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对所有生物而言,一成不变的标准往往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因人而异的不同价值取向。既然连不同的道德观都有它们各自的追捧者,那么像驼背、独眼、罗圈腿、畸形这些不常见的身体特征,就不能一概以“怪异”或“缺陷”这些词语来形容。
在某些人看来难以接受的东西,或许恰好对另一些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就是大自然与人类社会都存在的互补法则,就像普罗旺斯的一条谚语说的那样:“任何一把茶壶都能配上壶盖,任何一个人都能找到合适的配偶。”当然,所谓的“合适”因人而异。所以,当你下次看到昆虫界里那些看上去不太般配的伴侣时,千万不要像我这样大惊小怪。
我曾经偶然得到一对蒂菲粪金龟。我找到它们时,这对夫妻正在洞底忙着挖掘泥土,令我惊讶的不是那位女主人的美丽和优雅,而是它那矮小的丈夫!
名师导读
蒂菲粪金龟是一种个头较大的黑色鞘翅目昆虫,它与在地下挖洞的粪金龟具有相近的血缘。它是一种和平而无害的昆虫,但它的角却无比厉害。
蒂菲粪金龟喜爱露天的沙地,羊群去牧场时所经之处,会撒下一粒粒黑色的粪球,那就是它通常吃的粮食。如果没有羊粪,它也接受兔子细小的粪便,这种粪便更容易收集。
蒂菲粪金龟也能在泥土中钻得很深,它首先用肩膀把泥土撞得松动了,再用背去顶,使小土堆震颤,然后一拱一拱就钻进去了。
那只雄蒂菲粪金龟身材瘦弱,身高只有12毫米,正常情况下这种雄性昆虫一般都会长到18毫米。此外,就连蒂菲粪金龟胸前特有的三根并排长矛都出现了畸形:正常情况下这三根刺都应该弯向头顶,但现在这只雄蒂菲粪金龟中间的那一根长矛又短又小,其余两根也只长到和眼睛等高的位置。那位漂亮的姑娘为何偏偏选中了这样一位既不潇洒也不帅气的侏儒丈夫呢?
事实上,我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现象。我曾经为一位英俊而魁梧的雄性蒂菲粪金龟寻找伴侣,不幸的是,我为它锁定的配偶说什么都不肯接受它,为了撮合它们我绞尽脑汁,但那位固执的姑娘仍然每晚都离家出走。最后,我不得不为这个小伙子另配佳偶。
连拥有好身材、好相貌的雄虫都会被拒绝,那么这只矮小的粪金龟是怎样俘获漂亮姑娘的芳心的呢?难道我们要用“爱情是盲目的”这句话来解释这种不太般配的结合吗?
此外,还有更加有趣的事情值得推敲:按照遗传学的观点,子女的身高、相貌多少都会受到父母基因的影响。这是不是意味着这对极不般配的夫妻所生下的孩子中,会有一部分长成母亲那样的瘦高个,而另一部分则会像父亲一样矮小?
我为了得到这对夫妻的卵,将它们养在了试管中,很可惜,最后它们都死去了,这使我的猜想无法得到验证。关于遗传的问题我缺乏专业知识,只能希望通过力所能及的实验寻找突破口。想到人类中那些因缺乏食物而面黄肌瘦的孩子,还有因营养过剩而令人操心的小胖子,我开始怀疑食物的供给量也会对昆虫的身高造成影响。
昆虫的进食量应该有一个范围,低于最低值,昆虫会饿死;之所以出现矮子,可能就是因为它摄入的食物量不够;如果在最低限度之上增加数量,同时又不超过可以承受范围,就会得到一个身高正常或偏高的生命。如果这一套可伸缩理论不完全是荒唐的,那么我是不是可以随意制造矮子或巨人?是不是通过控制它们的食物摄入量就能做到呢?
