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正的中国人:未来社会所需

真正的中国人:未来社会所需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一开明派教育界人士受访时表示,日本的学校教育,不仅仅只是在于逃避反省二战侵略亚洲的历史,还要加强“神风特攻队”似的敢死队教育。2000年,俄社会舆论基金会等咨询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89%被访者对俄国内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不满,82%的年轻人认为必须恢复苏联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真正的中国人:未来社会所需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自从有了国家,人们都以爱国为荣,叛国为耻,爱国主义教育是各国德育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与感情的集中表现,是一个人的最基本、最崇高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一代伟人周恩来,带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漂洋留学,终成新中国的缔造者与建设者之一;伟大的爱国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永远热爱我的祖国”为追求,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让中华民族强盛起来,给共和国带来了第二个春天。

如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爱国教育。以下粗略介绍美、日、俄三国的爱国教育简况,并重点介绍在我国开展以危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教育的必要性:

案例一:美国的爱国教育

无论是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还是教育的先进,恐怕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与美国相比。美国人如今却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知识的多少,也与伦理道德和品德的高低相关。美国的爱国教育奉行“从娃娃抓起”。幼时,父母和幼儿园阿姨即教导孩子尊敬伟人、国旗甚至警察,开国元勋华盛顿的故事孩子们耳熟能详。一上小学,每天早晨,小学生都要参加唱国歌、升国旗仪式,把右手放在左胸前,宣誓效忠国家。美国的历史不长,但美国人特别珍惜自己优秀的历史遗产,将其作为爱国教育的宝贵财富。

在美国的中小学校里,国旗、国歌、总统画像这些美国国家的象征物到处可见可闻,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悬挂有美国国旗和美国总统的画像。热爱国旗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天的课程是以唱国歌和对国旗宣誓尽忠开始。学校在升旗仪式时,学生把手放在胸前,神情虔诚,庄严地念道:“我效忠于国旗和美利坚合众国。”学校凡举行全校性的活动,第一个议程总是全场起立奏(唱)国歌。生活即教育,美国在学校生活中渗透着美国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美国中学的“社会研究”课程,就鼓吹美国的责任就是领导世界,鼓励青少年努力为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强大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秩序而工作。

放眼美国政界,美国历代总统的任职演说资料中,政界对宣传和培养美国精神非常重视,就连布什在纽约发表纪念“9·11”一周年电视讲话中,竟然不提伊拉克,而是大谈美国精神。美国的青少年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当一个美国公民比当任何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好。

再看美国电影界,美国电影带有很浓厚的爱国色彩,好莱坞的许多大片都在向世界宣扬“美国精神”。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梳理70多年来奥斯卡的历史无疑就是梳理美国的“美国精神史”。我们熟悉的影片《泰坦尼克号》、《巴顿将军》、《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爱国者》等等,其主题就是体现美国精神。

国旗在美国几乎无处不在,热爱国旗是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人认为,到处有国旗,才能到处有国家。有一次,中国记者开车去采访美国大选,初进得克萨斯州的大荒漠,远远看到一处建筑物上飘扬着一面好大的美国国旗,以为是个机关,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加油站。后来更发现,许多加油站前都挂一面大国旗。用杰出人物命名地名、城市、街道、林地、公墓、公司、机场、学校以及各种场馆的现象非常普遍。首都华盛顿有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杰佛逊纪念堂和罗斯福纪念堂,还有肯尼迪文化中心;美国共有50个州,每个州都有用总统名字命名的市或县。这些伟人天才的思想、不凡的经历、高尚的精神、卓越的贡献,通过这些场所熏陶、感化和激励着人们。此外,美国人还编印了美国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作为美国人的必读书目

案例二:日本的爱国教育

据《联合早报》东京通讯员符祝慧介绍,2003年5月3日,日本《朝日新闻》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目前有许多学校正积极推行爱国思想教育。老师们还在成绩单上给学童们打“爱国分”。根据调查,日本有117所学校以A、B、C三个等级,在成绩单内给孩童们打分。这种以“爱国”来评价学生的做法还属战后第一次。

