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科学化: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

课堂教学科学化: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科学化”,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的课外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紧跟中、高考改革方向的必然选择。未来社会需要教育的科学化、信息化、综合化、未来化。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顺应新课改的必然选择!

课堂教学科学化: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

所谓“科学化”,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大量的课外科学知识(不必限于与学科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紧跟中、高考改革方向的必然选择。

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公众科学素养为基础的。公民的科学素质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源动力,是关系到中国政府“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实现的基石。国际普遍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二是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2003年,我国公众达到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98%,比2001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正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同一调查显示:有13.3%的公众相信迷信,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公众中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人数。2003年调查显示,20.4%的公众相信(很相信和有些相信)“求签”;26.6%的人相信“相面”;14.7%的人相信“星座预测”;4.8%的人相信“碟仙或笔仙”;22.3%的人相信“周公解梦”。据悉2000年美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达到17%,1992年欧共体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已经达到5%;1991年日本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为3%,1989年加拿大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达到4%。2002年,中国颁布了《科普法》。这是全世界第一部为科普工作制定的法律,昭示着国家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增强全社会科学传播氛围的决心。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出台,这部文件意味着我国在今后15年中将把科普能力建设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使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教育、科普工作水平和国民的科学素养达到一个新高度。不久前公布的2007年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达10.4%,城镇劳动人口和农民分别为3.0%和1.0%。说明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有了可喜的提升。(www.xing528.com)

世界教育第一强国美国,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一项教育改革计划被命名为“2061计划”。在该计划中明确提出“普及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科学、数学和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目标”。为了实施“2061计划”,1996年初美国国家科学院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研究人员在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和2001年欧盟15国、美国、日本进行对比后发现,在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上,瑞典排名第一,我国排名第18位,位列最后;而在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上,我国也几乎排名最后,这意味着在我国进行科学教育将面临比美国更严峻的形势。普及科学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任务。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教师责任重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本身要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广博的科普知识,还要学会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处理科技信息,包括最新科技发明与发现,各领域的最新科技成就等。利用课前演讲,课中演讲,书面信息交流(出科普小专刊)等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收集、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创新能力),把学科课堂教学内容从狭窄的学科内部引到其他学科,把学生的视野从课本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以高考的“综合能力测试”为特征的考试内容改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未来社会需要教育的科学化、信息化、综合化、未来化。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顺应新课改的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