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对策略由消极面对向积极培养转变
在当前中职校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消防员的角色。当班级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就立即采取措施去补救、“灭火”。高明一点的班主任感觉到班级中的某种不良倾向后,就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这种倾向扼杀于萌芽状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中职校班主任的共同心态。由于不能做到先行先觉,对班级“事故”不能未卜先知,缺乏预见性,班主任就只有把着眼点放在事故前的预防和事故后的处理上,而这种预防和处理都以震慑学生为主。
班主任应变防为攻,变理为导,依靠积极力量,利用积极因素,谋求班级管理的积极变化。例如,有几个纪律观念淡薄的学生总是时不时地给班里添乱,班主任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但这些学生都爱好打篮球,因此班主任可充分利用这一积极因素,让他们代表班级参加班际篮球赛,发挥作用,为班级争光,从而让他们知道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为班级争光。这样就会激起他们积极的情绪,抑制他们消极的情绪。如果把班级里每个人的积极情绪都调动起来,消极因素自然就消散了。到那时,班级不但会“风平浪静”,还会充盈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竞争机制由失度竞争向适度竞争转变
一个班级没有竞争,学生往往就缺乏动力,因此竞争是必要的。当前中职校班级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在专业班级(以就业为主要培养方向)中,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学生在学业上没有竞争,教师也没有给学生竞争的压力,让他们“自由”地发展。这种放任使学生动力全无、学风低下,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是不适当的。二是综合高中班级(以对口单招为主要培养方向)中的超限竞争。由于学生有高考的压力,一周一小测,一月一大测,且每次都进行“英雄排座次”,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因此,一些常居后席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久而久之,一个40多人的班级到了高三往往就只剩下20多人。教师习惯称之为“适者生存”。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不能把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放弃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
失度竞争只能引发学生的消极体验,只有建立适度竞争的学习机制,才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嬗变,使他们快乐地享受学习。(www.xing528.com)
(三)班级文化由表在陈设向心理感应嬗变
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我们总是着眼于外显的陈设。即使是陈设也主要集中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等,力图对学生产生制约作用和激励作用。其实这些陈设本无可厚非,但似乎显得感性不足,难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也表现不出明显的驱避力。表在文化也要叩问心灵,激起积极心理应答。班主任可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换成凝聚全员共识的班级公约。这个班级公约显然不一定全是“禁”,还应有“倡”,把班级应禁止什么、应提倡什么包含在内。把名人名言换成班级全体成员的人生格言对学生的激励会更大,因为这些人生格言都是学生深思熟虑过的,是最贴近他们“最近发展区”的积极心理反应,将对学生的言行产生巨大的规范作用和激励作用。
除了显性的班级文化外,班级文化更多表现出隐性。这种隐性的班级文化更要与学生的积极心理相契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并激发学生积极的力量,从而保证班级被一股积极的力量包围。这股积极的力量正是维系班级的精神支柱。
学校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活动开展、课堂教学都要着眼于中职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积累。在所有的教育因素中,积极的课堂教学无疑处于最核心的地位。这不仅是中职校学生管理的现实要求,也是中职校教学管理应有的价值取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