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碑
金山坟古文化遗址在练塘镇东河村,旧时称汉濮阳王坟,黄浦江上游大蒸塘在此流过。遗址为不规则长条形土墩,东西长65米,南北宽26米,高约2米。
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1985年12月10日,上海市文管会、青浦县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共挖了11个坑、121平方米,出土文物57件。通过试掘,探明了遗址的范围以土墩为中心,沿大蒸塘(港)两岸,共约4万平方米。
遗址内涵为文化层,可分三层:
地层有两个层次,即T1黑土层和T5灰黑土层,所代表的文化遗存为本遗址最早的文化堆积。T5灰黑土的弧边三角和圆形镂孔纹束颈黑陶把残豆,具有崧泽文化中晚期墓的器形特征,灰黑陶B型罐与属于崧泽文化晚期的松江汤庙村遗址B罐一致。碗形豆、筒形杯、灰陶盆、扁凿形鼎足、扁侧足等,则反映了T1锈斑土和T5黑土层为代表的文化类型,同属崧泽文化第三期,只是某些器物特征在时代上更趋晚期。
中层,这次只清理了一座墓。其中的兽面纹玉锥形器、玉珠、鼓腹圈足带罐、残三足盉、T字鼎、贯耳壶等,是良渚文化墓葬,时代与果园村遗址下层一致,碳14测定距今4505±145年。喇叭足浅盆豆及所饰三角、圆形组合镂刻纹,上承崧泽文化遗风。(www.xing528.com)
上层,系印纹陶文化层,农田里仅见10厘米左右的残留,土墩上堆积较厚,约1米。上部多回字纹、菱形纹、方格纹、印纹硬陶,是与亭林遗址、崧泽遗址上层和寺前村遗址中层一致的西周文化堆积;下部多出篮纹、细绳纹、叶脉纹、方格纹等泥质陶片,属商代文化。
总之,结合农耕土、水井、灰坑等遗物分析,证实自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战国、晋、唐、北宋,上海先民在此延续生活过4000年。遗址中层墓葬发现的一件兽面纹玉锥形器,在过去都见之时代稍晚的、规模空前的良渚大墓,并与大批玉、石、陶制品共存,而此墓仅与一颗玉珠(除陶器)共存,实属罕见。
金山坟古文化遗址因所在地而得名,分别于1959年、1984年被列为青浦县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朱习理、蔡雪源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