担忧日本开历史倒车的人士都对此感到忧虑。有舆论指出,这种由上至下实施强迫性的“爱国教育”和日本战前在学校中推行国粹主义和皇民思想是同一个模式。

据了解,日本当局在3年前便开始指示教师给孩童们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同时发放了一本称为“心之教育”的教材给各个中小学。内容在于赞扬日本,提高学生们的民族优越感

2004年,东京都教育长扬言,对于那些升旗不起立或者指导学生唱歌不力的教师,将实行严厉的惩戒。当年,东京都教育厅警告和处分了315名中小学教师,杀鸡儆猴。

另外,日本特别重视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日本危机”教育,以加强学生的爱国防卫意识。老师们在课堂上讲解日本被元朝进攻的历史(日本课本中称这段历史中的元朝人为“元寇”),并强调:“不管你们赞不赞成打仗,保卫日本,让它不被他国侵略,就是大家应该有的爱国精神。”

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省公布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检阅结果,臭名昭著的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赫然也在其中。该书在涉及邻国及侵略战争的重大历史问题上极尽歪曲、篡改之能事,却在日本政府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出笼,表面上是一个右翼的民间教科书编委会在兴风作浪,后面却隐藏着日本社会精英分子在培养下一代问题上的“深谋远虑”。该教科书一出笼,立即引起中、韩等亚洲各国的强烈不满。有媒体惊呼,日本教育正在培养“无知者无畏”的下一代。

对此,一开明派教育界人士受访时表示,日本的学校教育,不仅仅只是在于逃避反省二战侵略亚洲的历史,还要加强“神风特攻队”似的敢死队教育。他指出,在二战大力提倡军国主义的时代里,日本学校也是以“元寇”历史来激励孩童们长大后要当“神风”。

案例三:俄罗斯的爱国教育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度忽视了爱国主义教育,许多年轻人甚至搞不清楚哪一天是建军节,哪一天是卫国战争胜利日。2000年,俄社会舆论基金会等咨询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89%被访者对俄国内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不满,82%的年轻人认为必须恢复苏联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几年前,莫斯科大学、俄人文大学和俄教育科学院组织联合调查后发现,只有不到一成的人为俄罗斯的历史感到骄傲。《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卢冠霖撰文指出:俄罗斯政府大力推广爱国教育,并于2001年公布了《2001至2005年俄联邦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要》。2003年10月,俄罗斯又制定了《2006至2010年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草案》,指导国内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目前,俄全国共有7000多个青少年教育机构,其中军事爱国主义教育团体超过500个。在这些爱国俱乐部里,开设国情课、历史课、勇气课等一系列课程,并采用特定教材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操。莫斯科友谊大学编撰了一套名为《祖国知识课程》的教材,包括俄国史、俄语、俄罗斯哲学史和俄罗斯文学史四个部分,帮助青少年了解祖国,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www.xing528.com)

现在,俄罗斯已着手通过军训、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召开大型校际运动会、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等措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如著名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等博物馆都有定期免费开放日,供学生尽情欣赏。俄政府决定自2005年2月开始通过专门的频道每天播出18个小时的军事和爱国教育节目。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中央,鼓励老师上爱国课,用提供或增加奖学金等方法鼓励学生加强自身的爱国意识。俄不少专家认识到,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生搬硬套、强行灌输,而应当告诉青年人,如果不尊重自己的国家,不尊重国家的历史和曾经取得的成就,就意味着毁灭自己和民族的未来。

案例四:中国与世界有多少差距

《联合早报》有一段令中国人为之兴奋的话:“中国离美国的距离将越来越短。如果中国继续保持其强大的经济增长速度的话,那么中国将在2040年就超过美国这个世界上国民经济最强的国家。”这是罗兰·贝格公司监事会主席罗兰·贝格2004年11月29日在典地利林茨市举办的总银行论坛上发表的见解。他还警告说:“欧洲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落在中国与美国之后。”而互联网奠基人罗伯特·卡恩博士在访问中国几天之后表示:“美国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还不积极。就发展情况来说,美国需要尽快追赶中国。”甚至有专家预测,到208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种对我国的乐观预测很容易使我们“沾沾自喜”,但我们更应该听听其他的声音:

