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对于学习的过程和机理,不同心理学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点,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将环境看作是刺激,将随之而来的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可以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斯金纳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应原理,根据操作性条件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性教学方法曾经风靡世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其中桑代克的试误说、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颇具影响力。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为代表,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是一个比“刺激-反应”联结更为复杂的过程。学习过程是获得知识及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并使已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分化和整合。它强调意义和理解,强调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及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该理论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加涅为代表的信息加工论将人的认知过程比拟为计算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去分析人的认知过程。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寻找信息、接收信息,并在一定的认知结构中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该理论把学习过程看作“信息输入—编码—加工—贮存—提取—输出应用”的过程。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分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该理论的代表是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学习的意义,即学习的内容应对学习者有意义和价值。有意义的学习是指人是自发的,即学习者是主动的参与者。它强调自我评价式的学习,即学习者自我评价学习结果,学习才可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负责任地完成;强调学会学习的过程,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它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和兴趣,认为有目的的创造才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其目标是要对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该理论认为,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先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他的信念和知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研究者特别关注学习者个人的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这些因素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境。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如何赋予其意义却是由个人主观经验所决定的。每个人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建构现实或者解释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理解不同,所以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解释存在迥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其结果是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或改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通过自己独特的加工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猜测、质疑、检验和批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是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形成思考、分析问题的思路,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逐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够自我管理、自我负责;是教师创设情境性、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通过实验独立探究、讨论、合作,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