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渊明《老子旁观》:自然境界下的诗人

陶渊明《老子旁观》:自然境界下的诗人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喜爱老庄的大诗人,他的为人和写诗达到了一种最高的境界: 自然。三皇、彭祖今天在哪里呢?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公元四二七年十一月离开人世,在他死前两个月写了一篇《自祭文》,说自己活了六十多岁,现在死去“可以无恨”,从老年到寿终正寝是物之常理,还有什么留恋不舍的呢?

陶渊明《老子旁观》:自然境界下的诗人

陶渊明东晋喜爱老庄的大诗人,他的为人和写诗达到了一种最高的境界: 自然。他说自己特别喜欢饮酒,可又穷得沽不起酒,亲戚和朋友知道后,有的特地买酒招他去饮,每次一去总要把酒瓶喝得底朝天,不醉不算,醉了就摇摇晃晃地回来。人家问他为什么这么爱酒,他回答说:“渐近自然。”

他把生死同样看作自然的事情。近一百多首诗中几乎三分之一讲到死,每次提到死时态度是那么平静,语调尤为安详。他说那些一听说死就面如土灰的人不明自然之理。生死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坟墓,陶渊明说:诗中提到彭祖是传说中的高寿翁,据说他一生经历夏、殷、周三个朝代,共活了八百岁。这样的大寿也免不了一死。三皇、彭祖今天在哪里呢?接着他在诗中说:

三皇大圣人,

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

欲留不得住。

甚念伤吾生,

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www.xing528.com)

无复独多虑。

对于死亡过度恐惧反而有损身体,明智的态度是任其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生于死既不害怕也不欣喜,当生命该完结时就让它完结,用不着想得太多。

陶渊明公元四二七年十一月离开人世,在他死前两个月写了一篇《自祭文》,说自己活了六十多岁,现在死去“可以无恨”,从老年到寿终正寝是物之常理,还有什么留恋不舍的呢?

写了《自祭文》以后,又接着写了《拟挽歌辞三首》,一下笔就说:

有生必有死,

早终非命促。

有生就必然有死,生死属于自然之事,对此他倒没有什么顾虑和忧伤,惟一的遗憾就是:“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死倒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只是生前没有把酒饮够有点遗憾,这真是幽默而又豁达。

只有死得豁达坦然,才能生活得洒脱大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