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家角小学:历经搬迁,易名之谜

朱家角小学:历经搬迁,易名之谜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家角小学位于朱家角镇区人和路,以区、镇名命校名。新建的朱家角小学朱家角小学原址1923年因区划调整,朱家角、沈巷、安庄、葑沃塘四镇合并,称珠葑市,学校改称珠葑市第二小学,仍为女校,实行四、二分段制。1963年更名为朱家角镇中心小学。2004年分部迁至朱家角镇新区并为独立的完全小学,建立以镇的别名珠溪为校名。一百多年来,朱家角小学几经搬迁,几度易名。

朱家角小学:历经搬迁,易名之谜

朱家角小学位于朱家角镇区人和路,以区、镇名命校名。新的校舍设计体现江南古镇风貌,占地1.89公顷,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

这是一所有百年历史学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学校始创于镇城隍庙芸晖堂内,以堂名命校名,称“芸晖初等小学堂”。校名含有“让众多普通人家的子女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之意。创办人为朱家角镇米业工商业主金福康。学校初创仅办一个班,学生约二十名。同年改称芸晖商业(米业)初等小学堂,后又改名为重振(米业)初等小学堂。“重振”一词以表示“兴新学”的决心和主张。宣统二年(1910年),学堂改称(米业)崇正女子高等小学,专收女生入学。“崇正”与“重振”谐音,寓意更新。校方明确主张纠正当时重男轻女旧思想,扫除陋习陋规。学校专收女性,既是“重振”好学、新学之风,又是“崇正”女子上学的社会新风。学校以“勤朴”二字为校训。课程既设置普教课目,还开设英语、手工(刺绣)等可称当时前卫的务实课目。

新建的朱家角小学

朱家角小学原址

1923年因区划调整,朱家角、沈巷、安庄、葑沃塘四镇合并,称珠葑市,学校改称珠葑市第二小学,仍为女校,实行四、二分段制。1927年与公立西成初等小学(前身为瑚阶港小学)合并,称县立珠街阁小学,以镇的别名命校名。其时城隍庙校址设一、二、三年级,西成小学校址设四、五、六年级。实行男女同校新制,附设幼儿班。1927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校园内群情振奋,学生上街宣传,高呼“打倒列强除军阀”口号。1931年改名珠街阁第二小学,以镇的别名命校名。

1937年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学校因收容四乡难民停课。至1938年复课,学校改名为庙前小学,以所在庙前位置取校名。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学校改名珠西镇中心小学,以镇名和方位命校名。同年9月,与珠东镇中心小学合并定名珠溪镇国民中心小学校,校长为其时朱家角区区长蔡用之兼任。翌年由地下党党员袁粹英接任校长。(www.xing528.com)

1949年青浦解放前夕,学校改名珠溪镇国民第一中心小学校,解放以后更名为朱家角第一中心小学。1963年更名为朱家角镇中心小学。1990年井亭小学并入该校。1991年朱家角第二中心小学(即朱家角公社小学,前身为一隅小学)又并入该校,作为该校的分部。2004年分部迁至朱家角镇新区并为独立的完全小学,建立以镇的别名珠溪为校名。2006年珠溪小学与朱家角镇中心小学合并,以区、镇名命校名,称青浦区朱家角小学,并迁入人和路现在新址。

一百多年来,朱家角小学几经搬迁,几度易名。昔日的一所普通小学已发展为有一定规模、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小学校,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更加璀璨的明天。

(徐肇贤)

校名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