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禅都物语:京都御所的日本文化之旅

禅都物语:京都御所的日本文化之旅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京都御所的改建既是为讨好天皇,又有政治上的意图。京都御所的建筑也同样没有华贵的材料。从此,在京都御所的紫宸殿前庭举行所有大典。众所周知,日本地震多。所以,京都御所发生多次火灾的原因不只是因为没注意而引起火灾,也有被纵火的可能。京都御所的东北角有缺口的原因是考虑回避灾祸。

禅都物语:京都御所的日本文化之旅

1.天皇制与京都御所

京都御所虽然在几个世纪里都是日本的正式皇宫,但始终保持着离宫的特色,这和幕府专政相关。在京都御所居住的天皇,其地位与中国皇帝相比有很大的差别。自古以来,日本历史上,一直保持天皇制度的同时,还存在着以将军为主的幕府专政制度。它们形成了对立的双层统治结构。实际上,皇权名存实亡。虽然天皇把其地位放在象征国家的名义下,并一直受到幕府的保护,但实际上,他掌握实权的时间特别短,并且游离于政治之外。德川幕府严格限制了天皇举行的仪式、公务等。那时的天皇不过是一个无所事事、优游终日的寓公。于是,在江户时代,在紫宸殿的前面修建戏台。紫宸殿原本是举行大典的地方,这样的改造表示了皇家权力的没落。平安宫时代,朝堂院在内里的西面,并在此举行国家大典。13世纪,朝堂院已经没有了,可以说,天皇所举行的典礼已经开始不受重视。

↑紫宸殿前建造戏台

↑绿树掩映的京都御所

御所的改建、设计及其经费都是幕府承担的。因为皇家的财力总是缺乏,无法修理宫殿建筑,所以御所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荒废状态。历史上,天皇发动了几次政变。那时,京都御所的改建既是为讨好天皇,又有政治上的意图。宽政时期内里营造时,幕府接受了皇家要把紫宸殿前部的空间扩大的要求,但是当时进行的平安复兴的方案是由幕府提出而决定的。日本宫殿建筑没有中国宫殿建筑那样的雄伟壮丽,没有挥金如土地使用高级材料。京都御所的建筑也同样没有华贵的材料。现在的京都御所里能看到障子的糊纸方法,叫作“御所张”。这种方法是因当时的技术不能制造大的纸张尺寸,或为了节约用纸的缘故而出现的。又如,平安宫的外廷是与内里分开的朝堂院,在此举行了跟政治有关的所有大典。内里的紫宸殿前庭曾经是举行天皇个人仪式的场所。从13世纪开始建设内里,不设朝堂院,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便接合在一起。从此,在京都御所的紫宸殿前庭举行所有大典。这种现象跟当时天皇举办的各种仪式重要性逐渐降低等社会因素有关。

2.气候与生活习惯

大部分的御所建筑不只受到中国的影响,还有根据日本的文化、气候而形成的独特建筑风格。中国宫殿的主要建筑都是朝南,而在御所建筑里,天皇使用的主要建筑清凉殿、小御所、常御殿、御学问所等都是朝东,这是为了适应京都的气候。京都夏天闷热,多为东风。为了适应如此的气候特点,御所建筑朝东,建筑形式也考虑到通风问题。另外,由于日本气候潮湿,御所建筑都采用铺较高的地板形式的建筑。

众所周知,日本地震多。因此,在常御殿与皇后御殿的东北方向,各设有地震御殿,又叫泉殿,这是发生地震时的避难所。地震御殿的屋顶葺以轻便的材料,叫作“柿葺”,地基很坚固。但专家说,它缺少作为避难所的功能。

日本人有脱鞋上殿的习惯。贵族从御车寄等的门厅上殿,但下级无法从此而上。因此,在廊上下设一个“沓脱(脱鞋)石”。上殿后,穿布袜的脚直接在榻榻米上走路。御所的建筑除紫宸殿与清凉殿以外,都铺榻榻米,天皇使用的走廊也不例外。日本的习惯是不在床上休息,直接在榻榻米上铺被子休息。天皇专用的休息空间是“御寝之间”,那里铺双层榻榻米,而且其地板与天花板也采用特殊的结构。

