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能在各类教育报刊上看到这样的谈论:在新世纪,老师到底要拥有多少知识呢?以往人们常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几乎已经被推翻,理由是在信息时代,拥有一桶水的老师不够倒给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也有人说,老师拥有的知识“应当像小溪里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动、更新”;也有人觉得这种说法过于保守,提出“老师应当像自来水,随心所欲地、永不枯竭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此下去,肯定有人会提出老师应当“拥有大海般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能够拥有比学生多一点的水就已经不容易了。即便在某个学科领域里,教师比学生先学了多一点的知识,其思维也未必比学生更独特。在这个需要向年轻人学习的时代,老师再尽力也不一定能超越所任教的每班数十位学生拥有知识的总和。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教师拥有的知识量,而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教学观念,更应该提倡教师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观念,学会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水平差异所产生的课堂教学资源,把知识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
而实现师生知识交流的前提是师生的情感交流。我们来看看以下案例:
案例一:女教师的神奇教育法
25年前,有位社会学的教授,曾叫班上一群学生到一个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个评估,学生得出的结论几乎相同:“这些贫民窟的男孩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其中一个大学生已当了教授,他无意中在办公室的档案中发现了这份研究报告,对这些男孩目前的情况很好奇,因此,他叫自己的学生继续做追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孩,除了20人搬迁或过世,剩下的180人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企业家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被评估的年轻人:“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教授终于找到了这位虽然年迈,但仍然耳聪目明的女教师,请教她到底用了什么神奇的方法,能让这些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人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案例二:人在临终前嘱托什么
俗语说:水中求生,岸上求财。意思是,一个人在水中挣扎的时候,求生的欲望最强烈。只要谁能够救他上岸,他可以将所有财富送给救命恩人;一旦有人把他救上岸,财产又将瞬间变为他最强烈的欲望。
其实,中国人的一生按男性平均68岁算,不过24820天——不到25000天而已。短短人生,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过是身外之物。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天也不过是三餐饭一张床而已,拥有600多亿美元的他,就是认识到金钱的实质意义,才乐于成为世界捐款最多的慈善家。(www.xing528.com)
那么,人们真正所追求的又是什么呢?请看有人在医院做过的以下两项调查:
第一项调查是在临终的病房中。当一个人不可避免地走到生命尽头时,他对家人会嘱托什么。结果发现:从来没有人说:“要是我多升一级官就好了。”也没有人说:“好好照顾我的房子和车子。”大多数人都会说:“好好照顾你的妈妈”、“好好照顾孩子们”……
第二项调查是在妇产科中进行。把随机选出来的婴儿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天抱起来抚摸3次,每次10分钟;第二组完全不抚摸。结果第一组体重增加的速度是第二组的两倍。
两项调查说明: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的就是爱。可惜许多人在临告别世界时才意识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婴儿阶段,人生的每一个年龄段都需要爱的滋润。学生时代当然也不例外。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会把师生的情感交流放在信息交流之前。老师获得了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一定会好。师生情感交流的三大妙方是爱心、激情与微笑。台湾某校园有一句口号: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许多优秀的教师首先是神,其次才是人。
案例三:学生读书的理由
微笑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好方法。福建省长乐市有一位叫卓忠风的年轻物理教师。有一次他问一位女生:“为什么你的其他学科考试成绩才二三十分,而物理科考试成绩却有80多分?”这位女生脱口而出:“因为物理老师会对我笑。”
这也叫理由?
在一次师生聚会中,我教过的几位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林老师,我们对你印象都非常好,非常深刻……”没等学生讲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说:“冲你们这句话,我今晚要大喝几杯!不过,你们能否告诉我为什么呢?”“老师课前讲的那些教育故事我们印象太深了。”听了这话,我的激动劲就霎时消了一半:“天哪,难道你们对我讲的那么多物理知识印象都不深刻?要是早知道如此,我就只要在物理课上讲故事就行了。”后来才领悟到,我的物理教学成绩不错是因为我的课堂故事吸引了学生,培养了师生较深的感情,学生愿意爱老师,愿意爱老师所教的学科,愿意“为老师学习”。
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师生情感的交流。如在学生进行当堂训练的时候,常常摸摸这位学生的脑袋,拍拍那位学生的肩膀,告诉他们作业的“优秀”之处,课堂表现“令人满意”的地方;通过师生共同外出野营、共同参加文体活动、课间个别谈心、课堂关注性提问、作业的激励性评语、通过学生家长转达老师对他们子女的期待等多种办法,不断加深师生的情感,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目的。
在课堂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不满足于课本信息的交流,保证课堂的信息量,力争把学科发展前沿常识、世界各国科技的最新发明与发现、科普知识、生活常识等引入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与鲜活的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