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体趋势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体趋势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传统新闻媒体行业的转型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做内容移植,如各类媒体法人微博。这就是传统媒体日益衰亡,而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截至2021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10.11亿,中国网民普及率达到71.6%。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0.07亿,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9.6%。中国社会已然进入互联网时代,而且进入的是一个宽带互联网、移动应用与社会化媒体叠加的时代。(詹新惠,2012)

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新闻传播方式从单向走向互动,传播路径从固定走向多元,信息移动化成新趋势,传播内容越来越丰富及个性化。新闻媒体产业变革的关键在于: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角色都发生改变,受众从被动走向主动,由从属走向主导。

1.传统新闻媒体行业亟待转型

传统媒体机构的权力正在瓦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信息生产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交易成本越来越低。传统媒体机构作为信息垄断者和信息中介,其生存空间会越来越萎缩。转型是必然趋势。

目前传统新闻媒体行业的转型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做内容移植,如各类媒体法人微博。

第二种类型是做原创和定制,同时实现集成与互动,如澎湃新闻。

第三种类型是做创新性的媒体平台,由做“内容”转向做“服务”,成为应用、商务、社交充分结合的新闻信息服务平台。

传统新闻业界的转型主要集中在第一种与第二种,而这些模式都已经面临瓶颈,只有第三种模式才是未来转型的出路所在。(谭天,王俊,2014)(www.xing528.com)

而只有当这些新闻信息服务平台的创新动力与依据来自服务对象——新闻受众,以受众为中心的法则带来的模式创新才能够找到受众、吸引受众,才可以实现精准的受众定位、智能化的新闻信息推介、方便的新闻信息使用。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短期共存

短期而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仍然会在一定时间段内互补与竞争。尽管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技术引导的社会变革中岌岌可危,但其内容优势、专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依然发挥作用。从受众角度而言,经过调查研究,目前仍然存在这样的受众人群——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偏向传统,对于新闻传媒的消费惯性会驱使他们继续使用传统媒体。从传统媒介机构而言,传统媒介组织面对新情况,仍在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其更新换代是在与市场的互动中逐渐调整形成的,需要时间的积累。

3.未来新闻传媒格局取决于受众选择

长期而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边界逐渐消融,新的媒介环境将会逐步建立。犹如生态系统,“新闻信息”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新闻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我们仍然需要“新闻”,只是我们不再以旧方式去获取和生产新闻,“新闻”也不再局限于过去专业化新闻的内容形式。

至于什么样的新闻媒体产业格局,最终取决于人的需求与取向。自由、平等、开放、共享一定是未来人类传播的新趋势,那么,刻板、垄断、专制、单向的“传统”格局就一定会被打破。这就是传统媒体日益衰亡,而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最根本原因。由此,组织意义上的“传统媒体” 一定会积极变革,趋向于此。新媒介生态将会在人与技术的互动中不断展现新的面貌。

综上所述,当下媒介环境处于各种媒介多元共存、相互融合竞争的媒介生态格局中,在市场重新洗牌的关键阶段,受众选择才是决定因素。受众信息行为与媒介环境相互影响、塑造,对受众信息行为的研究是传播学媒介研究与受众研究之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