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的统计,2008年我国共有广播电台257座,广播频率2643套,付费广播频率1套;2009年,我国共有广播电台251座;2010年广播电台数量下降到227座,广播频率2704套,付费广播频率39套;2013年,我国广播电台数量减少为153家。[18]广播电台总数的减少开始于1997年和1996年12月“两办”37号文件下发,政府对广播电视报刊出版行业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顿和重新登记,县市电台、电视台实行了撤并,“四级办”广播电视实际上变为了“两级办”,这一举动使我国广播电台在数量上呈现断裂式减少的态势。但是,国家对广电政策的收拢和控制有利于频率资源的集中配置,能增强每一家广播电台的实力,客观上推动了频率专业的发展。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明确将推广广播专业化改革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广播专业化从电台的自发探索成为政府推动的改革领域。经过10多年的政策调控,目前我国平均每家广播电台拥有超过11套广播频率。一些纯粹的专业频率定位和运营零散出现了在国内一线重点城市,比如北京、广州、上海、武汉,这些地区的广播频率竞争较为激烈,广播专业化实践开展得较早,发展得也较好。
2003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家电台戏曲专门频率——浙江绍兴人民广播电台戏曲频率正式开播;2003年3月全国首家农村广播专业频率——陕西电台农村广播开播;200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完成了全部8套频率的专业化改造,经过重新定位,推出了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和民族之声等8个专业频率;2004年,广东电台南粤之声开播,成为第一个面向港澳地区的立体声广播;2004年,湖北电台音乐频道出现在武汉地区,成为湖北第一家格式化、类型化播出的广播电台;2005年7月1日,以“服务民众健康,关爱老年身心”为宗旨的我国第一家为中老年人开办的专业电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健康老年频率开播。政府的推动使我国广播电台的专业类型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的丰富和发展,然而从市场规律来看,政策性因素无法取代市场自身的调节和运行机制,尽管在几年时间内我国广播电台种群数量发展到接近20种,但就全国范围来说专业广播仅仅停留在探索阶段,种群时有增减,比如2008年,我国第一家老年广播频率——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老年广播就遭遇了停播,专业广播总体呈现低密度散点分布的格局。(www.xing528.com)
同时,政府政策的收拢控制了电台数量的增加和竞争的引入。接收竞争和数量增加是专业化分工的前提,在我国,政府对传媒,特别是对广电传媒的控制,以及我国“四级办广播”的基本方针,决定了广播电台的规模和数量。即使在广播专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如北京,中央台、北京台加起来也不过20套广播频率,而美国纽约一座城市就有60多套广播频率,洛杉矶有80多套频率。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13亿人口拥有的广播电台频率数是2704套,美国不到3亿人口却拥有着接近15000家广播电台,我国广播数量和分布上的稀少可见一斑。加上从我国广播体制和广播传播本身的特性来说,广播基本不存在区域间的竞争,即使在同一区域内,广播频率竞争往往也只属于两家或者三家广播电台之间的竞争,这种近乎垄断的市场环境,缺乏竞争,不完全竞争,导致目前我国广播专业化程度和节目质量后续提升的动力不足。因此,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小普教授在2011年撰文提出:“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广播专业化的条件。”[19]他认为从市场需求和市场化的布局增加广播的节目套数,“将一地的频率数量从现有的几十个增加到几百个”,是在中国提高广播竞争实力的现实要求。中国传媒大学邓忻忻教授也指出:“现在的广播电台布局是按照行政区划的管理架构来安排和设立的……这样的独占性整体覆盖,实际上距离细分的专业广播来说相差很远。”[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