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下成为学生培育者

新课程下成为学生培育者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专家认为,教师是学生智商、情商的培育者。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赋予受教育者聪明的脑袋,丰富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智商、情商、道德商共同组成一个人的“心商”。教师的第一责任就是要培养具有完善心商的人,而不是缺乏道德的歪才。等到天亮救援人员赶到时,全村无一人幸免于难。教育的最高追求,是培养有高尚道德商的人;但教育的一般追求,是提升受教育者的心商。

新课程下成为学生培育者

新课程专家认为,教师是学生智商、情商的培育者。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赋予受教育者聪明的脑袋,丰富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智商、情商、道德商共同组成一个人的“心商”。一位具有高尚道德商的人,他的智商与情商会得到提高。

教师的第一责任就是要培养具有完善心商的人,而不是缺乏道德的歪才。因为,如果一位学生今天缺乏道德,明天就可能成为社会上一个“聪明”的犯罪分子。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一个缺乏道德的人,如果他的智力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所谓智商(IQ),是196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即指个人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也称智力商数。

所谓情商(EQ),是1995年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哈佛大学教授尼乐戈乐曼首次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提出的。即指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认知他人情绪并进行协调的能力。此外,美国著名学者、白宫商业顾问保罗·史托兹还提出了逆商概念,美国人罗伯特·T·清崎和莎伦·L·莱希特共同提出了财商概念,还有中国人赵中川提出了心商概念。

所谓道德商,是指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包含爱心、同情心、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珍惜生命,爱护自然界与全人类等的基本道德。越富有爱心、同情心的人,越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公德的人,越懂得珍惜生命、爱护自然环境、爱世界人类的人,其道德商越高。

下面几个生动感人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做道德商:

案例一:生命的接力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之外,最伟大的就是父亲了。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场特大的泥石流瞬间吞没了一个小山村,熟睡中的人们惨遭活埋。等到天亮救援人员赶到时,全村无一人幸免于难。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这才发现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仅剩下一角屋顶。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唯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空间,一个赤裸裸的小女孩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

顺着小女孩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下刨。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像。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的时候已经僵硬了。

小女孩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出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孩……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悲剧。这就是中国父母,这就是人性的伟大。

一位远涉重洋回家参加父亲丧礼的人,因为回家太迟了,家产早被兄弟分光了,分给他的只有他的妈妈。他对着一位挚友倾诉衷肠:“我不是为财产而伤心,而是为兄弟的无情流泪。”这位挚友安慰他说:“你能分到唯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分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愿意舍弃所有的财富,只为换回自己的妈妈,但他们却得不到……要是连唯一的妈妈都不留给你,那才真的惨呢!”这人听了终于破涕为笑。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比父母亲更可值得我们尊敬的呢?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最值得骄傲的传统美德就是尊老敬贤,而尊敬父母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曾经有这样的说法:美国是孩子的天堂,成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场。意思是说,在这个高度发达的、号称最具有民主、法制与自由的超级大国里,老年人的境况凄凉,他们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解决孤独问题。据报道,美国成年人由于工作紧张,很少有机会与父母相处在一起,很少有像中国这样三代同堂的动人情景。已经去世的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是老人孤独凄凉情景的典型代表,膝下有多位儿女的他,在患老年痴呆之后,只有夫人南希相伴;曾影响一代中国人的著名作家张爱玲女士,在美国家中去世多日才被人发现……

在人口不断老龄化的中国,美国社会的今天也许就是中国社会的明天,我们的学校与家庭,有责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成为世界上最懂得爱父母、爱老人的人。因为,爱父母、爱老人是一个人最高的道德商。

案例二:五分硬币的启示

炎炎的夏日,水果冰淇淋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冷饮之一。在美国一家冷饮店里,摆着各色诱人的冰淇淋,有草莓的、菠萝的、茄子的、巧克力的、大蒜的、荷叶的……(www.xing528.com)

一位小男孩来到柜台前使劲咽下满口的口水,问:“小姐,请问,一份水果冰淇淋多少钱?”

“35美分。”服务小姐懒懒地回答。

男孩掏尽所有的口袋,细心地数着手中的硬币,又问:“那……不带水果的多少钱?”

“30美分。”服务小姐不耐烦地答道。

“那……就给我来份不带水果的吧。”男孩扰豫地说。

小男孩坐到桌子前,大口地吃着那份不带水果的冰淇淋,吃完以后便悄然离开了。

服务小姐在收拾小男孩桌子的时候,眼睛湿润了。因为她看到桌子上整齐地放着5个1美分的硬币,那是小男孩留给她的小费。

一个小男孩,在经过精打细算之后,克制了自己想吃水果冰淇淋的强烈欲望,却留下了对他人的一份尊重,一份关怀。这是多珍贵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胸中有他人,是帮助孩子培养良好处世习惯的最重要品质。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样的人不仅自己活得舒畅,还将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帮助,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人的一生就是在产生欲望和实现欲望中走过来的。没有欲望的人就没有生存的动力。有经济学家说,欲望是美国经济的源动力。因此,欲望是每个人都应当有的一种正常的生理与心理现象,关键在于他(她)是否能够控制欲望。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修养,其道德商高与低,很简单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具有控制欲望的能力。控制欲望的能力越高的人,修养就越好,其道德商就越高。能够学会控制欲望的人,是非凡的人。

教育的最高追求,是培养有高尚道德商的人;但教育的一般追求,是提升受教育者的心商。我们的教育不要求把所有的人培养成精英,但至少要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成熟的人。培育心商最有效的方法,是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身体体验或心灵体验,从而产生情感、提升心商。在学校教育中,能够给学生提供教育情景的更多的是心灵体验,即案例教学法。比如,为了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善良的人”的道理,可以让学生听听以下的案例:

案例三:善良的回报

一天,苏格兰农夫弗莱明正在田里劳动,突然听到附近沼泽里传出求救的哭声。他急忙扔下手中的农具冲到沼泽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于是弗莱明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了出来。

隔天,有一辆新奇的马车停在农夫的家门口,车上下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位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感激地对农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生命。”农夫推辞说:“我不能因为救了你的孩子而接受报酬。”绅士看见农夫的儿子聪明可爱,就对农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孩子像他的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农夫终于答应了。

绅士遵守诺言,把农夫的孩子培养成圣玛利亚医学院优秀的毕业生,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他为人类发明了盘尼西林,并获得了1944年诺贝尔医学奖。

多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了肺炎,是盘尼西林救活了他。那位知恩必报的绅士是谁呢?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绅士的儿子是谁呢?他就是英国著名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有人戏说我国的教育是:小学“共产主义”,中学集体主义”,大学“个人主义”。我们从小学就教育孩子,“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到了中学我们进行热爱党和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到了大学我们要求学生热爱伟大的祖国。

可是,现实却是面对无独立生存能力的大学生,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开展如何学会系鞋带、叠被子、洗衣服之类的“个人主义教育”。其实,我们更应该让年轻一代明白这样的道理:乐于助人不仅是一种做人必备的道德规范,而且可以帮助自己走向成功;虽然帮助他人不是为了得到报酬,但往往会帮助自己走向成功。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奉献可能会得到回报,善良容易获得成功。帮助他人,起码会愉悦自己的心情从而让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快乐。这种教育,实际上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正确的教育策略。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不断通过学生课前演讲类似的故事或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体验到该怎样做个有宽容心、同情心、爱心,有做人基本准则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人。有了这些,才可以称得上是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培养有高尚道德的人也就自然成了教育的最高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