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载歌载舞,歌舞结合。在中国传统歌舞艺术中,除了部分是纯以器乐伴奏的舞蹈之外,大部分是歌唱与舞蹈相结合的歌舞,形成了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有机联系的综合艺术。诗歌与音乐赋予歌舞以明确的内容,舞蹈赋予歌舞以鲜明的形象,即所谓“歌以咏言,舞以尽意”。这使歌舞这一艺术形式因易于被群众理解,而深受群众欢迎。
(2)歌舞音乐在旋律、节拍、节奏上的一些特点。歌与舞的结合使歌舞音乐同时具有了民歌的歌唱性与旋律性和舞蹈的节奏性与动作性。在歌舞结合的歌唱部分,大部分直接来源于当地的民间小调,但由于它配合着舞蹈而歌唱,所以它在演唱时,具有一些与一般小调所不同的特点:
①曲调更为明朗活跃,旋律线条较朴直,棱角鲜明。
②节拍规整,多二拍子、四拍子,强起强收。
③节奏明快有力,富于动作性,其中,不时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出现,以活跃气氛。
④结构更为匀称,多对称句式,常用单歌式反复结构,也有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复歌式结构。
⑤常有器乐伴奏,以丝竹乐居多,在较为刚健粗犷的歌舞中则以打击乐为主。
【注释】
[1]杨坚.淮南子·道应训[M].长沙:岳麓书社,1989.
[2]屈梦雪.中国民族音乐风格萨克斯管作品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
[3]姚振华.时调对晋中民歌的影响[J].长治学院学报,2013,000(006):28-30.
[4]姚振华.时调对晋中民歌的影响[J].长治学院学报,2013,000(006):28-30.
[5]陈雪.地方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5(12):154.
[6]屈梦雪.中国民族音乐风格萨克斯管作品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7.
[7]段青青.幼儿园民歌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www.xing528.com)
[8]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法律法规政策新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9]范黎.《纳西一奇》之“奇”——朱践耳老师访谈[J].中国音乐,2006(01):166-168+179.
[10]沈海滨.原汁原味台湾情[J].中国女性:海外版,2008(9):68-70.
[11]秦伟.民歌含义解读及基本特征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2008(04):127-128.
[12]这里有一些从民间歌舞和曲艺发展而来的剧种,如秧歌、道情、二人转等,当它们发展成戏曲剧种后,其原型仍以歌舞、曲艺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故有同一名称在歌舞、曲艺、戏曲中重复出现的情况。
[13]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法律法规政策新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14]赵微. 浅谈民族器乐与乐器[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85-86.
[15]浙江平湖李芳园编《南北深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刊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李氏五代善弹花琶,所传曲调均为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平湖源琵琶曲,计有《阳春古曲》《满将军令》《郁轮构》等十三曲。附初学入门小曲九首。
[16]李璐.赣剧中传统器乐曲牌的运用与发展[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17]李红敏.指挥棒下的风范[J]. 音乐时空,2014(4):17-29.
[18]杨笔涵.满族秧歌的文化意蕴及艺术表现形式[J].大众文艺,2015(12):56.
[19]刘丽.“学院派”东北秧歌之文化形态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20]张雯.山东海阳秧歌调查与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0.
[21]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2]李雪.“我从何处来,我又向何处去”——再论蒙族民间舞蹈[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8-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