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1.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或某些特征而泛化到其他各个方面。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交往刚开始的时候,人在不知不觉中会自动利用少量的信息来得出广泛的结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判断方式,容易出现认知上的偏差。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代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光环作用”。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判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判定人的才能和品德,以偶然性的行为判定一贯性的行为等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或许无意中的一个粗俗的举止,便会让你在朋友的眼中大打折扣;也或许一个善意的举动,便能让你光彩倍增,在别人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2.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对以后的交往产生指导性的作用,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之所以影响比较大,是因为在它形成之前还没有什么印象,所以,它一出现就在人的大脑中刻下了较为深刻的痕迹,后来输入的信息容易受到它的干扰。后来的信息与第一印象相一致的,就会得到强化;与第一印象不一致的,就会本能地加以拒绝,以免引起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只有在后来的信息形成知觉的力量足够强的时候,才会打破原来由第一印象所形成的心理定式,产生新的印象。对于首因效应的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看,要善于利用它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它的消极作用。
尽管人们知道第一印象并不完全可靠,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很大的差错。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下意识地跟随第一印象的感觉走。我们在日常交往中,除了注重自身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为他人留下美妙的第一印象外,还要克服第一印象给认知带来的障碍。我们在结交朋友时,不能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这样往往容易错判奸良,带来不可弥补的遗憾。“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心是复杂的,真正的朋友或许并没有给你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绝对是那个在你危难时伸出援手的人。
拓展阅读
小张第一次到公司上班,风度翩翩的副经理戴伊对小张十分热情,向他详细地介绍了公司,还带他到各部门参观。小张对他感恩不尽,认为戴伊是个讲义气的朋友。相反,公司里的工程师老鲁见到小张时,只顾忙着手上的活计,连招呼都懒得打。小张便因此断定老鲁是个冷血动物,不值得深交。此后,小张跟戴伊较为亲密,刻意疏远老鲁。哪知没过多久,戴伊利用小张的信任和年轻,让他吃了一次大亏,小张追悔莫及。然而帮助他挽回名声的恰恰是被他敬而远之的工程师老鲁。之后,小张反思自己,不该仅凭一时的好恶来取舍朋友。
我们在日常交往中,既要重视第一印象,将自己最光彩的一面展现给陌生朋友,也要规避第一印象带来的错觉,不能仅凭一时的印象就对他人轻下结论。
3.近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时常因为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导地位,从而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心理学上将这种心理现象叫作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这是因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原来的印象逐渐淡忘,当有新信息进入视野时,容易对人们的感官产生新的刺激,从而形成最新的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判断。
与首因效应相比,容易发生近因效应的情景和人群也有所不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的初期,彼此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首因效应起着较强的作用;而在交往的后期,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近因效应的影响相对更大。此外,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拓展阅读
变动语序可能会带来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这同样也是近因效应的作用。清朝时,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全力征讨太平军。在最初的交锋中,湘军一直处于劣势,连续几次都吃了败仗。曾国藩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如实写道:“湘军‘屡战屡败’。”他的师爷看后,摇摇头,建议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
曾国藩听从建议,后来事实证明,这一举动是十分明智的。朝廷看到奏章后,认为曾国藩虽然连遭败仗,但仍然顽强地战斗,忠心可嘉。所以,不但没有依照军法论处,反而对他委以重任。完全相同的四个字,只是调动了“败”字的位置,便将一个败军之将的形象,塑造成为勇于挑战失败的正面形象,传达出一种百折不挠的勇者精神。
近因效应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特别注意近期的表现,保持多年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在与老朋友交往中,我们对每一次的交往都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一次出格的行为,毁了多年培养起来的深情厚谊;与朋友发生矛盾和争吵时,要等到彼此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坐到一起促膝而谈,倾听各自内心的真实想法,避免多年的友情毁于一旦;在朋友临别之际,给予他美好的祝福,即使你们曾经有过嫌隙,也会在这一刻冰释前嫌。
此外,我们在认识他人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被暂时的、个别的行为所迷惑,要培养起全面考虑的思维方式,结合对方一贯的行为做出公允的评判,从而消除由于近因效应而产生的认知偏差。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这两个心理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个虽然很简单但很有价值的道理:在一般情况下,第一印象和最近印象对人际认知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好的开始,也要重视好的结尾。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彼此生疏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的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
4.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况,节省时间与精力,但是往往可能会形成偏见,忽略个体差异性。人们往往把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看作是某类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或事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或事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若不及时纠正而任其进一步发展,或可扭曲为歧视。
