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山遗迹碑(青浦博物馆提供)
在白鹤镇东部塘湾村,曾有一座高1米多、面积仅360多平方米的小丘,名字叫“酒瓶山”。关于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金兀朮率兵南下,先是占领建康,接着连破临安、越州、明州。宋高宗赵构一直逃到海上,才没被金兵俘虏。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军渐渐稳住阵脚,转守为攻,将金兀朮的大军赶到海里,金兵只能在温州附近的沿海漂泊。
入冬后,浙西节度使韩世忠为防止金兵登岸,以前军驻青龙、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这时的青龙镇,已经更名为通惠镇。镇上有一井泉,传说该泉与惠山泉相通,取名“通惠泉”,镇因泉名。
第二年春节刚过,金兵因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和江河纵横的地理环境,准备撤兵。韩世忠得知后,于元宵节这天,传令秀州官民张灯结彩,大闹元宵,暗地里却将中军、后军的将领召到通惠镇的官署。
三军将领到齐后,韩世忠对众将领说:现在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跟着镇将走。将领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满腹疑问却不敢多问,跟在镇将后面,鱼贯而出。别说将领了,镇将也是莫名其妙,不知韩将军让他带人去双忠庙是什么意思。
通惠镇的双忠庙,是建炎元年(1127年)建的,中原南下的人士中一部分滞留在通惠镇。他们喜欢这座江南古镇的风情,双忠庙更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经常去祭拜,香火很旺。(www.xing528.com)
官署离双忠庙不远,几步路就到了。韩世忠在庙前立定,问诸位将领:这里是什么地方?庙门上写得清楚,大家齐声回答说:双忠庙。韩世忠问镇将:双忠庙奉祀何人?镇将说:是为纪念至德二载(757年)为平息安禄山叛军壮烈牺牲的张巡、许远两位忠臣。镇将还按照韩将军的要求,讲述了张巡、许远两位忠臣在安史之乱时以6800人抵抗尹子奇十万叛军,最后为国捐躯的故事。在场将领听了深受感动,当韩世忠提出金兵入侵,国难当头,要与诸兄弟歃血为盟时,大家欣然同意。仪式过后,韩世忠说:现得到可靠情报,金兀朮要率领金兵北逃,今晚上半夜让士兵闹元宵,下半夜三军行动,移兵镇江黄天荡,与金兵决一死战。
中军、后军将领得令后,先派人去镇上的酒坊让掌柜勾兑薄酒,然后请兵士到酒坊开怀畅饮。酒量差的士兵觉得酒特别上口;酒量大的兵士不解渴,嫌酒薄,骂骂咧咧,掼坛子摔碗。
第二天早上公鸡打鸣,先起来的百姓吃了一惊,两千多驻军一夜间没了踪影。有更奇怪的事情传来,镇北边的酒坊旁边,摔碎的酒瓶堆成了山。从此以后镇上有了一座山,名字叫酒瓶山。
金兵逃走了,好多百姓在那里为韩将军庆功。庆功活动过后,细心的人发现,酒瓶山的高度又往上足足长了一尺。
后来,酒瓶山成了一个土丘,上面有一块民国年间竖立的写着“酒瓶山”的碑。再后来,大约是20世纪70年代,酒瓶山被夷为平地。
(俞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