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东晋大诗人,辞赋、散文家。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归隐故里,诗歌多为田园生活题材。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以琴、歌、书、酒为精神寄托,他少年时学过古琴,深爱琴乐,许多诗篇都有对琴乐的描述,表达了他的审美情趣。
(一)“清新平淡”与“以琴消愁”的审美旨趣
以琴、歌、书、酒为伴,是陶渊明诗歌中常有的内容,表现出他闲适清雅的生活情趣。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运》第四首)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律。(《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荀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陶渊明的诗歌清新平淡,隐隐透出诗人的超脱和从容,其中琴、歌、书、酒的意象都与抒情主人公的闲适心境融为一体。“清琴横床”“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可看出陶渊明的音乐审美情趣突出的是一个“清”字,“清”即清淡、清平、清雅之意。从琴乐的风格来看,“清”最能体现嵇康所说“性洁静以端理”“声音以平和为体”的本性。清代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总结琴乐二十四况中,“清”是其中之一,“况”极能体现琴音之雅。《琴况》言:“弹琴不清,不如弹筝。”陶诗对琴之“清”的钟爱,正是他超然世外,清淡闲适生活态度的写照。
陶渊明的辞赋中还呈现出另一种以琴乐消愁的审美意识,如他的《闲情赋》和《归去来兮辞》: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馀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闲情赋》)(www.xing528.com)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感慨时光流逝,人生长苦(长勤),欢乐少而哀愁多,“泛清瑟以自欣”,以琴瑟消愁是解脱人生悲愁的一种方式。在《归去来兮辞》中,也反映出陶渊明以琴书消愁的心境。他归隐田园故里,就是为了追求精神的自由,不愿“以心为形役”“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是陶渊明做人的态度。回归故里,断绝与外人交往,同亲戚说说知心话,使心情欢悦,抚琴读书更得到解闷消愁。陶渊明关于以音乐消愁的思想与嵇康《声无哀乐论》中“至夫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故能“触类而长”的思想有所不同,并非强调心中的“哀愁”左右听琴的感受,而是希望用“平和”的琴音来调适哀愁的情感,使心归于平静恬淡。这一思想也具有普遍性,是文人雅士对琴乐钟爱的原因之一。
(二)“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审美意识
陶渊明的名言:“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在中国文人琴史上留下较深的影响,此种得益于“无弦琴”的雅趣,代表了中国文人所追求的神交飘逸的审美意识。此言出于《晋书·陶潜传》:
(陶潜)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微不具,每朋酒之会,
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与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之语,都体现出陶渊明自适、自得、自乐的生活情趣,那种得意忘言、求弦外之音的玄机妙悟,也受到魏晋之风及老庄思想的影响。陶渊明的审美态度与他的生活态度是融为一体的,其个性中的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表现解脱于身心“形役”羁绊、寻求精神自由的生命情调,而又毫无高调,甚至是彻悟后的低调——平淡、平实。
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以及审美态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审美意识也引发了后人对无弦琴趣的追随,涌现出诸多“无弦琴”赋、“无弦琴”诗。如欧阳修的《夜坐弹》:“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寄谢伯牙子,何须钟子期。”顾逢的《无弦琴》:“三尺孤桐古,其中趣最幽。只须从意会,不必以声求。”意境追求胜于琴音追求的琴乐审美意识遂成为文人琴的一个传统,应该说,这其中不会没有“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审美意识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