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遗址
青龙镇始建于唐天宝五载(746年),是上海地区第一古镇,也是宋代太湖地区最繁华的市镇。明代青浦设县时是首个县治所在地。目前发现最早的记载青龙镇之名的文献资料是成书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的《九域志》。
青龙镇名的由来,相传与三国东吴孙权将所建造的青龙战舰藏于此地有关。此传说最早见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朱长文所撰《吴郡图经续记》,其卷下“往迹”条目中这样写道:“沪渎今其旁有青龙镇,人莫知其得名之由,询于老宿,或云因船得名……或曰青龙舟孙权所造也,盖昔时尝置船于此地,因是名之耳。”
有学者认为,青龙镇得名与所处的方位有关。青龙是中国古代四种瑞兽之一,象征东方,青龙镇则位居东海之滨,其方位恰恰与青龙相合,寓意着东方之镇。也有学者认为,该镇得名与地处青龙江畔有关,所以历史上又称“龙江镇”。明弘治《上海志》载:“青龙镇,称龙江,在四十五保。”
青龙镇曾一度改称“通惠镇”,始于北宋大观年间,讫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这是因为北宋大观年间朝廷对地名避讳的规定。据《宋会要辑稿》“方域十二”条目记载,当时“讥讳日广,县邑有君、主、龙、天、万年、万寿之类称呼,例皆改易”。“通惠”即“通商互惠”之意,贴切地反映了青龙镇的市镇性质和海外贸易发展的状态。建炎后恢复青龙旧名。
青龙镇因地处吴淞江下游沪渎出口处,具备发展港口贸易的条件,所以早在唐长庆年间,苏州地区贡物等经吴淞江从这里北运,港口贸易相当繁盛。此时青龙镇寺塔高耸,亭台相望,已是对外贸易集镇。至宋淳化二年(991年)正式建镇,初设水陆巡检司及镇将;景祐年间以后,这里官廨、镇学、税务、监狱、官仓纷纷建立,内外贸易发展极盛。杭、苏、湖、常等州月月有货船到来,福建的漳、泉和浙江的明、越、温、台诸州的货船也每年来两三次,还有广南、日本、新罗的海船往往每年来一次,呈现了“人乐斯土,地无空闲”的繁荣景象。据《宋会要辑稿》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青龙镇的税收几乎占华亭县商业收入的一半。据梅尧臣《青龙杂志》记载,此时青龙镇有坊三十六、桥二十二,有“小杭州”之称。
另据有关史料,青龙镇因水而兴,与河相依,由东、西两市(区)构成。东市分布于老通波塘(顾会浦)两岸,呈狭长形,北至隆平寺(即今隆平寺遗址),南到今重固镇新丰村,长约4千米。西市分布于崧子浦(崧泽塘)两岸,北至白鹤镇鹤联村仓桥北岸和胜新村的渡头浦自然村,南到鹤联村南端(太东村民小组),长1千米左右。东、西两市总面积约6平方千米,已经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港口贸易集镇。(www.xing528.com)
青龙镇遗存一条街
清嘉庆万安桥
宋末元初,青龙镇内外贸发展受阻,开始由盛转衰。由于长江泥沙不断淤积,上海古海岸线逐渐东移,以及太湖的主要泄水通道吴淞江及其支流日益淤浅,导致船舶不能在青龙港行驶。至南宋晚期,青龙镇失去控江连海的地理优势而日趋衰落。到了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朝廷撤废青龙市舶务,该镇的港口贸易就此终结。后青龙镇又屡遭兵燹,尤其是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掠,破坏惨重。镇上的名胜古迹已十不存一。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青浦建县,县治设在青龙镇,以原镇廨为县公署。三十二年废县后恢复镇制。万历元年(1573年)复县时县治迁至唐行镇,更加快了青龙镇的衰落,后易名为“旧青浦”。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沦为乡村集镇。
历经千年沧桑,如今的青龙镇遗存寥寥无几。其中唐长庆年间兴建的青龙塔耸立在东南方,是青龙镇最古老的见证。在镇的中部存有一段南与纪鹤公路相接、北至万安桥200多米破旧杂乱的街,只有条石铺成的路还依稀存有些许原来的模样。至于酒肆、茶楼早已不见踪影。街的北端是酒坊桥,原名庆安桥,因位于宋代酒务坊之前而改名。它是当时“二十二桥”中唯一存在的桥。镇南的青龙寺则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重建的。
(王辉,编者有增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