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寻教与学积极之道-积极课堂教学范式建构的实证研究

追寻教与学积极之道-积极课堂教学范式建构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学习目标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动画进行猜图游戏的制作。5.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及难点:能灵活运用动画来完成“猜图游戏”的制作。④一些隐藏的“第一人称”也时常起作用,如课堂的行政干预、“模式陷阱”、各种教学打磨等,使课堂的“第一人称”经常发生游离。让教学用“第一人称”表达,必须尊重并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追寻教与学积极之道-积极课堂教学范式建构的实证研究

执教时间:2019年4月25日

执教地点:江苏省某中等专业学校

(一)教学设计——PowerPoint动画的设置与应用

1.教材处理

本教学内容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领域六改编而成。教材只做了单纯的项目安排,缺乏趣味性。本着项目微型化的基本思想,笔者对原有项目进行了重组,同时为了增强项目的趣味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赋予了相应的游戏载体,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微型游戏项目”。这样就变通常项目的“做中学”为“玩中学”了。

2.学习目标

(1)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动画进行猜图游戏的制作。

(2)在试玩游戏、自主探究与互玩游戏的过程中领悟幻灯片制作的一般方法。

(3)形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良好品质,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学习与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以玩为主旋律,以解决问题为主轴,让学生在玩中学会知识、形成技能、解决问题,体现快乐学习、无痕教学的价值理念,通过“猜图游戏”将相关的知识、技能目标嵌入其中,通过教学协商、自主选择、项目简析、自行探究、启发引导、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赋予学生一种有选择且有规则的自由,增强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帮助学生在玩乐中完成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并无痕渗透艺术人文及相应的价值观教育

4.内容安排(知识技能负载)

核心知识:动画的设置及高级应用。

关联知识:图形的插入与处理、选择空格的应用。

基本知识:PPT文件操作。

5.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能灵活运用动画来完成“猜图游戏”的制作。

6.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游戏学习法、主动探究法。

7.资源准备与开发

准备与开发的资源:多媒体网络环境、相关游戏素材和微型游戏。

8.教学过程(www.xing528.com)

教学过程如表4-2所示。

表4-2 教学过程

续表

(二)教学反思——教学的第一人称究竟是谁

教学的“第一人称”是谁,这是一个必须要理清的问题。我们都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教学的“第一人称”应该是学生,这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异议。如果学生不是教学的“第一人称”,那么他们在课堂中的“心灵在场”“情感在线”如何保证?他们在课堂中的“主人”角色与“主体”地位又如何保证?我们也明白,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也是教学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教师如果不是教学的“第一人称”,又怎能引导学生呢?课堂离不开师生共建。教学是一种师生相长的活动,所以,教学的“第一人称”应该是师生。

确立教学的“第一人称”是师生只是理清关系的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理清“第一人称”是指师生这一群体——“我们”,还是指由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组成的“我”“们”。教育的原点认知告诉我们,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但这一“全体”并不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而是包括每一个学生,是指“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丢下”。要想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丢下”,教师就不可能采用统一、整体的方式实施教学,必须为每个学生铺设适合自己的学习“跑道”,寻求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第一人称”应该是指每一个学生和教师,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群体。

如此,课堂中的每个人都是教学的“第一人称”。这一教学认知对于重塑教学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它突破了通常记叙、抒情类文章中“主人公”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的惯例,突破了一些题材类作品中以群体作为“主人公”的“惯性”,点中了当前课堂教学中重视群体而轻视个体的要穴,实现了教学的意义匡正和原点回归。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公”,每个人都是课堂中的“我”,课堂就是“我”的课堂,这就赋予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更为科学而丰富的内涵。

