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里,收录了一首不起眼的诗,无名氏的《成都罗城北门石记》:“五五复五五,五五逾重数。浮世若浮云,金石一如故。与君相见时,杳杳非今土。”古蜀人有大石崇拜现象,对“五”这个数字,特别有感情,《华阳国志》就记载“时蜀有五丁力士”,“每王薨……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帝也”。今天,火车北站附近还有“五块石”的地名。
没有留下名字的女诗人见证了晚唐成都在大城之外修筑的罗城,而彼时的罗城,又是怎样的呢?
2018年10月,成都青羊区通锦桥路附近,考古发现一段东西走向、略呈弧形的古城墙,经考证,就是文献记载的罗城古城墙的西北段。
罗城建于唐乾符年间,并与高骈有关。高骈,幽州人,南平郡王崇文孙,历任天平、剑南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镇节度使,后封“燕国公”。高骈有将才,还是一个颇有文采的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为人熟知的《山亭夏日》就为其所作:“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乾符元年(874),高骈受命入蜀,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蜀时,高骈有《入蜀》《蜀路感怀》《锦城写望》等诗作。其《锦城写望》写道:“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烟花匝郡楼。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面对繁花似锦、蜀江荡漾的西川大地,此时的高骈正春风得意马蹄疾,坐拥十万精兵,大有舍我其谁的豪情与壮志。
高骈入蜀后,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巩固城防,在原来大城的基础上,扩建了罗城。为此,高骈上表两篇:《请筑罗城表》和《筑罗城成表》。他在两表中,都说明了修筑罗城的缘由。
唐时,南诏多次进犯成都。文宗太和三年(829)十二月,南诏陷成都外郭,留成都十日才退,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货而去。懿宗咸通十年(869),南诏再次入侵西川,并于第二年围攻成都。据《资治通鉴》载,僖宗广明元年(880),卢携、豆卢琢上言:“大中之末,府库充实。自咸通以来,蛮两陷安南、邕管,一入黔中,四犯西川,征兵运粮,天下疲弊,逾十五年,租赋太(大)半不入京师,三使、内库由兹虚竭。战士死于瘴疠,百姓困为盗贼,致中原榛杞,皆蛮故也。”
僖宗乾符元年,南诏军再度来犯:“劫略巂、雅间,破黎州,入邛崃关,掠成都,成都闭三日,蛮乃去。”[1]为此,可谓临危受命的高骈“赴任之日,才过剑门,料蛮贼奔逃,不敢回顾。先遣走马入府,放出城内户人,莫不欢呼,称见苏息”。[2]《新唐书》里记载了高骈接下来的功绩:
诏徙天平军高骈领西川节度使,乃奏:“蛮小丑,势易制。而蜀道险,馆饷穷覂。今左神策所发长武、河东兵多,用度繁广。且彼皆扼制羌戎,不可以弛备。”诏乃罢长武等兵。
骈至不淹月,阅精骑五千,逐蛮至大度河,夺铠马,执酋长五十斩之,收邛崃关,复取黎州,南诏遁还。骈召景复责大度河之败,斩以徇。戍望星、清溪等关。南诏惧,遣使者诣骈结好……[3]
正因为忌惮南诏,高骈赶跑南诏军后,就于乾符三年(876)新筑“四仞高,三寻阔,周三十三里”[4]的罗城。在修筑罗城的同时,高骈在城西方向,还命士卒民夫将郫江另开一条河道,依傍罗城,绕城北而流向东南,在最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城北,在罗城外,形成了第三道防线——城北的护城河。
经历过前后蜀的李昊在《创筑羊马城记》里,对高骈筑罗城赞道:“燕国公以将略威怀,淬磨斧钺,息波澜于锦水,创制度于罗城。逾百雉之恒规,补一隅之阙事。有备无患,庇蜀人以金墉。避狄蒙尘,安僖皇之玉辇。云蛮稽颡,遣使来朝。航滇河以献珍,越沈黎而纳款。当庙社阽危之际,銮舆出狩之秋,坐制南荒,终无北寇,乃燕公之力也。”[5]
乾符六年(879)前后,或许是因为在成都的成功经验,转任淮南节度使的高骈又在扬州修筑了罗城,并在罗城外增建了羊马城。十二岁留学大唐的新罗人崔致远,因被高骈聘为幕府,亲身见证了高骈的建城。他或许常听高骈在一张地图前,夸耀其在成都造的罗城,因而为其写有《西川罗城图记》。高骈造羊马城的时候,他为其撰写了《筑羊马城祭土地文》。
羊马城,又叫“羊马垣”“羊马墙”,是在城的外围,更进一步增设的类似城圈的工事。《通典·兵五》载:“于城外四面壕内,去城十步,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墙,谓之羊马城。”《旧五代史·梁书·朱珍传》云:“既破羊马垣,遇雨班师。”《明史·高名衡传》:“周王恭枵募民筑羊马墙,坚厚如高岸。贼营直傅大堤,河决贼可尽,城中无虞。”
关于羊马城的形制,北宋曾公亮和丁度撰《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载:“‘大城’门外筑瓮城,城外凿壕,去大城约三十步,上施钓桥。壕之内岸筑羊马城,去大城约十步。凡城上皆有女墙,每十步及马面,皆上设敌棚、敌团、敌楼……羊马城,高可一丈以下,八尺以上,亦偏开一门与瓮城门相背,若瓮城门在左,即羊马城门在右也。女墙高可五尺……壕桥直对羊马城门,若城门汲水须在城外,则瓮城、羊马城各更对开一门,以通汲路,惟不得对大城门。”