第一,印度人认为中国比印度落后12年。

据2005年5月16日《搜狐财经》报道:印度某报引述一家社会调查和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该机构向印度全国15万各阶层人士发出问卷,内容涉及工业、农业、科研、教育、航天、军事,以及对外情报等领域,回收的6万份答卷中,87.16%的受访者认为,在工业方面,印度比中国领先至少16年。依据是:第一,航空母舰,印度20年前就拥有,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艘。第二,汽车工业方面,印度有了自己的品牌,是100%印度产品;而中国现在还只能通过合资才能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第三,农业方面,印度的耕作技术领先中国8年,23.6%实现机械化。第四,科研教育方面,印度领先中国6年。印度有世界一流大学2所,印度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向国外派留学生就能够学到所需的知识,而中国每年要向国外派遣各个门类学科的留学生,因为中国并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第五,高科技领域,印度领先中国7年3个月,因为目前印度在高科技产品出口额为40亿美元,而中国是20亿,就算印度只保持目前的水平,而让中国以每年10%的速度发展,算起来也要7年3个月时间。第六,航天方面,只有21.3%的受访者认为两国相近,13%认为印度比中国领先2年,61.7%认为只比中国落后9个月,4%认为印度落后中国20年以上。当然,印度人的看法不一定与事实全部符合,但也值得国人深思。

第二,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

2005年2月18日,“《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专家座谈会暨中国经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撰写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课题组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现在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虽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很高,但因其起点低,年增长量很小,与世界经济先进水平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中。数据显示,从1960年到2000年的40年间,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绝对差距扩大了12倍。在1960年,人均GDP相差2787美元,2000年相差33905美元。该报告指出2001年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在参加排名的108个国家中排第62位;第二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在108个国家中排第59位,中国已经进入“初等发达国家”水平。2002年中国综合经济现代化指数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69位。中国经济现代化程度与美国相比仍然落后100年以上,中国要到2080年才有望成为发达国家。

《新京报》引述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的话说:“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以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等三个指标来比较,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何传启说,计算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年代差,主要依据三个指标: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尤其在农业劳动力比重这个数据上,中国2000年是50%,英国早在1801年就已达到34%,差距是200多年。

《报告》指出,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整体上比知识经济最发达的美国要落后40多年。从包括知识的生产、投入、激励、存量、流通等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看,如果把美国现有水平作为一个发展标准,以1来衡量,我国仅有0.26。我国1996年知识产业发展度为23.1%,还不及美国50年代29%的水平。

“北京现代化进程研究课题组”在对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差距。按照课题组设立的现代化进程标准,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组、较发达组和不发达组三大类,不发达组分为较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两个等级,中国在25个较不发达国家中排名最后,这意味着中国与中等发达国家至少相差45个位次。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指出,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中国缩小与美国的三大差距(知识差距、教育差距、信息差距)需要调整政府投资方向,从竞争性投资转向非竞争性投资,从硬件投资转向软件投资。尽管中国是世界上国内投资率最高的国家,为42%,大大高于美国18%的水平,但大部分属于硬件(厂房与设备)投资,而软件(指R&D、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机构等)投资占GDP比重明显偏低,不足美国的一半。未来几十年中国政府需要大幅度提高对软件与人力资本的投资,例如:教育投资、R&D投资、卫生医疗全民健康社会保障的投资、计划生育与人类生殖健康的投资等。

第三,中国的全球竞争力。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在最新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2009》中,中国在全球134个参评经济体中,排名由去年的34位上升4位,跻身世界前30强。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最新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指出,美国仍旧被它列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2004年,中国竞争力排名是第24位,中国成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2005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31位;2006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18位,评估认为中国内地最缺乏资深管理者。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印两国排名都被甩在后边,中国内地排在第37名,印度排在第54名,其中污染及城市规划一项,中国内地倒数第一;2007年,中国竞争力排名第15位,但这个位次提升不意味着已经处于竞争力最40岁的人表现更好,因为他积累的经验更多,但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因此美国的未来并不美妙。”

显然,我国在卫生与环境、管理、教育、商业物流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尤其在基础设施与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更要花大力气改善。

本书之所以花如此大的篇幅罗列中国与其他大国的优势与差距,主要目的是让读者从中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些真实情况,并适时介绍给孩子们,使他们增强自豪感与危机意识,从小立志为祖国更加富强而学习。可喜的是,如今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要想“科教兴国”首先要“教育强国”,今天的教育投入就是明天的经济实力、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增强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