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学习体验成功的地方-课堂中的个体表现

学生学习体验成功的地方-课堂中的个体表现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学生度过大部分青春年华的地方,是青少年成长的地方,是孩子们生活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应该是学生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是满足学生欲望的地方。我感谢教我语文的这位陈老师,他让我得到课堂个体表现的同时,让我体验到成功与自信,我为遇上这样的老师感到自豪与庆幸。课堂上多给学生几个分数,社会上就可能多几位成功人士。据报道,美国学生的学业表现一般,但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学业成绩满意度最高。

学生学习体验成功的地方-课堂中的个体表现

有位哲人说过,人生有两大欲望:一是生存的欲望,二是表现的欲望。表现欲几乎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之一。有经济专家认为,美国经济的源动力是欲望。看来欲望既是一个人成功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人的一生有许多欲望:升学的欲望、成功的欲望、表现的欲望、吃的欲望、玩的欲望过得比他人幸福风光的欲望……刚出生的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哭喊,就是为了让亲人知道他的存在。也许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是许多事例说明,不论是名人、伟人还是普通人,表现的欲望都是所有欲望中最令人着迷的一种。

案例一:穷人最缺的是什么

法国年轻的媒体大王巴拉昂,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98年他因前列腺癌在法国博比尼医院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把他4.6亿法郎的股份捐献给博比尼医院,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万法郎作为奖金,奖给揭开贫穷之谜的人。

巴拉昂去世后,法国《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他说,我曾是一位穷人,去世时却是一个富人。在去世前,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进坟墓,现在这个秘诀就锁在法兰西中央银行我的一个私人保险箱内,保险箱的3把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中。谁若能猜出“穷人最缺的是什么”,他就能得到我的祝贺。当然,那时我已无法为他的智慧而欢呼,但是他可以荣幸地从那只保险箱里拿走100万法郎,那就是我给予他的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科西嘉人报》收到了大量的信件,很多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绝大多数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当然是金钱。除了金钱,穷人还能缺少什么?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遇,一些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没有遇到好时机。此外,还有许多五花八门的答案。

在巴拉昂逝世周年纪念日,律师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那只保险箱,在48561封来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蒂勒和巴拉昂都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即成为富人的野心!

巴拉昂的谜底和蒂勒的答案见报后,引起不小的震动,这种震动甚至超出法国,波及英美。前不久,一些好莱坞的明星和其他行业几位年轻的富翁就此话题接受电台的采访时,都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某些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不可救药的弱点,即缺乏野心。

不论是专家所分析的“美国经济的源动力是欲望”,还是巴拉昂总结自己一生所提出的“穷人最缺乏的是野心”,实际上都可以说成是对未来的追求或梦想。无论是梦想还是野心,都是一个人天生欲望的具体表现。课堂是什么?是学生度过大部分青春年华的地方,是青少年成长的地方,是孩子们生活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应该是学生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是满足学生欲望的地方。仅此而已。

案例二:两位大方的语文老师

教育很有独特见解的县级进修学校的陈校长,是位颇有名气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虽然是数学专业毕业,但是他的汉语写作能力却让许多语文老师敬佩。他在回忆中学时代时深情地说:“我在读中学时,语文学得特别好。这得感谢高中一年级时候的马老师。记得马老师在我第一次作文标题旁打了个五分(五分制的五分即满分),从这次“满分的体验”中,我得到了成功的满足。从此,我渴望天天上语文课,盼望着写作文……”听到陈校长带着对马老师的感激之情口述的这个多年前的故事,我想起了当年自己的高中语文老师陈佑国先生。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我的身上——

有一次,陈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家乡”。我在习作中写道:“……家乡门前的大海上,一条条紫菜种植网,仿佛就是一座座横跨在蔚蓝色大海上的绿色浮桥,它连接着台湾与大陆同胞的心……”这段现在看来很一般的描述,在作文评讲课上却得到陈老师的当众赞扬:“林华民同学能够用紫菜养植架把台湾与大陆同胞的心连接起来,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位很有文采的学生……”陈老师还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供全班同学“效仿”。从那以后,我特别喜欢陈老师,喜欢上语文课,作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我感谢教我语文的这位陈老师,他让我得到课堂个体表现的同时,让我体验到成功与自信,我为遇上这样的老师感到自豪与庆幸。

这两位舍得把分数送给学生的大方的语文老师,培养了两位喜欢语文的学生。能够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体验,是老师教育艺术的集中表现。一个人只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产生自信心。(www.xing528.com)

课堂上多给学生几个分数,社会上就可能多几位成功人士。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学习上长期处于失败状态的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往往会对自己缺乏信心。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教育,用有些专家的话说,是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平时考试成绩平均分多在50~60分之间,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高中学生体验到的是学习失败的经历。既然如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就要变成造就成功者而不是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建议老师把平时考试成绩定位在平均分80分以上,及格率100%。虽然这个目标很难实现,但也要作为最基本的教学追求。

案例三:美国老师妙对学生分数

如何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这一点我们得向美国人学习。据报道,美国学生的学业表现一般,但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学业成绩满意度最高。这不仅取决于美国父母的教育观念,还得益于美国的学校教育。美国学校为了获得父母的信任,校长会要求教师给学生较高的考试成绩,为此不惜降低试卷的难度。美国学校的教师比较重视孩子现在的成绩与过去比较,学生哪怕有了微不足道的进步,也会得到教师的肯定。美国教师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但他们会用一张硬纸片,中间挖个小洞,刚好能让每位学生透过小洞只看到自己的成绩,而看不到其他同学的考试成绩。这种自我成绩比较跟我们喜欢把学生成绩排名次,引导学生跟他人比较,有着本质的不同,反映的是两国教师教育观念的差异。

教师是什么人?是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人,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创造者。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应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尽量多地给学生创造满分的体验,所给的不仅仅是分数,更是孩子的明天,家庭的希望,中华民族的未来。

虽然几年前国务院颁布了“减负令”,但中国学生的生存状态仍不容乐观。尤其是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强大的升学压力,已让许多孩子成为“残疾人”——高比例的眼镜学生、如熟虾般的弯背、豆芽菜体型、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在过重的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下,少有机会走出校门的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常常遭遇父母名牌大学梦的困扰,父母与子女的唯一话题就是学习成绩,家庭缺乏对孩子进行人生常识教育,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日渐疏远;又因为学生成绩与教师饭碗直接挂钩,在这种现实面前,老师与学生的主要话题也集中在学习成绩上。

在伟大而又自私的中国父母与老师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中小学生正成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最苦最累最缺少快乐的一代。他们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一般都要在学校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度过。作为学生的“第二父母”,教师如果不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度过,这一代人都将失去真正意义上的青春年华。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快乐?主要有两种途征:一是让学生体验成功,诞生自信,产生快乐;二是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快乐。

前者主要是通过坚持多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坚持正面鼓励的手段,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办法,让学生从学习的进步中、从同学的掌声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自信心与快乐感。

后者主要是通过教师坚持多微笑少生气、多鼓励少批评的教育原则,坚持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的原则,坚持课堂讨论问题口气平等、允许学生质疑老师、问倒老师,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用课前让学生听音乐、学生轮流表演、讲幽默笑话、介绍最新信息等调节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少布置或不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的青少年时代能够在健康快乐中度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