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5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全解析!

2015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全解析!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并且回答了“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它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其核心是人的发展,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此必然负有重要的使命。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属于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禁止性规范是“命令当事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

2015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全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D 【解析】本题考查学制。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的出现是人类教育文明的大进步,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属于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故本题选D。

2. 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故本题选C。

3. B 【解析】本题考查杜威的观点。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并且回答了“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基本观点是:(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生长;(3)学校社会;(4)教育即经验的改造;(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6)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从做中学。故本题选B。

4.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性规律。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故本题选B。

5. 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主要是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学科课程。故本题选A。

6. C 【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的概念。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故本题选C。

7. 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和本领。故本题选D。

8. A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故本题选A。

9. 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其核心是人的发展,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此必然负有重要的使命。因此,选择确立教育目的必须要依据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要把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价值取向,避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单向度、片面化。故本题选C。

10.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对个体产生不良影响,即负向功能。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属于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故本题选B。

11.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故本题选D。

12.D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与个体间相对特殊性的体现就反映在个别差异性中。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故本题选D。

13.C 【解析】本题考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出现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故本题选C。

14.C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基本含义。人类的学习即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有:(1)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2)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3)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故本题选C。

15.A 【解析】本题考查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故本题选A。

16.D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所说的“举-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D项“由表及里”是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故不属于学习迁移现象。故本题选D。

17.A 【解析】本题考查复习的方法。遗忘发展的规律表明,识记后遗忘很快就会发生。因此,对于新学习的材料,为了防止遗忘,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所谓及时复习就是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就进行复习。故本题选A。

18.A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形成过程。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故A项正确。

19.A 【解析】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偏爱选择不同的学科专业。已有研究表明,场独立型的学生对自然科学工程建筑以及艺术等学科专业感兴趣;而场依存型的学生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专业感兴趣。

20.C 【解析】本题考查“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这一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一般来讲,当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果最佳。故本题选C。

21.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的渊源。在整个教育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处于“教育母法”的地位。故B项正确。

22.C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法律的特点。权利本位指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中,公民权利是决定性的,根本的;在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权利是决定性的,起主导作用的。权利本位概括地表达了以权利为本位的法律制度的特征。故本题选C。

23.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类型。禁止性规范是“命令当事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题干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体现了这一特征。故本题先A。

24.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规的概念。教育法规是调整一切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故本题选C。

25.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故本题选D。

26.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人的法律分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故本题选B。

27.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规的解释。学理解释也称为法理解释,一般是指社会组织、学者和报刊对有关法律进行的法理性的、法制宣传性的解释。例如,在学术研究学术著作、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中对法律做出的解释。故D项正确。

28.C 【解析】本题考查立法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二次修正。故C项正确。

29.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是按照调整性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的教育关系模式,主体的教育权利能够正常实现的教育法律关系。例如,学生按照规定入学,教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允许或要求的限度行使教育职权等。故本题选A。

30.B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故B项正确。

二、判断简析题

31.错误 【解析】教育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双主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

32.正确 【解析】义务教育最大的特点即强制性,因此可以称为强迫教育。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政府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33.错误 【解析】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技能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中形成的。

34.错误 【解析】根据我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题干中的描述过于绝对,故本题的说法有误。

35.正确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广泛性和深远性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广泛性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和推行者。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件牵动千家万户并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事,具有重大意义。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深远性是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将给学生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象,它不会因学生的毕业而结束,还将延续到毕业之后,有时甚至伴随学生的一生。

三、简答题

36.【参考答案】

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建设;

(2)班级制度管理;

(3)班级教学管理;(www.xing528.com)

(4)班级活动管理。

37.【参考答案】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巴普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

(1)巴甫洛夫通过对小狗进食行为的研究,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他把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即能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应,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规律有:泛化与分化;获得与消退。

(2)桑代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被称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的实质——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学习的过程: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消退、惩罚。

38.【参考答案】

遗忘是个体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遗忘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遗忘的原因有:(1)消退;(2)干扰;(3)压抑;(4)提取失败;(5)同化。

39.【参考答案】

(1)教师在享有权利的选择上要受到道德价值观念的支配;(2)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主动性上受道德水平的制约;(3)教师的法律权利、义务实现保障措施不完备的情况下,教师职业道德能起到弥补作用。

40.【参考答案】

学校事故基本内涵是:(1)事故必须是发生于中小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期间;(2)受害人为未成年在校受教育者;(3)行为人已经对受害者造成了伤害的结果;(4)伤害结果的发生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系;(5)学校对伤害结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对此要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

41.【参考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地说,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环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迫切要求。

四、论述题

42.【答案要点】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受教师的评价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通过语言暗示、表情等反映。教师偏爱优生、忽视中等生、厌恶“差生”,就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不同的距离。

(2)教师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方式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大量教育实践表明,民主型领导方式下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最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学识上,还表现在教师的创造性上。学识渊博是学生亲近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

(4)教师的人格因素。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第二,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许多调查表明:学生与教师关系好就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主动亲近教师。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的,就会主动疏远教师。

最后,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必然影响师生关系。课堂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

五、分析说明题

43.【答案要点】

问题解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社会、自然、物质和心理等因素,这里主要分析心理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1)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解决问题的进程。

(3)已有知识经验

专家比新手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要容易得多。

(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6)情绪状态

材料中对于老师的回答错误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通常会用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一次“由两个1组成最大数字是11”,而第二次、第三次如果仍然按照这种思路的话,一定就是错的,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了;二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学生相对于教师而言,存储的知识经验相对来说较为薄弱,所以在解决专业问题的时候,就会较为困难,正确率偏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