当我们确定了课堂中每个人都是教学的“第一人称”这一命题时,我们就可以用这一命题来检视和评判当下的课堂教学了。当我们拿起这一“标尺”时,会发现现实教学中的一些问题:①每个学生真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了吗?统一的学习目标、同步的学习过程、单一的学习方式、共同的评价标准使得教学的“第一人称”由“我”“们”变成了“我们”,个体从课堂中消失了,个性化学习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②教师真的能对自己的教学做主吗?地区或学校统一的教学模式、集体备课催生的统一教案、学校统一设置的教学进度、基于分数的教学质量检测使得教师的课堂“主权”不断地被“蚕食”,“戴着镣铐跳舞”成为教师教学的真实写照。③既然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之间就应该是平等的,而教师至多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但现实中师生的地位真的平等了吗?教师总是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掌握着教学的实施权、资源的分配权和学习的评价权。学生中鲜有对教师提出要求者。即便学生对教师提出所谓要求,教师也可以选择忽略,于是教师就成为事实上的“第一人称”,学生成为“第二人称”。④一些隐藏的“第一人称”也时常起作用,如课堂的行政干预、“模式陷阱”、各种教学打磨等,使课堂的“第一人称”经常发生游离。面对课堂中“第一人称”的种种“游离”,我们不禁要问,让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教学的“第一人称”,社会舆论准备好了吗?各级教育行政准备好了吗?各类学校准备好了吗?作为“第一人称”的教师与每个学生准备好了吗?

教育现实告诉我们,让教学用“第一人称”表达是困难的,然而这并非说明教学的“第一人称”表达高到不可触及、远到无法眺望。我们只要始终向往之,在实践中不断地靠近、再靠近,就一定能实现教学“第一人称”的真正回归。

让教学用“第一人称”表达,必须尊重并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生活经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个性心理、学习目标等存在明显的差异,每个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学习内容上,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因此,课程应该是丰富、多样的,课堂应该形同“课程超市”,有足够的“课程产品”供学生自由选择;在学习方式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同时受学力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不同,学习进度也都不同步,因此,教学应满足学生“异步”学习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使教学的意义传递“网络化”;在学习评价上,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都不同,学习目标也都不同,因此教学就不能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教学评价需要打破标准的、固化的现有样式,建立起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的“私人定制”。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目标说到底就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教学用“第一人称”表达,必须尊重每个教师的首创精神。由于学识、阅历、个性等不同,每个教师都会形成各自的教学理解,并在实践中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教师作为课堂中的“我”,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课程标准等的基础上应该拥有较为自由的教学空间。每个教师都应将各自的教学思想融入教学中,使每堂课都闪烁思想的光芒;每个教师都应基于师生协商确定教学规则,赋予课堂“有规则的自由”,使每堂课都呈现“自由态”;每个教师都应积极创设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沉浸在特定的“场域”中,使每堂课都呈现“磁场效应”;每个教师都应不断革新教学手段,策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的密集应用、平台的强大支撑、积件的自由组装、适时的交互响应、强大的数据挖掘使课堂越来越“智能化”“透明化”。“第一人称”身份的确定使课堂真正变成“我”的课堂。在“我”的课堂中,教师身上的每个教育“神经元”都被“突触”激活,转化为一个个教育灵感,助推着一次次课堂升级,演变为一个个教育故事,使课堂因故事而精彩。

让教学用“第一人称”表达,不仅是教学的意义回归,也是教学的本源要求。“第一人称”不仅应成为教学的目标指向,还应成为教学的全部旨归。让教学用“第一人称”表达,是教学的第一诉求。

在这堂课上,课堂的“第一人称”体现充分了吗?笔者难以做出肯定的回答。

(三)课后点评

听课教师的点评如下:

PPT中的动画设置是PPT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亮点,学生对此较为感兴趣。我们平时总是习惯于题目式,即针对给定的PPT素材让学生设置相应的动画,侧重让学生学会设置动画,以为只要学生会设置动画就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无形中束缚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跳不出知识与技能的授受,进而将本能够出彩的教学内容上得沉闷。

崔老师将PPT中的动画设置设计成一个完整的“猜图游戏”项目,不仅增强了趣味性,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满足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看似一种不经意的设计,其实暗藏着崔老师的良苦用心。崔老师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融入了“猜图游戏”中。学生在玩游戏、做游戏、研发游戏时,教学目标就已经悄然达成了。但崔老师显然没有满足于这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他非常重视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自主研发“猜图游戏”或其他游戏,即学生根据原理,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开发游戏。这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知识技能的灵活应用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始终是意义学习的必要条件。崔老师将学生的学习由模仿学习带入意义学习,这是一个重要的跨越。

在整堂课上,学生始终沉浸在游戏的玩与设计中,但学习显然已经发生。这也许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课堂教学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