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于经商的;等等。(www.xing528.com)
知识拓展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这实际上也是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在发生作用。
刻板效应是经过两个途径形成的:一是直接与某人或事、某群体接触,将其特点固定化;二是由他人的间接信息影响形成,间接的信息影响是刻板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克服刻板效应的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二是深入到群体中去,与群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的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5.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即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人们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通常主观地认为他人具有与自己相似的性格、偏好、看法等。例如,心地善良的人认为世人都是善良的,敏感多疑的人往往会认为别人也不怀好意,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便认为自己在别人眼中也很优秀,等等。
知识拓展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二人经常一起吟诗作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见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十分开心。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一般而言,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感情投射和缺乏认知客观性两种。前者认为别人的喜好与自己相同,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对方。例如,以米饭为主食的南方人到了北方,强词夺理地斥责北方人道:馒头怎么能当主食呢?喜欢高雅音乐的人对听流行音乐的年轻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俗不可耐,根本不懂音乐。后者主观地将自己的认知当作客观的评判标准,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人或事物之上,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物都是美好的,自己厌恶的都是丑恶的,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最终陷入了主观臆断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拓展阅读
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两岁的儿子逛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她目不暇接。几个小时过去了,母亲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儿子似乎有些不耐烦了,吵闹着想要离开这里。母亲呵斥孩子不懂事,面前有这么多漂亮的东西还不安静地待着。过了一会儿,母亲俯身为儿子系鞋带,惊奇地发现,从儿子的视角看出去,根本看不见任何商品,只能看见一条条不断晃动着的腿。
(二)建立密切人际关系的条件
影响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条件主要有下列几项:
(1)空间上的接近性。人们居住的距离近、接触的机会多,彼此便易于了解,就比较容易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但空间上的接近并非密切人际关系的唯一条件,它受一些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
(2)个人特性上的相似性。个人特性上的相似性包括年龄、社会背景(如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籍贯、职业等)、态度(如政治主张、宗教信仰等)、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人们在个人特性上相似,思想感情容易发生共鸣,就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
(3)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尽管个人特性上有差异或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主观上感到需要以对方之长处来弥补自己之短处,双方能满足各自的需要,也能建立起密切的人际关系。
(4)个人品质。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些品质(如诚实、热情、乐于助人等)使人喜欢,而另一些品质(如自私狭隘、损人利己、虚伪、狡诈等)使人讨厌。因此,个人有什么样的品质,会影响他与周围人们的关系。
(5)仪表。仪表指个人的容貌、身高、姿态、衣着、风度等。仪表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在初次见面时,仪表的第一印象作用,在人际吸引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过,随着交往时间的增长,人际吸引就逐渐由仪表转向内在品质。
(6)才能。人人都愿意与有能力的人交往,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成正比。但是,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人喜爱的人。这是因为,当身边人的才能使自己可望而不可即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压力,这种压力驱使人们对有才能的人敬而远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如在某些单位中,有才能的人经常会受到排挤,而人们却总是错误地倾向于用嫉妒来解释这个现象。
拓展阅读
人们倾向于喜欢那种白璧微瑕的人,即有才能也有微小缺点的人。某家具公司有一个非常能干的职员,平时工作一丝不苟,为公司赢得了很多的客户、取得了巨大的利润。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受同事欢迎的人,同事们都称他为“机器”,他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老板与人聊天时也说他是“机器”。他困惑了,他不理解,为什么别人都那样看待他。于是,傍晚,苦闷的他来到酒吧,喝得大醉。第二天,当他睡醒时,发现自己一直睡在公司橱窗里的沙发上,路过的人们都在用异样的目光打量他。他以为老板会因此而责怪他,同事会瞧不起他,于是他做好了辞职的准备。然而,老板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同事们也从此开始对他笑脸相迎。他不知道,他的无心之过反倒帮助了他,使他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丰满起来,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再是“机器”。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苛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人,因为完美不但不会增加你的吸引力,反而会使人们对你敬而远之。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才能却不被喜欢的人,那么不妨犯一点可以原谅的小错误,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