗杰斯(2003)认为,在这些因素中“创新的感知特征”在接受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已有的新媒介采纳文献研究表明,受众对新科技接受的积极性越高,其采用这项科技的意愿就越强烈。这些研究包括电子支付采纳研究(Kim Changsu,Mirusmonov Mirsobit,Lee,2010)、在线网络消费行为机制研究(冯新民,王建东,2009)、手机3G采纳研究(董方,2010)以及融合媒体网络电视采纳行为研究(刘强,2011)。

对于手机新闻应用而言,手机本身就是新媒体科技产品,而手机新闻则是基于这项新科技之上的新的信息应用软件。这种新上加新的软硬件技术叠加机制,正是未来融合媒介发展的趋势之一。(www.xing528.com)

3.媒介依赖理论

美国学者德弗勒于1976年提出了媒介依赖理论(Media Dependency)。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人们依赖媒介信息来满足特定需求,实现特定目标。龚新琼(2011)指出媒介依赖理论的实质是聚焦“媒介依赖性”与“媒介重要性”之间的关联,即一个人越依赖某一种媒介,那么这种媒介对他而言就越重要,就越倾向于使用这种媒介。

李喜根(2008)探讨了媒介依赖特性对于手机新闻获取行为的影响,以“新闻媒介依赖”作为影响因子,将新闻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和日常新闻媒介使用频率作为指标问题。研究显示,新闻媒介依赖性对于手机新闻获取影响并不显著。但手机功能的实际发展日新月异,李喜根当时提出的技术局限早已被突破,其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同时,李喜根以报刊、电视、网络新闻媒体的总体使用时间作为指标依据,这对于逐渐增长的新媒体使用者来说,其衡量指标不够准确。因此,本书从媒介依赖的心理机制出发,以内容上受众的新闻需求强弱程度及形式上受众对手机媒介的依赖程度作为新闻媒介依赖性的双重指标,重新验证新闻依赖性对于手机新闻采纳意愿的影响。

4.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通常情况下,受众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当其希望获得的收益高于商品价格时,交易才会发生。也就是说当人们感觉产品质量或功能带来的价值高于其付出的价格,才会促成消费。(Monroe&Krishnan,1985)

塞利姆和卡塔知娜(Ickin Selim,Wac Katarzyna,2012)在《常用手机应用的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中认为受众对费用的感知影响手机应用的体验质量,价格合理的手机应用其体验质量更高。张志烹,陈渝(2011)在探索影响手机报继续使用的因素时发现,性价比是影响用户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关键因素。因此,手机新闻的采纳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定价接受程度。

5.情境相关理论

梅罗维茨(1985)继承了麦克卢汉传播学思想,并结合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媒介情境论”。其主要观点是: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必然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

第一,情境就是信息系统,而不是地点和场所;第二,真正不同的行为,需要真正不同的环境,并且情境是动态的和可变的;第三,电子媒介能促成原来不同情境的合并:不同类型受众群的合并促成了原先接受情境、顺序和群体的改变,将原来的私人情境并入公共情境。(张国良,2002;马芝丹,2012)

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理论对于理解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行为大有帮助。李腾,刘晶(2012)基于情境展开对不同受众信息行为模型的比较研究,马芝丹(2012)置身微博情境中,观察个人实现角色的扮演与转换,剖析受众使用微博的偏好,判断与个人属性的相关性,深入探析影响受众的传播行为,解析微博中的情境转变和“中区行为”的实现以及微博发展的局限性等。在信息科学领域,已经发展出上百种应用于不同情境的信息行为模型,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基于情境的研究将是未来信息行为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刘畅,屈鹏,李璐,2009;邓胜利,李倩,2014)

在手机新闻研究中,顾洁,田维钢(2013)通过情境研究阐述了移动新闻的新闻形态特征。认为深度访谈中受众普遍认同情境是其选择新闻阅读方式和渠道的首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