崔致远所记的《筑羊马城祭土地文》,也可以让人想象,高骈在成都筑罗城时的情景:“年月日,具衔某以兵戎未息,御备是勤,乃命修筑羊马城,遂遣某官某乙告于土地之神曰:夫城郭之设,邑居所凭,陋之则狡者或□,美之则寡能固守。”
然而,高骈并没有在大城、罗城的基础上,继续建造羊马城。《四川通志》卷十五下记载:“羊马城,后唐天成二年,孟知祥于罗城外增筑羊马城,周四十余里。”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前蜀灭亡后出任西川节度使的孟知祥,于成都罗城之外开始修筑羊马城。他与部下相商:
夫华阳旧国,宇内奥区。地称陆海之珍,民有沃野之利。郛郭则楼台迭映,珠碧鲜辉。江山则襟带牵连,物华秀丽,闾阎棋布。鄽陌骈罗,不戒严陴,是轻武备耳。乱臣贼子,何尝不窥。南诏西羌,会闻入寇,将沮豺狼之意,须营羊马之城。吾已揣之,众宜协力。[6]
然而,孟知祥没有道明的或许还有其渐生据蜀自立之野心。“凡攻城器械,皆不可直抵城脚。攻计百出,皆有以备之也。”南宋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记载的羊马城的军事作用,或可说明,孟知祥造羊马城的真正用意,一是在罗城基础上进一步固防,二是准备未来割据一方。(www.xing528.com)
“自天成二年丁亥岁十二月一日起工版筑,至三年正月八日毕手”,几乎和高骈筑罗城一样,只花了很短的时间,羊马城就又在成都罗城之外诞生了。“亘罗城而云矗,引锦水以环流。外御蛮夷,中权帷幄。”据李昊《创筑羊马城记》记载,当时的成都羊马城,“其新城周围凡四十二里,竦一丈七尺。基阔二丈二尺,其上阔一丈七尺。”
应顺元年(934)正月,在羊马城筑起六年后,孟知祥在成都正式称帝,建立后蜀。同年七月病逝,太子孟昶继位。《四川通志》卷十五下记载:“羊马城……及孟昶时,僭拟宫苑城上,尽种芙蓉,谓左右曰‘此诚锦城矣’,故又名芙蓉城。”明何宇度《益部谈资》也说:“后蜀孟昶僭拟宫苑,城上尽种芙蓉,谓左右曰:‘真锦城也!’后世因亦种芙蓉其上。”今天的成都叫蓉城,就与这个后蜀的孟昶有关。宋赵抃《成都古今记》记载:“孟蜀后主于成都城上遍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如锦绣,高下相照,因名锦城。”今人罗念生《芙蓉城》说:“芙蓉城对穿九里半,周绕四十里。从孟昶开端,城上遍植芙蓉,硕美鲜艳。”
在成都的罗城、羊马城,一个叫孟昶的男人为一个叫花蕊夫人的女人种满了花,四十里如锦绣,或许,从那一天开始,成都人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浪漫。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雷有终奉命讨平益州成都王均叛乱。“八月,克城北羊马城,遂设雁翅敌棚,覆洞屋以进,逼罗城。九月,城北洞屋成,贼对设敌楼以抗官军,有终遣卒焚之,贼自是销沮,筑月城以自固。有终募敢死士间道以入,贼为药矢,中者立死。有终令卒蒙毡秉燧以入,悉焚其望橹机石,先遣东西南砦鼓噪攻城,有终与石普分主洞屋以进。普穴城为暗门,门成,贼攒戟于前,无敢进者。有二卒请行,许以厚赏,乃麾戈直冲之,贼锋稍却,遂入城。”《宋史·雷有终传》所记载的这场关于成都城的攻守战事,雷有终部从北边进攻成都王均部,从羊马城—罗城—月城的缓慢推进,也可见罗城和羊马城对于成都城防尤其是扼守成都北门的作用。[7]
宋咸平四年(1001),知益州雷有终、转运使马亮等上言:“准诏详度毁本州羊马城壕利害,窃以郡国城隍,其来久矣,盖所以聚民而防他盗也。本州顷岁李顺之乱,贼自外攻,即日而陷,此城池颓圮之致也。去岁王均之叛,奸由内作,经年自固,此城池完缉之咎也。然而理乱之事,虽系于人,亦关冥数,诚非常情所可预测。况此城顷因蛮寇,民受涂炭,至唐天成三年,节度使孟知祥遂谋创筑。若缘军贼,诚合去除,又虑异时寇盗外攻,请仍旧不毁。”[8]在雷有终的保奏下,成都羊马城暂时被保护了下来。
今天,罗城和羊马城,都成了一段段考古的遗迹。唯有一树树芙蓉花依然开遍了成都城,在南,在北,在内,在外。正是“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千株”[9],“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10]。
【注释】
[1][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南蛮中》,中华书局,2003年。
[2][唐]高骈:《请筑罗城表》,见《全唐文》卷八百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南蛮中》,中华书局,2003年。
[4]崔致远(新罗人):《西川罗城图记》,见《桂苑笔耕集》卷十六,四部丛刊版。
[5][唐]李昊:《创筑羊马城记》,见《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唐]李昊:《创筑羊马城记》,见《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李劼人在《二千余年成都大城史的衍变》一文中对成都罗城和羊马城也有较详细的考证,参见白郎主编《锦官城掌故》,成都时代出版社,2013年。
[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十八“咸平四年”,中华书局,2018年。
[9][清]杨燮《锦城竹枝词》百首之一“一扬二益古名都”,见林孔翼辑《成都竹枝词(增订本)》。
[10]罗念生:《罗念生全集》第九卷《从芙蓉城到希腊》之“芙蓉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