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说这里曾经是迎接镇上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回乡的地方。当时,在京城当上刑部右侍郎的王昶,因屡建功勋而遭朝中奸臣和妒忌陷害,被发配充军。乾隆五十九年春暖花开的季节,王昶乘舟归里,是年已71岁。而王昶辞官回故里,轻舟简装,丝毫不作张扬,所以想过铁锈桥上岸步入西市梢回到旧居。谁知里人得到消息,都等候在桥边,迎接年迈多病的王昶。为了纪念王昶归里,从此铁锈桥就更名为接秀桥了。
接秀桥原名“铁锈桥”,横跨在朱家角镇漕港的一条支流和西瑚街交汇处,河不宽,桥不大,是一座东西向的石板桥,在福星桥(西栅桥)外,和福星桥呈“八”字形。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镇上百姓捐资建造。
铁锈桥更名接秀桥,是有一段历史故事的。据说这里曾经是迎接镇上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回乡的地方。
当时,在京城当上刑部右侍郎的王昶,因屡建功勋而遭朝中奸臣和妒忌陷害,被发配充军。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经多次向皇上恳请,乾隆皇帝终于同意他“卸甲归田”。临走时,王昶心生一计,恳求皇上:别的地方我都肯去,只是十八里烂路、蛇口野猫洞,那个地方千万不要叫我去。结果,皇上哪里听得进去,你越是不肯去的地方,越是要你去,这下可正中王昶下怀,原来这地方正是王昶的家乡——朱家角。乾隆五十九年春暖花开的季节,王昶乘舟归里,是年已71岁。王昶的博学多才、高风亮节,特别是他在母“丁忧”三年期间,发起疏浚市河,对保护放生桥作了不懈努力,又应当时知县之邀,修撰《青浦县志》,因此家乡人对他极为爱戴。得知珠溪巨子要荣归故里,家乡人天天盼望。而王昶辞官回故里,轻舟简装,丝毫不作张扬,所以想过铁锈桥上岸步入西市梢回到旧居。谁知里人得到消息,都等候在桥边,迎接年迈多病的王昶。为了纪念王昶归里,从此铁锈桥就更名为接秀桥了。(www.xing528.com)
(吴玉泉)
接秀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