↑京都御所的内部细节

远古以来,日本城市与皇城有不设城壁的特点,京都御所也不例外,只用“筑地”围绕御所周围而已。这与中国城市和宫殿的布局有很大的差别。并且,从京都御所的总体上看,其建筑结构是敞开的,不太注意防盗,连御所的外墙也没有防盗的作用。从史料看,实际上在御所里常常发生盗窃、打劫等犯罪行为。所以,京都御所发生多次火灾的原因不只是因为没注意而引起火灾,也有被纵火的可能。

↑京都御所房间等级制度设计

3.御所建筑的等级制度(www.xing528.com)

京都御所有以天皇为至尊的等级制度,在御所的各地方也都能看到其表现。

举行大典时,紫宸殿里天皇的御座在西,皇后的陈设在东。皇后的御座比天皇的退后一步,其形式没有明显的差别。而在中国宫殿,不陈设皇帝和皇后并列的两个御座。在清凉殿也有天皇的两种御座,可以不设皇后的御座。

在辅佐天皇的大臣等待命的“诸大夫之间”,类似手法的作用较明显。整个建筑可分为上、中、下3个房间。靠近紫宸殿的最高级房间的榻榻米边缘的颜色是白的,其他的是红色。而且其最下级的房间不跟门厅御车寄连接,所以下级官吏从廊子上殿。天皇通向清凉殿有专用的走廊,在此铺的榻榻米颜色是红的。如前所述,在“诸大夫之间”下级的房间也用红色边缘,由此可知,其边缘色彩不表示等级制度,这一点也跟中国皇帝用的等级制度不同。天皇日常用的房间往往铺榻榻米,在上、中、下3个房间中,上段是天皇坐的地方。这3个房间的地板的高低不同,上段稍微高一点。中段与下段有的高度一样,有的中段比下段高一些。上段房间的天花板用“二重折上天井”的形式,是居住地方最高级的形式。

↑京都御所位于东北方向的墙角是凹的

这样看来,京都御所建筑的等级制度手法不像中国的,没有在天皇与下级官吏之间设置台阶来表示明显的差别和威慑的手法,它表示等级制度的方法不太明显,这跟天皇在社会的地位有关。

4.御所建筑与信仰

御所建筑里有较多的宗教空间。当时,日本的主要宗教是神道佛教。紫宸殿之东有内侍所,又叫作春兴殿,是安放宝镜的地方。而在常御殿里的“剑玺之间”安放了宝剑与勾玉。这三样是天皇家世代相传的家宝“三种神器”,但其中有复制的。清凉殿有“石灰坛”,是天皇与内侍每天向伊势神宫礼拜的地方。御所各地方设有佛龛,叫作“黑户”。从史料上能看到,在紫宸殿曾举行过宗教性的仪式。紫窟殿东侧有“轩廊”,在此有方形石板,在石板上进行龟甲占卜

京都御所的东北角有缺口的原因是考虑回避灾祸。以前在内里有很多像这样的回避灾祸的做法。江户时代,紫宸殿、清凉殿、常御殿等天皇常用的宫殿也有东北角的缺口。江户时代中期以后,这一风俗没有了,现在只能在外墙的东北角看到。

5.古代日本城市制度“一代一宫”

改建御所建筑时,在多数的情况下,是把前一时期的御所建筑迁移到跟皇家有关的佛寺,且绝不废弃其古材料。如前所述,京都御所曾经历了多次改造,其改造的原因不只是原建筑被火灾烧毁,也有政治上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不只是古材,建筑本身仍能使用的话,也把它迁移到有关佛寺了。此外,作为赐给的理由,也有因先皇的去世而迁移的。在平安初期,因天皇在清凉殿去世了,就只把清凉殿一座建筑迁移到别的地方了。这里能看到“一代一宫”思想的痕迹与忌死的心理。按照古代日本的一代一宫制度,历代天皇只用一座城市与宫殿,天皇退位后,继位者拆其宫殿,找其他的地方又建设新的城市与宫殿。因此,日本古代宫殿的地点并不确定。从平安京时代开始,历代天皇就在京都定居。这在江户时期有明显的例子。

延宝六年(1678年),从德川幕府进宫的皇后在御殿去世时,其御殿被迁移到跟德川幕府有关的寺庙。因此,今日在现存的寺庙中能看到原来的紫宸殿或御门等前期御所建筑的形态。这样一来,御所改建时,当时的工匠便可以为参考前一代的技术与创意而来研究这些赐给的御所建筑,从而设计新的御所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