但是,昆虫们有自己的智慧,通过强迫进食来制造巨人恐怕只会白费力气,因为它们一旦吃饱就会停止进食,它们的胃可能会抗拒过量的食物。所以,我的实验只能在最低级和最高级之间进行,以保证它们既不会被饿死,也不会因超量的食物而苦恼。(www.xing528.com)
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幼虫正常的食物定量。蜜蜂类昆虫是分配食物的一把好手,它们会根据幼虫的性别分配食物:雌虫个子大一些,就多分点食物;雄虫个子小,就少分一点。像蜜蜂一样按性别为幼虫分配食物的还有鞘翅目昆虫。我曾经尝试过破坏这些母亲精心的分配,将雌虫的食物匀一部分给它的兄弟们,这虽然没能制造出巨人和矮子,但成虫的身高确实受了影响。
这让我的想法更加坚定,食量确实能影响身高。我挑选了那些身体健康、胃口较好、大小明显的圣甲虫进行实验。
圣甲虫会为它的幼虫精心准备食物,它把粪球揉成大小不同的梨形,分配给每一条幼虫。或许也是因为性别不同,幼虫们得到的梨形食物有细微的大小差别,我没有去做任何实验进行验证,只是像当初改变蜜蜂母亲的分配一样,将圣甲虫母亲认为最恰当的配给重新进行了调整。
5月,我做了一项削减食物的实验。我把四个包裹着虫卵的粪梨横向切开,然后把球冠形的梨腹扔掉,而把寄居着虫卵的梨颈分别放在四个广口瓶里。广口瓶能给孵化中的幼虫提供恰到好处的条件:瓶中既不会干燥,也不会太过潮湿。食物被削减了一大半,这几条幼虫只能依靠有限的粮食完成生长过程。可能是由于瓶里的舒适程度比不上洞穴的温暖和湿润,很快就有两条幼虫死掉了。为了观察到其余两条幼虫的生长情况,我在粪球外壁挖了一个小洞作为观望口,两个小家伙一直尝试着用粪把它堵上,最终没能做到。
幼虫期结束后,这两条幸存的小圣甲虫比那些依靠整只粪梨长大的同类确实瘦小一些,不仅如此,幼时食物不足对它们身高的影响将延续下去。9月份,两只圣甲虫从蛹中羽化而出。那些在野外自由生长的成虫最小的也有26毫米,但这两只圣甲虫只有19毫米,而且它们的体积也只有正常同类的一半左右。虽然体形正常,但它们几乎还没有拇指盖大,确实算得上圣甲虫中的侏儒了。
那只启发我进行昆虫身高研究的蒂菲粪金龟是否也是因为食物短缺,所以个头那么小呢?或许是因为那位善于分配食物的母亲一时疏漏,把分量不足的粪球分给了某个孩子;或许是因为食物缺乏,所以最后一颗卵只能勒紧腰带;还有可能是母亲在分配食物时遇到了突发事件,只能中止工作。不论是哪种情况,唯一确定的是那条营养不良的幼虫挺过了饥荒,虽然没能长成个大个子,但总归还算健康。
在昆虫界,身材矮小很可能与先天无关,而是后天饮食不足的结果。我很想知道这些通过饥饿实验得来的昆虫中的侏儒是否能生育后代,并将矮小的身体特征遗传给它们的子孙,但这将会是一个很困难的实验,我根本无法确信这些侏儒是否能够活到求偶、生育的那一天。如果我不考虑一切消极因素而执意去做,最终可能会一无所获,这样倒不如换个思路,去研究研究那些植物。
4月,在那些长期潮湿的地方生长着一种叫作春葶苈的植物。那些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春葶苈的叶片极其瘦弱,茎也细得像根头发似的。虽然它也能结出成熟的果实,但果子只有一个。
通过植物进行试验不像对待圣甲虫那样费心费力,我只需要收集一些弱小植物的种子,然后在合适的季节把它们撒在土里,前提是这里的土壤非常肥沃,起码不贫瘠。第二年春天,这些春葶苈长出了很多根高达1米多的茎,叶子宽大肥厚,就像莲花座一样,到了收获的季节,果实挂满了茎干。植物恢复了正常的状态,侏儒症似乎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治愈。
由此我推测,如果昆虫的矮小是由于人为因素或是意外不测而造成的,那么只要它们还有生育能力,并且能保证它们的后代在正常的条件下成长,那么诸如驼背、肋缘外翻和上肢残缺一类的身体特征就不会遗传。
思考·感悟
1.昆虫的身高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2.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身材矮小的人,你会怎么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