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启超变通科举废八股:近代教育革命的先驱

梁启超变通科举废八股:近代教育革命的先驱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7]面对救亡图存、风气甫开之际,变革科举成当务之急。梁启超明确指出:“故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梁启超依据当时的国情,提出了变通科举的上、中、下三策。梁启超的近期改革目标是废除八股,考以实用知识,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根本废除科举制度,将选拔人才的职能归并于学校,以大力发展学校教育,有效地培养合格人才。所以,笼统地评价梁启超对科举的态度只限于废八股一个方面,显然是不全面的。

梁启超变通科举废八股:近代教育革命的先驱

但是,洋务运动开展了三十几年,为什么依然还是人才难出,民智不开?梁启超分析了这么几个原因:

不通西文,则非已译之书不能读,其难成一也。格致诸学,皆藉仪器,苟非素封,末由购置,其难成二也。增广学识,尤藉游历,寻常寒士,安能远游,其难成三也。一切实学,如水师必出海操练,矿学必入山察勘,非借官力不能独行,其难成四也。国家既不以此取士,学成亦无所用,犹不足以赡妻子,免饥寒,故每至半途,废然而返,其难成五也。此所以通商数十年,而士之无所凭借,能卓然成异材为国家用者,殆几绝也。[23]

这五个原因,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两条:一是教育不得法,二是选士不得法,而其中又以第二个原因至为关键。梁启超看到,当时即使是有些学有所成的洋务人才,依旧是“置散投闲,瓠落不用,往往栖迟十载,未获一官;上不足以尽所学,下不足以救饥寒”[24]。所以他的结论是:“然尝推求本原,皆由科举不变致之也。”[25]

明清科举以八股取士,考以时文制艺,帖括楷法,模拟古人语气,重复着程朱理学的陈词滥调,曾经身受其害的梁启超对这一选才制度深恶痛绝。他认为,八股取士的危害主要有两点:第一,它驱使天下学子学非所用,耗毕生精力于腐儒之文,殚有限年华于无用之学,这些东西于外交、内政、治兵、理财丝毫无用。而国家命运、百姓所托皆系于这帮养于斯、成于斯的庸才之身,岂不可悲。尤其是面对迅猛变化的新形势,朝廷选才依然如故,梁启超气愤地质问:“夫国家之教之,将为用也,教而不用,则其教之之意何取也?生徒之学之,将效用也,学而不见用,则其学之之意何在也?”第二,梁启超认为,八股取士的危害不仅在于选无用之才,而且还在于它是推行君主专制、愚民弃民的工具。八股之制专以割裂、搭截、枯困、纤小、不通之题考试学子,使学子子史不观,正经不读,孔意不明,谬种流传,以致“自考官及多士,多有不识汉唐为何朝,贞观为何号者;至于中国之舆地不知,外国之名形不识,更不足责也”[26]。靠着这种人去教化万民,当然使农不知植物,工不知制物,商不知万国物产,兵不知测绘算数,妇女无以助其夫,靠着这种人去开通近支王公,近支王公又以何开其学识以为议政之地乎?所以,梁启超尖锐地指出:“故秦始皇之燔诗书,明太祖之设制艺,遥遥两心,千载同揆,皆所以愚黔首,重君权,驭一统之天下,弭内乱之道,未有善于此道者也。”[27]

面对救亡图存、风气甫开之际,变革科举成当务之急。梁启超在一封信中强调:“虽然科举不变,朝廷所重不在于是,故奇才异能鲜有应者。殚心竭力在京师上海设一学堂,尚经年不能定。即使有成,而一院百人,所获有几?惟科举一变,海内洗心,三年之内,人才不教而自成,此实维新之第一义也。”[28]因此,要抑制君权,须废八股取士;要开启民智,须废八股取士。梁启超明确指出:“故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29]

怎么变?梁启超依据当时的国情,提出了变通科举的上、中、下三策。所谓上策,就是远法三代,近采泰西,合科举于学校,自京师至州县,各办大学小学,聚天下之才,教而后用之。这是一种彻底的改革,以学校的培养人才来取代科举的选拔人才,将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的职能归于一身。这一改革将自明以来的取士之具,取士之法,千年积弊,一旦廓清而辞辟之,则天下之士,靡然向风,八年之后,人才盈廷矣。(www.xing528.com)

若一时不能尽变,则可采用中策,即采用汉唐之法,多设诸科,可设立明经、明算、明字、明法、通礼、技艺、学究、明医、兵法等实学实用之科目,以广揽天下有用之才,促进人们用心于有用之学。

如若还不然,则用下策,也就是在保留目前取士之法的前提下,变革考试内容,废除八股之具,在三场考试中,增设中外史地、声光化电、农矿商兵的专门知识,并加重这些专门知识在考试中的地位,以引导人们向心于实学。

梁启超强调:“上策者三代之制也,中策者汉唐之法也,下策者宋元之遗也。由上策者强,由中策者安,由下策者存。”[30]综合这上、中、下三策,我们可以看到,这实际上就是改革选拔人才制度的近期和远期的目标。梁启超的近期改革目标是废除八股,考以实用知识,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根本废除科举制度,将选拔人才的职能归并于学校,以大力发展学校教育,有效地培养合格人才。这个主张,在当时来讲,是独具慧眼的。即使是康有为,其思想深度也未深入及此。所以,笼统地评价梁启超对科举的态度只限于废八股一个方面,显然是不全面的。

当然,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总是想在不改变现存国体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改革,总是想在社会不发生剧变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社会改革,因而他不得不考虑选才制度的改革程度对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的中、下两策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的产物。面对几百万的童生和几十万的秀才、举人,如果轻率地在科举制度问题上采取急刹车的做法,自然会引起社会的骚动以及统治集团的坚决抵制,由此可能导致维新运动陷入更为孤立、更为被动的境地,这显然是不明智的。而借科举之具,以行倡实学之举,这对引导数百万封建学子调整学习方向,无疑是极富策略的。所以,梁启超的中下两策在当时来说是具有历史正当性的。

而且,梁启超在科举改革的方案中,将上、中、下三策并举,既坚持了批判传统教育制度的彻底性,又考虑了改革传统教育制度的阶段性和灵活性,这个方案应该说是十分完整的。尤其是在这个方案中始终把废八股放在核心地位,正是抓住了传统教育制度的要害,为新式教育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