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是近代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分支,主要研究电现象及其基本原理和应用。自18 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电学的研究飞速发展,电学的每项重大发现都引发了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电,电已成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电”这个词在中国最早出自雷电现象;而在西方,英文的“电”(electricity)则起源于希腊文的“琥珀”(electron)。这是因为早在公元前585 年,如图10.1所示,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就曾记录“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后来人们又发现不仅琥珀,很多物体经过摩擦后都能吸引轻小物体,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现象与电有关。还有记载说:16 世纪,一些欧洲的贵族妇女在聚会无聊时会用摩擦过的琥珀首饰去戳青蛙,青蛙便痛苦地跳起来,人们觉得很有趣,但也不知道琥珀和青蛙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近代,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摩擦后的物体会带有电荷,而带电体会引发一些奇特的电现象。其中,“能吸引轻小物体”则是带电体的一个最基本的性质,这也算是人类对电现象的最早认知了。我们知道:物体带电是电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而摩擦则是使物体带电的一种最简单途径,但是摩擦为什么会使物体带电呢?是因为产生了新电荷吗?
图10.1 塞利斯发现“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
众所周知,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所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旋转。在孤立的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而整个物体也因此是电中性的。通常,原子核里的正电荷数很难改变,因为原子核的改变意味着元素种类的改变;但核外电子却能轻易摆脱原来原子核的束缚,转移到另一个原子的范围内,从而使原子显示出电性。当两个物体的表面相互接触时,物体表面的原子间将建立起一种小范围的电荷平衡,电子可以在两个接触原子的表面自由移动。当接触表面发生剧烈的相对运动时(比如摩擦),这种暂时的电荷平衡则会被快速打破;而反复的摩擦则会导致电荷平衡的频繁建立和破裂,当物体突然脱离接触后,得到电子的物体来不及把电子释放出去而呈现负电性,失去电子的物体也来不及补充电子而呈现正电性,这就是物体“摩擦起电”的原理。所以,摩擦起电的本质并不是产生了新电荷,其只与电荷的转移有关。而且,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无论系统中的电荷如何迁移,系统中的正负电荷的代数和将保持不变,这就是自然界中的又一条基本定律——“电荷守恒定律”。不过有趣的是,一些现代物理实验表明:在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电荷是可以产生和消失的(质能方程则揭示能量也是可以产生和消失的),然而电荷守恒定律并未因此而遭到破坏,比如:电子对的“产生”就是一个光子变成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γ →e++e-;而电子对的“湮灭”就是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相撞变成了两个光子:e++e-→2γ,也就是说:正负电子总是成对产生和消失的,虽然电荷总量可能有变化,但其正负电荷的代数和始终不会发生改变。(www.xing528.com)
图10.2 盖里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摩擦起电机
1660 年,德国物理学家盖里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摩擦起电机(如图10.2 所示),由此,摩擦起电机成为人类研究电现象的重要基本工具。而在现在,利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进行相互摩擦,我们也很容易观察到摩擦起电现象,比如:当我们用橡胶棒直接接触验电器的导体球时,里面的验电铂片并不会张开,说明此时橡胶棒不带电;但如果我们用一块毛皮对橡胶棒进行摩擦,然后再将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导体球,就会看到验电铂片张开了,这说明摩擦的方式使电子在橡胶棒与毛皮间发生了转移,所以橡胶棒和毛皮上都带有了剩余电荷。一般来说:橡胶棒由于是绝缘体,其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更强,所以摩擦后会带负电,毛皮则因为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但如果我们用一块丝绸来摩擦一根玻璃棒,那么玻璃会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反而是丝绸会带上负电;有时,我们会用丝绸布来擦拭眼镜的镜片,就是因为丝绸和玻璃的摩擦会产生静电荷,可以更有利于清除灰尘等轻小物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