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前后,中国报业出现了以数量增加为中心的第一次办报热潮,电视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广大听众的新需求,在竞争中提高广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迫切之需。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1987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过全面调整后的节目出台,这两件事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即由单项改革进入整体改革。[6]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正在推动着中国历史车轮前进的今天,游离于为商品经济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是肯定没有出路的。”[7]在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广东地区,广播率先感受到了冲击。执行开放政策不久,广东电台就发现,大街小巷的收音机纷纷转而收听香港的电台,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当多的听众,特别是城乡青少年被香港广播吸引。香港的广播“同广东电台当时刻板单调的节目形式,不考虑听众需要的编排,远离群众生活的内容、居高临下的口吻,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广东电台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得出“广播应当讲究总体效益,力求形成总体形象”的结论。从1985年起,广东电台开始着手以“台”为单位的总体节目改革。1986年12月珠江经济电台开播,该频率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主旨,将中、低文化层次的听众和经济界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主要对象,在总体节目设置和播出形式上进行了大幅度改革。第一,打破既往“小块拼合式”的栏目设计,改变传统的“分割式”节目编排,“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版块节目为肌体”,采用每逢半点播出新闻,每逢整点播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和其他实用信息的方法;第二,改变传统的“录播”方式,变录播、部分直播、模拟直播为全部实时直播;第三,启用主持人,塑造话筒前的亲切形象;第四,开通热线电话,实现与听众直接交流双向沟通。珠江经济台改变了30多年来我国内地电台一直沿用的节目结构和传播形式,是广播传播形态和话语语态的一次大改革。
1987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过一年酝酿和准备,实行全台节目调整和改革,按照“加强新闻,精办专题,搞活文艺,扩大服务”的思路,初步架构了以“综合台”为模式的节目内容组合体系,形成了以新闻为骨干,以文艺和专题为两翼,以服务型节目为补充的格局,特别是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午间半小时》和《今晚半点半》两档节目,采取主持人述评的形式,谈论广大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时代感强,雅俗共赏,在广播界风靡一时。中央电台的节目改革在广播界影响很大,四川、浙江、吉林、河南、黑龙江等许多地方电台随后也对节目的总体布局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www.xing528.com)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改革,代表着当时广播节目改革的一股潮流,即从对单个节目的调整过渡到对整套节目的策划。其中,珠江经济电台的开播引发热烈反应,仅1987年就有100多家电台派人参观或报道珠江经济台,1987年上海经济台开播,其他很多省市电台也加快了筹备经济台的步伐。
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广播节目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地电台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广播除了具有宣传功能以外,还具有沟通信息的功能,扩大信息源、增大节目信息量、重视受众信息反馈、加强信息的双向流动等,成为当时新闻节目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8]广播媒体开始比较自觉地按广播的传播规律办节目,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节目改革是缓慢的,广播媒体在探寻“自己走路”的过程中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第八个年头才正式出现,而且“迄今为止的节目改革,基本上属于浅层改革”[9],除了两家经济台的开创,这一时期全国大多数电台还处在综合办台的模式中,节目改革的发展还不平衡,是比较单一的缺少配套的广泛改革,距离社会需求和广大受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