町家是日本城市住宅的主要形式,亦称“铺面房”,以土地利用率高,做工、选材精致而著称。它的特点是木造,两层建筑为主,地基狭长,中间有安静的庭院。
1.用材
建造特点在于木作,从高床式的地台,到立面门窗、屋架无不以木为材。对草、木、竹等纯天然材料的偏爱是日本民居建筑的传统,尤其是木结构,几乎成为日本民族建筑技术的象征。日本古代几乎所有的建筑样式都是由木结构技术发展而来。
↑町家的内部陈设以木结构为主
选择木结构作为日本民居的主要形式,其中不仅有对木材自然特性的偏爱,更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认同感使然。这也形成了日本民居建筑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最大特点。町家木结构建筑古朴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曾极大地影响了京都城市的空间意象。反观中国同时期的江南民居,以砖瓦为材而形成了粉墙黛瓦的空间意象,与前者相比,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审美情趣。
2.布局
町家是由中世纪的市店发展而来的住宅,町家是典型的商住合一的城市住宅形式。
町家沿街立面开口为三间(每间1.8米,合5.4米),前后长度约20米(11间),因其结构细长,俗称“鳗鱼的寝床”。町家与其他地区的民居相比,在沿街立面上受限制较多,沿街町家大多紧挨着排列在一起,空间只能向纵深方向发展。
町家布局特点在于前店后宅的设置。基本平面是一列三室,由沿街往里依次为店铺栋和居住栋,二栋之间设坪庭(前院),居住栋之后是奥庭(后院)。房子的一侧由店铺栋直到后院有一条室内通道,称为“土间”或“通庭”。居住栋部分的土间安排厨房,亦称为“走元”。
↑町家兼具门面和居住功能
町家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在局促的基地条件下,以人为的手段创造了一方天井。在喧嚣的市井之中营造出一个难得的宁静空间,大自然通过这一方小小的庭院进入人们的居住生活之中。坪庭虽面积极小,但在整个住宅的使用功能上却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改善了住宅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带来直接的日光照明,还是重要的过渡型空间。作为店铺栋和居住栋之间的缓冲地带,坪庭使沿街店铺和日常居住功能分开,使二者都能各得其所,而不至于相互干扰,由此突出了建筑的条理性。借着开关灵活的拉门,店铺里的人们可以隐约瞥见町家悠闲的生活。这种空间似隔非隔,相互穿插渗透的“灰色”情调使坪庭成为日本民居中最有人情味的空间形态。
3.空间构成
作为京都城市住宅的代表,町家铺面房是富于表情的居住空间,其不断变换气氛的空间趣味,来源于多种类型的空间设置,包括空间的大小、曲直、开合对比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町家内多处灰空间的设置:土间由中户和奥户分成为3个部分,空间梁柱露明直达二层顶棚,有效接纳天窗射入的自然光线,使通庭虽深远却不沉闷。中部走元做凹入空间的炉灶,既利用了空间,又利于防火。(www.xing528.com)
坪庭为半开放空间,连接室内和坪庭的挑檐、缘侧,是典型的灰空间。京都住宅大多出檐深远,一方面是出于遮风避雨、保护障子纸和室内的需要,另一方面避免了阳光直入室内,形成了室内幽暗静谧的空间情调,这也是京都民居室内独特的空间趣味所在。
坪庭大多面向茶室和客厅,多采用枯山水形式,造景手法细腻,往往一方白沙、一个石灯笼、几支南天竹便能造就静谧,使人充分感受自然的阴晴雨雪和四季草木荣枯,是典型的坐观园林。坪庭古代又称为“壶”,大致是形容其体量小,但功能要素齐全,别有天地。坪庭在日本传统民居中也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意象的空间,在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中就有诸如桐壶院、藤壶院的记载;镰仓时代(1185—1333年)的大将军源赖朝也在自己的府邸中设壶园。可以说,从中世起,坪庭就是日本上至王公贵戚,下至平民百姓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凝聚了日本民族对小巧、精致的艺术追求和对传统的眷念。京都町家的坪庭是对外界空间限制的有效应对,在满足通风、采光、避雨等功能的同时,也造就了日本传统住宅独特的文化内涵。
个坪庭装饰
町家的空间构成形式多样,坐敷、台所、通庭、坪庭、后院,空间的开放性逐步增大,共同组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错的变幻空间,空间图底关系形式多样统一。由于居屋的出檐深远,室内外空间过渡显得很自然,室内的客厅与卧房、室内与室外仅仅用一扇薄薄的障子门相隔,空间的界限模糊,表情变化丰富而多变,从而大大加强了空间的感受性和可识别性。
4.意象
町家独特的空间意象在于其建筑细节和居室装饰。町家沿街的立面都有平行密楞的窗格栅,凹入的长板门廊,挂有布帘,形成了典型的沿街立面空间和完整的城市空间意象。窗子、门廊、布帘都起到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的作用。店铺是街道功能的延伸,而街道也有双重作用,既是店铺的延伸,又是公共交流场所,空间界限模糊。半透明的格栅,使町家私生活和公共区域有效区分,不至于开门面街、一览无余,同时遮挡街上行人的视线,格栅起到了围墙一样的缓冲、屏蔽作用。当然,由于格子栅栏的过滤,室内光线显得幽暗朦胧,更增添了日本式的幽雅情调,营造了一种微妙的室内外关系。这种设计体现了日本传统建筑虚实交错的建筑观。深长的町屋,最里头还会另设一个坪庭,庭院的自然美在这一方天井中表现得生动而具体。自然透过院落进入居室,庭中的飞石、水钵、石灯、植栽青苔和深深的回廊缘侧甚至大自然的春雨、冬雪都与町家的生活相互交融,而成为町家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很容易觉察出这种细腻的美感,实现了与自然“同居”的生活理想。
町屋中的装饰、家具因季节的变化而完全不同。冬季使用拉门和隔扇;夏季则换上苇门和竹帘,还要在榻榻米上面铺上藤席,给人凉爽感觉。当客厅和主卧的拉门全部打开,由坪庭到后院完全贯通,不仅通风性能极好,而且形成多层次的景观效应,和日本茶庭坐观式庭园的景观效果很相似。
町家里温润的庭院之景,是一处触动心灵的境地。庭院虽小,却隐含了智慧和大美。几扇纸屏和纸窗把庭院遮蔽至剩下1/3的风景,这就是在日本传统建筑中常见“框景”——目的是使人与对象之间保持距离;把3/2的庭园景观在客人意识中留白,以达至禅道中追求幽玄美的精神层次。
个町家里温润的庭院
卵石组成的行人道上长满青苔,承载了数百年历史的石灯笼,竹筒有潺潺流水,画面充满禅意。枯山水庭园文化,考究的日式茶道、花道,精致的日本料理,精心布置的房间,就连静静地放在房间一角的绘画,都可能是价值连城的艺术作品,町家就像日本女子传统的温柔细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细品。
典雅细腻、境界悠远的东瀛美学就是这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和不经意的细节中涵育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